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的出路何在?(钱平雷)
[2012-12-20 21:58:28]

    作者:钱平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大世界的确切名字应该叫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它位于上海市中心西藏路、延安路交叉口,它的建筑特点使它成为上海的地标建筑,尤其是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尖塔构成,使当年人们在上海高层建筑还不像如今密集的情况下,多方向都可以远眺到它的风采。里面的3幢高的群体合壁相连的主楼建筑和两幢矮的附属建筑,容纳了数不清既互相分隔又互相连通的剧场和娱乐场所,供包括京、越、沪、昆、淮、甬、粤剧、评弹、滑稽、杂技等等戏曲、曲艺许多艺术剧种在此演出。人们在此既可以专门选择一个剧种,完整地欣赏一出戏剧,更多人是走马观花式轮流观看各种戏剧曲艺的表演,除了上海的各个剧团轮番入内演出,外地的剧团或演员也以进入大世界演出为荣,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大世界的演出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剧场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大世界还有一些诸如杂技、歌舞之类的演出“班底”,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在里面演出,他们是大世界表演的基本力量。这就是大世界最大的特色。

    12面哈哈镜成了大世界独有的游客吸引物,再配上舞厅、茶座、溜冰、餐饮等其他旅游元素,使普通市民在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文化享受,不仅成为上海市民喜欢扶老携幼前往的乐园,也成为国内外其他游客向往的地方。大世界成为上海市的一张名片,有“不到过大世界等于没到过上海”的一说。大世界从1917年创办,几经改名,与时俱进地增减一些娱乐活动,但总的内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2008年起,据说为了修缮,大世界闭门谢客,至今没有开放,市民觉得纳闷,但因为现在可去游玩的地方太多,也就随它去了。除了“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一词还时常出现在媒体中,其他与“大世界”有关的东西与市民的关系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

    作为一名上海的普通市民,我在想,如果大世界仍旧按照原来的文化内涵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修缮,恐怕在今天是不会太受欢迎了,因为如今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仅以戏曲为例, 京、越、沪、昆、淮剧作为上海人民最喜欢的高雅艺术,在政府的保护下,还有一定生命力。但是,如果进剧场观看,一片黑压压的观众,一片白花花的头发,主要是老年戏迷在支撑着戏曲的市场,而那些受到老宁波、老广东喜欢的甬剧、粤剧,却因为老宁波、老广东的观众按照自然法则逐渐离去,已经在上海舞台上消失了。生在上海的小宁波、小广东,也已年逾花甲,他们对甬、粤剧既陌生,也无兴趣欣赏。甬剧、粤剧要重新返回上海舞台经常演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即使是京、越、沪、昆、淮剧,再要培养出当年规模的观众群,也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

    我认为,大世界最好的出路就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中表演艺术的内容最为丰富。现在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在提出自己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大世界如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就可以让那些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的剧种轮番到上海来登台,对于表演艺术以外的另四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世界也可以根据内容不同设立固定展示或轮流的场所,这样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了,人们不仅是在欣赏艺术,更重要的是学习文化。

    带上了“文化”的桂冠,就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举行研讨会、学习班,接待夏令营,进行国际交流与国内互动。那些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的剧种,可将是否登上过大世界的舞台作为具有影响力的标志,而另四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以是否入驻过大世界展示作为有否影响的标志。他们会以进入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显示自己的风采为荣。届时,许多新上海人可以在上海就观赏到来自家乡的豫剧、吕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等精彩表演;海内外的戏剧工作者也可以在大世界集中观摩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其他民俗;大中小学生也可以把大世界作为学习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课堂。

    大世界本身代表“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岂不是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了吗?

2012年12月于上海
 

上一篇: 一场令人审美疲劳的末日预言(江晓... 下一篇: 什么是制止“末日”谣言的利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