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的极地科普新作首发(陈积芳)
[2012-08-20 16:06:16]

    陈积芳博客链接http://bbs.eastday.com/home.php?mod=space&uid=1816697

    8月19日下午,在上海书展的《世纪出版的活动区,举行新华社记者张建松女士的新书《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首发式。她是去南极、北极的唯一一位女记者,在那里与科考队员一起工作了238天,真是难得的经历。她的书图文并茂,文笔清新,对极地探索和科学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这本新书得到众多读者的喜欢。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博主阅读了她的新作,摘录几段与网友共享:

    目前,南极的“冰盖之巅”已然成为国际极地研究的热土。 围绕冰弯A地区,除了我国开展的PANDA计划外,还有美国、英国、德国、 中国、澳大利亚、日本联合开展的AGAP计划,德国的DOCO计划,以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联合进行的ICECAP计划。2009年,我国成功在冰弯A最高处建立了昆仑站,为解开这些科学之谜创造了有利条件。
    即使是在夏季,南极内陆冰盖的气温也在一3590--45℃之间冬季测得的 最低气温达到一82.31,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昆仑站目前还是一个度夏站,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每年夏季才到昆仑站进行科学考察。昆仑站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个越冬站,使我国南极考察队员能以昆仑站为依托,在高寒缺氧、极端恶劣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区域.常年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昆仑站自身保障条件建设,直到站区的生活设施、通讯、发电、供暖、氧气应急供应、医疗保障等条件能保证人类生存时,方才考虑派遣队员越冬。
    同时,我国还计划组建一支内陆车队和飞机应急救援体系,在中山站建立车队和飞机的伺服保障系统,保证昆仑站的日常辛贻,以及越冬人员在极夜紧急撤离时具备各种生命保障条件。
    不过,即便如此,在高寒缺氧的昆仑站生活一年,还要经过五十多天不见 的极夜.对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极限都将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截至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82个科学考察站。其中常年站47个,夏季站35个,可容纳2500人左右开展科学考察活动.600-700人在南极越冬。在南极设立考察站最多的国家是阿根廷,一共有14个考察站;其次是智利. 共有9个考察站;俄罗斯建有8个考察站,位居第三。 南极考察强国是英国和美国,他们在南极设立的考察站数量虽然不算最多(英国有5个考察站,美国有3个考察站),但这些考察站都占据了最佳地理位置,美国阿蒙森一斯科特站位于南极点,位置极佳。还有罗斯海附近的美 国麦克默多站,规模庞大,堪称一座“南极科学城”。
   我国的极地考察始于1984年。虽然在国际南极科学考察大舞台上姗姗来迟,但在国家海洋局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船,”(“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四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北极黄河站)、“一中”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业务支撑体系和科研平台,跻身极地科学考察大国的行列,但显然还不是科学考察强国。
    在地球最南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科学考察站的建设,不仅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高峰,还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高峰!

    而张建松笔下,写到第一次看到一座南极的冰山,那描述,是真实的慑动人心的带着女性细腻的优美散文:
    直到航行到南纬62度0.4分、东经106度47.4分,第一座冰山才迟迟现身。 当从船上广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许多队员一样,抓起相机兴奋地冲 上驾驶台,大家“长枪短炮”一齐对准了那座被企盼已久的冰山,惊呼赞叹声 不绝于耳。
    从长焦镜头里看过去,湛蓝色的海面上漂浮的那块冰山,透射出一种摄人 心魄的美,令我惊艳万分,流连许久,同时也让我思绪万分。这一路远航,浩瀚无际的大洋时时让我感到人类的渺小,单纯的海上生活也常使我能更深入地思考人生。 眼前的大海和冰山,用简简单单的蓝色和白色,搭配出地球最南端一幅 最为经典的画面。我们的生命原本也是如此单纯而美丽,如同这座冰山,冰清玉洁地悠游于天地之间。是我们无休无止的欲望,将生命涂上乱七八糟的伪装,染得五颜六色。 虽然,第一次见到的这座冰山,与以后所见的冰山比起来,一点也不壮观,造型也没有独特之处,却令我印象极深刻。
    与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一样,冰山也是有生命的。南极大陆数万 年前的降雪,渐渐积压成冰,冰再经过数万年的缓缓移动,在大海边缘断裂而成冰山。我们所看到的大海中漂浮的冰山,平均寿命只有12-14年,最终 会在大海中香消玉残 ,融化成水。冰山的生命与其漫长的形成历史相比较,何其短暂!在它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能一睹其最美丽的芳容,感受这万年冰雪的积淀,又何其有幸!
    大海中的冰山只能远眺,近距离目睹这些品莹神奇的冰山,是在“雪龙” 号抵达中山站一周以后。

陈积芳 博客文章
2012-08-20
 

上一篇: 月球第一人走了!(李必光) 下一篇: 伴随能源发展的汽车产业史(朱盛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