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最近参与一个“高层论坛”从筹备到举办的全过程,引发了自己不少的感触,“想像力”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这个论坛的目标是“科学、前瞻、统筹、生态”,内容是“2020年后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建设构想”。简单的说,就是主张十年二十年后,在目前横沙岛的东面,利用长江深水航道的疏浚土,堆造出一个适应航运新形势的深水新港,和一片面积近似浦东的全新陆域来。
其间,我曾随同前往横沙岛考察。望着茫茫江水,听说这里将“无中生有”地诞生一座东方第一的深水新港和一座海洋新城,真有读科幻小说般的奇妙感觉,不由慨叹:真是太有想像力了!
但更令我惊讶,并比预先估计更乐观的是,发起人“登高一呼”,在城市规划、河口海岸、水利港口、物流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七位两院院士及近百位国家级专家“应者云集”,从全国各地赶到论坛现场,情绪高昂地探讨这个构想方案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在座静听,我发现,原来这个构想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的,并非空中楼阁。它的可贵和闪光之处,是在现实基础上超越束缚,充分发挥了面向未来的科学想像力。
譬如大家分析上海面临的发展问题,在很多层面中,最根本的是如何真正成为“四个中心”。中央最早给上海订的规划只有经济、贸易和金融三个中心,没有航运中心。经过后来的实施才发现,如果上海不是航运中心,那三个中心根本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航运,就没有贸易,没有贸易,就不可能发展经济,也更不可能发展金融。而在现实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航运中心,因为它是基础。有人举香港的例子作旁证:那里很多产业都转移到了珠江三角洲,唯独航运是不转的,因为失去航运香港就失去一切了。
论坛有个共识:当前上海是全国第一的航运中心,但十年二十年后是不是还能保住这个地位就很难说了。那么突破的路在何方?发展的新空间到哪里去找?这就是“2020年后怎么办的问题”,对此,没有大胆的想像力是难以“突围”的。所以如说这是个战略层面,那就是国家的战略层面,因为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
有专家说,十年前因为预见到海洋航运的需求,才有了洋山新港;所以今天应该预想十年二十年后的新港了。也有专家说,如果十年前就预见到横沙岛可以如此开发,那就不用去小洋山了。还有专家说,十年后回过头来看,今天的论坛会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这只是在论证一个构想,离具体实施还有很长的路,但这科学的前瞻,将影响上海长远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历史是靠想像力起笔的。”这是我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感言。
(本文刊载于2012-12-7《上海科技报》)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