金山嘴海鲜文化节热闹开幕(陈积芳)
[2012-07-18 20:26:25]

    陈积芳博客链接http://bbs.eastday.com/home.php?mod=space&uid=1816697

    7月15日,上海的金山区山阳镇举办《海鲜文化节》,以海洋、海鲜、捕鱼为内容,加深渔村印象,体验美食文化,别有一番风味。

    金山,是指杭州湾里的二座小岛。6400年前就有祖先在这里打鱼生存。滬,这个字,简化也即“沪”,上海的简称。此字的本意就是“渔篓子”,装鱼的工具。就是图片上的器具。可见上海的发起,与海洋、与捕鱼有多么的密切关系。而金山嘴《海鲜文化节》办得丰富多彩,金山农民画色彩鲜艳。让我们零距离走近了金山和她的历史和文化。



    金山嘴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即己成陆。史书记载,杭州湾前身叫大南江,源头在浙江桐庐、富阳一带,北方人称之为云间乡。金山三岛当时都在陆地上,离海岸线有30多里,是陆上高峰。唐末五代初期,海潮不断侵袭,大南江逐步拓宽,至南宋淳熙年间的一次大海啸,吞没了整个东京城,海岸线推进至现在的海塘前四五百米处,杭州湾才正式形成。与此同时,随着杭州湾的形成,金山海岸不断内坍,风潮海溢频繁,常使内陆成为斥卤之地,至雍正年间才基本稳定,大片平原沃土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为海中岛屿。
    金山沦海以后,在金山之北形成一道梨形凸岸,即“金山 嘴”。清康熙、雍正年间金山嘴附近滩地、盐场相继沦海。至乾 隆十六年(1751年)“金山嘴”陆地己完全消失。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金山嘴乃金山乡隶于江苏省松江县槽径区。金山嘴是大海造就的特殊地形地貌,形似海嘴,紧靠海塘又处金山岛北,故名金山嘴。今金山嘴外海是原金山嘴,古称鹦鹉洲,在潮汐冲刷下形成特殊海岸形状,随之北移,又称原金山嘴处于鹦鹉洲嘴上,故得名金山嘴。金山嘴位于上海西南,塘外海潮直抵塘岸。
  因金山嘴曾置于华亭县,北宋诗人唐询游诗云:
   《华亭十咏,寒穴》
    金山北有寒穴,清泉出焉,其味甘香。
    绝顶干云峻,寒泉与穴平,还同帝台味,不学陇头声。
    夜雨遥源涨,秋风海气清,谁云蔗浆美,才可析朝醒。
  赞美金山的甘甜清泉,秋风夜雨,潮涨潮落,果香蔗美,纯然是江南滨海一处生活的好地方。

  上世纪90年代前,海边的人们,以大海的馈赠为生,随着捕鱼技术与工具的发展,渔村生产经历了滩头赶海作业、航地固定作业与远洋流动作业三个阶段。
  滩头作业,是指渔民在没有船、网等捕捞工具的情况下,待退潮后,捕捉遗留在沙滩边的鱼虾,主要有张闸网、推料网、涨流网、拾沙蜒、挖蜕子、摸海鳗等。大海深处有更多的鱼虾,当渔船这种出海载体发明后,近洋固定作业便兴起了。 解放后,渔民们不满足只用小划子,舶板船等生产工具,便走向了机械化的远洋渔业之路。
  进入21世纪以后,渔村的旅游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迅速发展,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金山嘴沿沪杭路边,有一条以海鲜为主的特色一条街,有饭店、旅馆、水产市场、零售小摊等。在这里品尝海鲜是最为新鲜的,能大快朵颐,满足口福,连连称好,决不会失望的。

    金山嘴的文化也很有特色。如节庆习俗:
    1.祭拜妈祖——妈祖又称“望海娘娘”,传说渔民在海上迷路,只要呼唤妈祖的名字,妈祖就会为渔民点灯引航。金山嘴的渔民们供奉妈祖,每年的除夕、正月初五、汛前、丰收时节都要举办祭拜仪式。平时妈祖庙的香火也是十分旺盛的。
    2.渔村婚俗——渔村有考媳妇的习俗,即结婚前夕老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考验未来的媳妇,只有通过考验的姑娘才会被娶进家门。
    3.孵茶馆——金山嘴渔村的村民,在出海归来,劳作之余,大家都喜欢去茶馆喝茶。一方面交流鱼发情况和鱼货行情,另一方面也是休息娱乐的一种方式。
    4.送鲜鱼——金山嘴渔村在端午节前和春节前,有给亲朋好友送鱼鲜的习俗。
    5.滩浒来客——滩浒山是浙江的一个小乡,只有700多人口,经常会到金山嘴来购买生活必需用品,常来常往与金山嘴村民渐渐结交为朋友,每次到金山嘴时都是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礼品。
  通过举办《海鲜文化节》,金山嘴有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以海洋文化为领引,以妈祖传统为底蕴,以招待吸引四海宾朋为心愿,以海纳百川契机,辛勤工作,创新发展,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气派。

  我们接受大海的邀请,愿到金山嘴来,沐浴清新海风,品尝美味海鲜,徜徉蔚蓝波涛,开心度假生活。喜欢你,金山嘴!

陈积芳 博客文章
2012-07-17
 

上一篇: 韩松:再谈刘慈欣(李重民) 下一篇: 迷失的夏夜星空(倪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