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七”学友南京做客记(钱平雷)
[2012-11-24 12:57:22]

    作者:钱平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奔七”学友南京做客记

导言篇

    在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中秋佳节前夕,我应高中同学邵洁人、仇淑梅夫妇的盛情邀请,携妻驱车前往位于南京江宁大学城的邵、仇新近乔迁的教授别墅作了一次访问。去南京邵、仇新居访问是我们一些知道他们在对别墅进行装修的同学们非常期盼的一件事情,他俩也答应一旦完成装修就会邀请大家前往。因此,很早以前我就在心中策划,作为他们要好的学友,我应为他们的乔迁新居搞点有意义的东西留作纪念。考虑再三,我创作了一首以他俩名字命名的七绝藏头诗,并用行书书写后进行了裱装。此外,一次参加春节联欢会抽签,我获得二等奖,奖品是上海市民盟书画院业余画家画的一幅花鸟作品,我也送去镜框装裱,最后,我准备了这两件作品作为祝贺他们乔迁之喜赠送的礼物。但由于书画镜框尺寸偏大了一些,估计铁路不会允许携带乘车,我只能选择自己开车作为赴宁的交通工具。数月前,已经有两批同学造访,其中也有同学携带夫人一同前往的。我因妻子在家中不慎闪腰受伤,所以当时无法离开上海,邵洁人(现改名为邵群涛)、仇淑梅夫妇一再表示,一旦等到我妻陈天仪康复,邀请她与我一同前往。然而,因为自己开车,却大大地丰富了我在沿途和南京观察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内容,为我这次去南京做客增添了不少趣闻,也为我撰写此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素材。
    前段时间,邵、仇在上海探亲,我与先回南京的邵洁人相约,在我去南京的时候,请仇淑梅与我们同行,一来可以做伴,二来在到达江宁大学城时能为我们指路。我事先对书画镜框如何装车进行试验,幸运的是,我发现镜框可以塞进轿车的后盖箱,这不仅可以让坐在后座的人比较舒适,而且还有空位可以携带一位同学一同前去做客。于是对原先希望去访问的同学名单中进行排选,除去已经去过或者时间上安排不开等原因不能前往的同学, 陈怡群接受了邀请,成为与我们同一批赴南京拜访的旅伴。
    南京是我比较熟悉的城市,从文革串联开始,到以后我长期在铁路系统工作,南京是南京分局的所在地,属上海铁路局的管辖范围内,经常前去出差,因此连我自己也数不清南京究竟去过多少回。但即使如此,南京的许多地方我还是没有去过,如大学城所在的江宁我就没有去过,因此这次赴宁,我还有与邵洁人、仇淑梅一起去那些连他们都可能没有去过的地方游览的打算。为此,我还是先作了一番“功课”,着重研究了从上海到江宁路线,以及从江宁到准备前去旅游景点的最佳路径。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一个晴朗的清晨,仇淑梅、陈怡群来到位于浦东我的寓所,一起登车前往南京,她俩嘱咐我,我们同学都年届67-68岁,是“奔七”的老人啦!路上开车要格外小心啊!“奔七”由此而来,所以我把本文的题目命名为:《“奔七”学友南京做客记》。

家访篇

    说到“家访”,一般用在老师到学生的家里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要求家长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时的用词。我在这里用此词,是对于南京这个广义地域旅游而言,特指到邵洁人、仇淑梅的家里做客。“家”应该包括房子和住在里面的人,如果说的范围再大些,还应包括房屋周围的环境和邻里。首先我来介绍一下邵洁人、仇淑梅这对伉俪的情况吧!邵洁人、仇淑梅、陈怡群和我都是上海市第58中学(现恢复澄衷中学的校名)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初中时,我们是同校同年级但不同班的同学,仇淑梅还是我小学时代同校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因此我们同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60年以前。如今到了“少年皆白头”的岁月。邵洁人、仇淑梅可以称得上分别是我们高中班级中最优秀的男、女同学的代表,所谓“品学兼优”。邵当过班主席、团支部宣传委员,仇是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在班级中属于“实力派”人物。尽管邵洁人是班干部,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1964年高考前,仇淑梅与另一同学郑柏林作为培养外交人才被国家选派到海外留学,郑柏林被指定学习西班牙语,而仇淑梅被指定学习葡萄牙语。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自然也是令同学们非常羡慕的事情。邵洁人则以优异成绩考上我国的两所顶尖大学之一——清华大学的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大家都走上了工作岗位。邵洁人、仇淑梅也与所有这个时代的同学一样走过了艰辛、曲折甚至坎坷的人生道路,经历了农场锻炼、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异地迁徙、海外闯荡等复杂人生的历练,仇淑梅甚至还遇到过非洲某国发生内战的紧张局面,对和平的生活有着更加珍惜的深刻感受。他们最后都给自己的工作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邵洁人是南京一所大学的教授,是我国数控机床方面的著名专家;仇淑梅最后的工作岗位在新华社澳门分社,为澳门回归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因此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如今他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在南京江宁大学城为教授建造的别墅里过起了两人世界的退休生活。
    南京江宁大学城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性质相同,面积在我看来相仿,已经初具规模。除了若干个大学建造在那里外,还有不少诸如体育中心、大型购物中心等公共设施。数条高速公路在大学城区域内穿过,轨道交通和其他地面公共交通也配套齐全,尤其是还有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区也在附近,是个安下心来学习、做学问的理想地方。这里到南京市内的通勤时间需要近一个小时,因此,为教职员工建造的公寓、别墅也按学校星罗棋布建造在周围。为邵洁人所在大学造的居住小区名叫丹桂园,面积不小,陈怡群特地到里面走了一圈,花了近50分钟。
    中国的官本位在房屋的配置上,得到充分体现。在大学里,校领导属于局级干部,正教授可以享受局级待遇,也可以分配到为局级干部建造的别墅,而副教授则与处级干部的待遇相同,讲师与科级干部的待遇相同,其他员工和教师以此类推。邵洁人是正教授,故分配到为局级干部、正教授建造的双拼别墅,位置也不错,靠着中心湖畔,属于自己的花园的面积并不大,作为园林借景的建筑手法,外面的绿化都可以用来美化自己的环境。因此自己的花园大都“改行”成为培植绿色蔬菜的菜园,教授们和他们的家属也因此搞起了第二专业——兼任园艺师。邵洁人、仇淑梅也不例外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了各类蔬菜,什么茄子、番茄、雍菜、豇豆,什么丝瓜、冬瓜、黄瓜、地瓜,各种蔬菜瓜果,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邵洁人还充分发挥他是自动控制专家的特长,把湖水抽上来用作蔬菜灌溉,装上自动喷灌装置,让它每天按照要求自动浇灌数次,免去了“奔七”的老人每天提水的辛劳。由于是为本校员工建造的房子,在设计时在每幢房子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基础上,为他们留出一定可以“挖潜”的面积,如天井、露台都是可以封起来成为实用面积的,因此,每户实际得到的面积都大大超过了名义上的面积。我们有几位同学在上海也有别墅,与邵、仇新居一比,马上被比了下去。他们的新居从外立面看是三层,体量很大,实际是五个层面,他们的书房就在一层半的部位,大大小小的房间不知其数。客厅的挑高有6米,高挂的吊灯、落地窗帘没有专用设施是无法进行安装和清洗的。宽大的沙发、茶几摆在厅里一点也不显得拥挤,反过来讲,没有如此宽大尺寸的沙发还真有点“压不住”。42吋的电视机的屏幕已经很不小了,但摆在这个厅里就显得不足。楼内有主卧室2个,我和天仪被安排在位于一楼的主卧室下榻,陈怡群被安排在位于三楼的客房内,那里也有独立的卫生间。楼内光是卫生间就有5处之多。邵、仇的新居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我们到达那天,阳光灿烂,水箱里的水温高达96°C。据他们说,几个人同时洗澡都没有问题。如果天阴,阳光不足,用水人一多,就要电热补充。房屋的装修水平,按仇淑梅的说法,力求简洁,但从有过装修经历的人的眼光看去,他们肯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各方面的装潢都很周全,都需要主人投入心血的。厨房和餐厅相连,采光条件都很理想,可以看到窗外的花草和果树。四周种的桂花树不少,阵阵沁人肺腑的香气不断飘入室内,令人心旷神怡。我对仇淑梅开玩笑地说,你们现在如同小时候在讲童话故事时,往往在结尾时有这么一句话:“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邵洁人还在继续他的基本建设,搭建葡萄架,他要在室内室外都种上葡萄,并憧憬着累累葡萄悬挂时的美景。我对他说:“你在精心经营家庭。”他回答道:“我在精心经营健康,我把这些事情当作了退休后的工作。”他的回答富有哲理。邵、仇的生活很有规律,清晨他们会在中心湖畔的亲水平台上进行体育锻炼——打太极拳,他们打的是杨氏88式。我和陈怡群以前也学过,但没坚持,也就忘记了,那天早晨跟着邵洁人打了一套,邵的一招一式非常规范,嘴上还念念有词说着88式的分解动作名称:“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揽雀尾……”,他的水平当一名太极拳辅导员绰绰有余。
    我们这次在外5天,在邵、仇江宁新居里住了4个晚上,朝夕相处。在毕业后,特别是各自建立家庭后,更是机会难得。平时同学聚会大多数是一起吃顿饭,或者聊聊天,一般用上半天,要好一点同学最多呆上一天,但这次却是例外。我与天仪结婚35年,也从来没有在别人家里住过,连两人在外一连5天的经历都没有过,真算是破了天荒。邵、仇夫妇盛情款待,按照我们的饮食习惯准备每天的早餐,中晚餐更是将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变了样地让我们品尝。我尝到了久违了的可以生吃的番茄、黄瓜的原味,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也毫不拘束,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中,纷纷参与他们的家务和烹调,我就地取材做了我最拿手的菜肴,运用苹果作为其中的一种食材,加上味精、胡椒等调料做成的沙拉,获得大家一致的赞赏。邵洁人、仇淑梅夫妇除了在家中盛情招待,还特地在南京城里他们旧居附近的“金陵人饭店”设宴,让我们品尝当地的特色菜肴。应我们要求还领我们去看了他们原来住过的房子,那是一处有100多平方米,处于市中心的公房,以前我和邵洁人经常通电话,只听见他的声音,同时想象他所处的环境,这次参观把我的想象转变成为实际,觉得很有意思。
    四天的相处,使我们有了更多时间促膝谈心,互相介绍各自的家庭儿孙,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进一步深化你我之间的了解,我发现仇淑梅不全是我原以为的,是一个温柔文静的淑女,她在处理家务时,是一个外柔内刚很有主见的家庭主妇,对待子女弟妹,是个有很强的责任心的母亲和大姐。在这次家访中部分地改变了我原来对她的印象。通过这次家访,我又有了一种新的体会,感觉人到了晚年,青少年时代结成的同学友情如果能够保持下来,就会转变成为一种宝贵的亲情。

旅游篇

    我在前面说过,尽管南京我已经去过无数次,但也有些地方还是没有去过,譬如栖霞山,乘火车从上海到南京或者北京,需要穿过的唯一隧道就是栖霞山隧道,也知道那里是有名的风景区,但总没有机会去游览一次,因为它在南京郊区,一般人自己前往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次自己驾车去江宁,就有了去栖霞山旅游的条件,况且不仅妻子天仪同往,还有邵洁人等学友作为旅伴,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一直认为,旅游除了景点的趣味性外,旅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志同道合的旅伴会对景观产生兴趣的共鸣,从而大大地增加旅游的内涵。此行增加旅游内容,并把旅游经历写进本文,是广义的《“奔七”学友南京做客记》,也应算切题吧!
    我们选择第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处于南京远郊的高淳县的“高淳老街”。我哥哥曾经来此旅游,他告诉我非常值得一游。高淳虽是南京下属的一个县,但离南京城区很远,有100多公里,从江宁大学城出发也有80多公里,相当于上海到苏州的距离。所以连南京人也大多数没有去过,邵洁人来南京定居30多年也没有到过高淳,由于远离南京,那里的经济发展与南京的近郊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然而,它的生态也因此保护得很好,高淳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第一个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境内有石臼湖和固城湖两大淡水湖泊,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水产。其中固城湖的螃蟹是南京城里的老百姓熟悉的佳肴,如同阳澄湖大闸蟹对上海人的吸引力一样。当我在打电话给邵洁人说此行打算去高淳一游,他第一个反应,就是问我是否要去吃固城湖的螃蟹?我们从江宁出发辗转三条高速公路,到达一个大转盘处下了宁宣(城)高速公路,向西直奔高淳,发现路边彩旗飘扬,红色气球高悬大红黄字条幅——高淳螃蟹节。真有意思,我们在当地的螃蟹节前来品尝螃蟹。
    高淳老街是中国古街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老街以古老和奇特而闻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老街的入口处是一座高耸的牌楼,上面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高淳老街。一进老街就是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街中的店铺一般都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镂窗等建筑构件齐全,造型古朴,具备修旧如旧的特点。据介绍由于明清时期有大量商贾来自徽州地区,故建筑带有徽派风格,形式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另一种淡粉色的石块铺就、两侧用青色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淡粉色的石块横向排列,看上去石板的边缘已经被来往的行人步履磨出有点光滑弧度。邵洁人说,这是“原汁原味”原始的建筑和街路,在此行走让人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高淳老街内商店的商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品种十分丰富,有羽毛贡扇、珍珠饰品、香干豆腐、风味糕点、固城湖螃蟹等。不像其他几个古镇旅游商品品种雷同。我们一进老街就有渔民兜售螃蟹,看看价钱合适,80元就买了一网兜,回去一数有24个,但网兜的表面是雌蟹,里面全是雄蟹,购物本身也是旅游的一大要素,图个快乐氛围,比城里可是便宜多了。天仪经过讨价还价,买了2条珍珠项链,满意而归。这里既有关帝庙这样的民俗场所,又有新四军某支队指挥部那样的历史遗址,文化积淀深厚。逛完800多米长的大街,已到中午,在镇上的一家开在高墙深宅里的饭店吃了一顿具有当地特色的菜肴和面点,由于在旅游地用餐,饭菜性价比不高。回程途中,遇到一场大雨,到了江宁,雨停日出,这场雨是此次南京之行中遇到的唯一雨天。24个螃蟹,前后2天,死了4个,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别墅中品尝固城湖螃蟹,延续着高淳旅游内容的进行。
    江宁方山是邵洁人极力推荐我们去游玩的地方,据他说,这是江宁最有代表性的风景区,前两批来访的同学也都去过方山。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去方山及其周边的大学城游览一番。到了方山一看,这里果然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它集自然风光、火山地质、道佛两教、历史沧桑、故事传说等各种旅游看点于一体,半天游览时间是根本不够的,只能是点到为止。方山最著名的景点当数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寺庙的佛殿建筑和佛像与其他寺庙相比也没有特别的地方,给我留下印象的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在其他庙宇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的背面一般布置观世音普度众生的雕塑,观世音站在正中央,后面的背墙上是其他菩萨的群像,但这里却是几十座观世音不同形象的塑像。二是所谓寺庙的“保卫科长”韦陀菩萨,在大多数寺庙里,他的右手掌是向下按着立地的武器的,据说表明该寺院不提供食宿,但在这里,韦陀菩萨的右手掌是向上托着扛在右肩的武器把柄,据说是表示本寺庙可以为外来游方和尚提供食宿的。 定林寺院中最有特色的建筑为定林寺塔。该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中央有石雕佛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塔身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斗拱。因年久失修,塔身向北倾斜7.59度,经过纠偏后保留斜度为5.3度,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虽然名气不如意大利斜塔,但斜度大于后者却是事实。
    我们到达方山时候,保安要求我们把车停在公园大门外的停车场内,从那里拾级而上到达定林寺。在寺庙门口发现有停车场,并不断有小车开上山来,于是当回到公园大门外的停车场时,天仪就去询问是否可以将车开上山去,因为“奔七”的人,依靠步行难以继续游览其他景点,当得到付30元就可以将车开上山去的回答后,大家喜出望外,于是又驱车游览了火山口和石龙潭两个景点,尤其是火山口是体现方山是国家地质公园的代表景点,连邵洁人多次游览方山也没有到达过。在乘车下山过程中还俯瞰了江宁大学城全景的风貌,成片的高楼和别墅,仿佛处于欧洲某地。
    在回家途中我们请求邵洁人陪同我们去看看他工作的南京工程学院的校园。如今的大学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所以校园的面积和校舍建筑是以前的大学所无法比拟的,据邵洁人介绍,学校在校学生达20000名以上,校园占地2000多亩,光是水面就有800亩,作为候鸟的白鹭会成百上千飞到这里来越冬,成为当地一景。学校的教育大楼、图书馆都是又寛又深,台阶又多又高的大体量、很有气派的宏伟建筑,使我们对邵洁人在此工作的环境有了直观的印象。
    栖霞山是我们此行的第三个旅游目的地,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据我所知栖霞山最有名景点的是栖霞寺和深秋红枫,另外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奇岩怪石不少,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进入栖霞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天古树、苍松翠柏围绕的一处湖泊,我发现此景似乎在何处见过,想起来了,在台湾阿里山有个很相似的景点。邵洁人推测,那是台湾模仿此地建设的,可能是当年国民党官员退至台湾后,为了怀念南京昔日首都的景色而仿造的景点。据介绍该湖叫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为证,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中竖立一尊观世音塑像,并建有亭子一座,有九曲桥与岸相连,再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此时不是深秋,观赏红叶是没戏了,参观栖霞寺成了最主要的游览项目。但栖霞寺不同于一般寺庙,它还附有其他名胜古迹,还真值得一游。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有五层,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传说,依次是托胎、诞生、苦行、说法、涅磐等章节故事。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依山而建,据导游牌上介绍: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佛龛中有一尊为主佛,两旁是其弟子或菩萨。其中最大的一尊叫做无量寿佛,连底座高达11米。其他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但由于长期风化,尤其是由于文革的破坏,不少雕像的头部都被砸掉了,现在看上去其中许多塑像的头是后来补上去的,与原来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的身体带有历史沧桑痕迹相比,显得不太协调,甚为遗憾。舍利塔和千佛岩都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可见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庙,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历史古迹,再加上它山深林茂,因此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名副其实,确实是一处成熟的旅游胜地。因为从江宁到栖霞山的交通不大顺利,所以游览了上述景点后,已近11点钟,开游览车的司机已去午餐,自己的车辆又不准上山,“奔七”的老头、老太已经没有精力去爬山观景了,只能打道回府,但由于景点的内容丰富,环境优美,大家对本次的旅游还是非常满意,我也为自己还了登上栖霞山的愿。

交通篇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桥梁与隧道专业,以后长期在铁路部门工作,还从事过综合运输系统的课题研究和交通学科的科普创作,尽管最后是从房地产岗位上退下来的,但对我国日新月异的交通发展仍给予密切的关注,每次旅游,如要写游记,都要为交通方面的感受留下一定篇幅的文字。这次也不例外,忍不住要写上几句。
    这次我是自己驾车去江宁,所以从上海到无锡至常州之间的横林立交枢纽走的沪宁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公路沪宁段),到了横林就向西转入常(州)合(肥)高速公路(S38),到了桂庄立交枢纽就向北转入宁杭高速公路(G25),到江宁东山收费口下。沿线走了3条高速公路。从大学城到高淳去,是宁杭高速公路向南走,到桂庄立交转向西进入常合高速公路,再到骆家边立交转入宁宣(城)高速公路走一段。从江宁去栖霞山是从江宁的东山立交上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在马群立交转入沪宁高速公路走一段,转入312国道。无论从地图上查看,还是到实地踏勘,都可以得出南京周围和江苏省的高速公路已经初具规模,形成网络的结论。本来被誉为“天堑变通途”的南京长江大桥也从一桥、二桥,造到了四桥。另外,从南京辐射出去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其他普通铁路也是四通八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可见南京的对外交通(俗称大交通)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外,南京的市内交通(俗称小交通)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南京火车站可以搭乘轨道交通直达江宁大学城这个处于郊区的地方,位于大学城的多座车站,与高架的轨交线路像珍珠项链一般连成一串,颇为壮观。估计市内的轨道交通也一定达到初步形成路网的规模。另外,玄武湖的水下隧道和多种市立交也给我这个曾经的桥隧科技工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驱车行进在常合高速公路经过溧阳、句容、茅山一带时,给我带来了兴奋和快感。我们从上海去北方,无论走铁路,还是走公路,都是沿着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城市一线,所谓沪宁之间的经典路线,而溧阳、句容虽然也在沪宁之间,但由于交通相对不便的原因,一直没有去过。我们的同学朱林根的祖籍就是句容天王寺,我与他同学六年,经常听他说起他的故乡,看到从故乡来上海探亲的亲戚,甚至知道那里的乡音,却没有到过那个地方。这次旅行给了我这样的机会。那里的地形是丘陵地带,沿线有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湖泊,高速公路没有绕湖建设,而是采取建桥跨越的手法。由于该路段目前车辆还不多,可以连续将车速保持在100公里/小时以上。当车子行驶在风景如画的绿水青山、茂竹修林之间,时而跨越桥梁,时而穿越隧道,那种从未有的美感油然而生,真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因从事桥隧专业而带来幸福和自豪所特有的享受。
    作为专业科技工作者或者作为一名司机,在赞赏江苏交通的同时,也想对它的不足发发牢骚,那就是道路的引导标志系统比较欠缺,我为此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江苏的公路如同画龙点睛,龙的身体已经发育的很完整了,但就是眼睛没有长好,存在缺憾。我从地图上看,到江宁大学城,在宁杭高速公路的江宁休息站下高速公路距离最近,但到了休息站,才知道它与沪宁线上的休息站不一样,是不能出去的,于是只能继续往前走,出了前方收费口后,究竟如何去大学城,没有任何标记,只有告诉你去长江三桥、四桥的方向,对于我一个初到江宁的人顿时迷失了方向,好不容易到了地面,又不知大学城在何方,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在别人指点下到了家。第二天、第四天去高淳和栖霞山又遇到了这样问题,地图上东山立交就在大学城附近,通过立交可以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高速公路,但是总是找不到上立交的入口,都是在行人指点下,离立交很远的地方才找到它的入口,最后才知道,东山立交虽在东山天元大道上方,但在天元大道附近却没有出入口,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每到高速公路的交叉口,其标志也是非常模糊的,往往走错了方向,饶了一大圈,回到原来的路口,才重新登上该选的方向,这样的情况我碰到了好几次。最令人窝火的一次,是从原路回上海,在常合高速公路上由西往东快要到达横林立交时,又到了一个岔路口,上面指路牌表示该方向通向G42即沪蓉高速公路沪宁段,于是我向此方向驶去,但走了一会儿,发现这里车辆稀少,觉得有点不对头,看到前方有个叫“淹城”的休息站,就进站问询,才知道走进了新建的江(都)宜(兴)高速公路。淹城是常州的一个地名,因为开发恐龙主题公园,在CCTV上大做广告而著名。我居然跑到常州的北面来啦!这不是在误导司机吗?虽然我在湖熟起点处拿的路牌,到昆山花桥缴费,都在江苏境内,不用多付过路费,但时间和精力还是多花了不少,真有点冤枉。如果江苏省从事交通管理的同仁们能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对此下点功夫改进行吗?

结语篇

    我的文章洋洋千言,应该打住了。本来打算在中秋国庆的长假里完成的,不料回沪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总有书面表达的冲动,希望能让更多的亲朋好友来共享。天仪平时不太支持我写大篇文章,因为我的眼睛已经因写文章出了毛病,但这次却是她最早提出来让我为此行写上一篇文章留作永远的纪念。她通过这次访问,对我的同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赞赏邵洁人的聪明执着,仇淑梅的贤淑大气,陈怡群的心灵手巧。早在江宁邵、仇的新居里,我们就通过电脑视屏与在杭州的蒋琴英——这位至今关心着全班同学的团支部老书记报告了我们相聚的情况,让她也分享我们“奔七”老学友聚会的快乐。按照《老年学》的界定,75岁以下的老人称为活跃老人,如果没有致命的疾病,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们这次赴宁做客也证明了这个理论,但留给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已经有限,像我来回自己驾车到南京这样的距离,也是第一次,虽然不一定是最后一次,但这样的次数肯定不会很多。所以珍惜这次经历,留下以上文字,将是晚年可以一直回味的一件趣事。

2012年9月29日初稿于上海
 

上一篇: 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之后才能持续发展... 下一篇: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事业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