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朱盛镭)
[2013-05-24 11:12:41]

    朱盛镭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zhushenglei

    (《2013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征稿)

钓鱼岛事件导致日系汽车在华销量大降

    在逐步走出东日本大地震阴影之后,2012年日系汽车又遭遇钓鱼岛事件困扰,在华销量大降。中日针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由来已久,2012年起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趋尖锐化。事件起自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从而引发所谓“购岛事件”持续发酵,同时也推进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反日浪潮此起彼落。随着“购岛事件”发展到高潮(日本野田佳彦政府决定将钓鱼岛“国有化”),日系汽车在华市场销量也遭遇滑铁卢。之后,日系车市场表现虽有回暖迹象,但能否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仍有待观察。至于整个钓鱼岛事件造成日系汽车在华市场销售的一蹶不振,其前因后果以及日后影响更值得深入探究。

    1.事件将影响日系车企在华的长期战略

    钓鱼岛事件对日系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在华战略的走向影响很大。在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长期化背景下,日本汽车企业进退维谷,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不能放弃中国这一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又担心中日之间的政治气氛,将长期影响其在中国的经营。
    日本汽车企业未来真正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制定和调整在中国的投资、研发与销售的长期战略。如果钓鱼岛问题长期化,首先,日本汽车企业的产品营销将由于中国民众对日本反感而更加困难。如何找到新的营销方法与途径,将是严峻的挑战。其次,日本汽车企业对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将更加谨慎,在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与研发转移方面将更加严格地进行控制。但是,又面临着与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不协调,将会受到制约的问题。第三,日本汽车企业在扩大投资方面将采取谨慎措施,一方面通过尽量扩大现有产能,来解决现实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亚洲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事实上自2008年起,日本大企业就奉行“中国加一”(在中国投资一个企业,同时在东盟国家再投资另一个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今后将更加重视这一战略。但是,如果这样做实际上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放弃中国市场。因为,越过25%的关税,向中国出口整车,毕竟竞争力会大大削弱。第四,日本汽车企业一旦在上述诸方面变得日益谨慎,将会被其它跨国公司所超越,因为日本汽车企业能够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技术、产品、研发能力的转移,其它公司也能够做到。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日本汽车企业从来也没有什么独树一帜的技术竞争力。

    2.事件对外资、合资和内资品牌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钓鱼岛事件对日系汽车在华销售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其它外资、合资品牌车系和中国内资自主品牌车系的市场格局变化。
   (1)对日系汽车造成的重大影响
    日系车在华停产。2012年9月,日产、本田、马自达的合资工厂以及一汽丰田工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三菱原计划在长沙举行的广汽三菱挂牌及首款车型下线仪式被推迟。  
  日系车股价下跌。广汽集团旗下业务以与日系企业合资为主。9月期间,广汽集团股票一度大幅下跌,创下了其回归A股以来的历史最低股价。本田、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虽较领先于其它日本汽车厂商,但其股价也一度分别下跌了3%和5.2%。
    日系车停止经销商活动。鉴于中国各地反日游行和砸车的事件升级,日系车企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在9月期间紧急叫停了其经销商的各种活动,并发函要求经销商停止参加当地车展。
    日系车成唯一销量负增长车系。2012年,从国外品牌市场表现来看,日系车市场表现不佳。日系车合资企业对华策略谨慎保守,尤其是受钓鱼岛事件影响,日系车销量在9月和10月出现超过40%的较大幅度下降,虽11月和12月市场有所恢复,但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下降。2012年,日系乘用车共销售254.20万辆,同比下降9.44%,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40%,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99个百分点。2012年豪华车进口市场增长强势依旧,但进口日系车的销售不及其它欧美国家车系。
    在中日钓鱼岛摩擦常态化背景下,日本汽车企业在2012年做出的减工、停产、停止参展以及减少向中国出口等措施,只是应对短期危机的经营调整措施。钓鱼岛事件导致大量日系车潜在购买者流失,且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短期,长期也将存在。相比较而言,其它国外品牌却是钓鱼岛事件的赢家。
   (2)对其它国外品牌汽车造成的影响
    德系车市场表现出色。2012年德系乘用车共销售285.74万辆,同比增长19.81%,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国外品牌,占国内乘用车总销售量的18.44%,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96%。德系车可能是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最大的赢家。
    美系车市场表现好。2012年美系乘用车共销售181.21万辆,同比增长14.92%,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1.6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0.8%。
    韩系与法系车市场表现较好。2012年韩系乘用车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13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增长14.31%和8.88%,占国内乘用车总销售量的8.65%和2.84%,市场占有率较上年也有所提升。
   (3)对内资自主品牌造成的影响
    2012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9%和1.9%。内资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如扣除出口,国内销量增长同比仅为3.9%);占全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0.4%。由此可见,日系汽车市场占有下降的份额,并没有让给内资自主品牌(见下表)。日系车遭受冲击时,内资自主品牌却并非是赢家,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消费者趋向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内资自主品牌车系优势不足和响应迟钝,未能在局势有利和消费环境突变下,赢得市场新份额。

表  2012年中国乘用车各系别市场及其占有率变化(%)

车系

销量(万辆)

销量增长

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变化

国内市场

1549.52

7.1

100

-

内资品牌

648.5

6.1(3.9)

41.9

-0.4

日系品牌

254.2

-9.44

16.4

-2.99

德系品牌

285.74

19.81

18.44

1.96

美系品牌

181.21

14.92

11.69

0.8

韩系品牌

134

14.31

8.65

0.55

法系品牌

44

8.88

2.84

0.06

    3.对事件后续影响的研判

    随着"紧张的战略平衡"成为常态,钓鱼岛事件将有所缓和。正如我国外交部要求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并不是在主权问题上后退,只是为避免“零和博弈”或“渔人得利”的两败俱伤。这就为双方提供了“正和博弈”解决问题的机遇。政府间在试探底线后会继续磨合沟通,从而创造两国正常的未来投资和贸易环境。
    日系车企将加强社会或文化营销活动。日系车企意识到自己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处于的长期不利地位,为避免可能固化的市场损失,会出招更多、更新鲜的社会慈善和文化营销活动和措施,例如类似资助环保事业、建设希望小学、赔付事件中受损车主维修费等。随着时间流逝,日系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也将会逐步复苏。
    中国汽车消费者与民众日趋理智。在产业链全球化时代,汽车不可能是单纯的“原装日货”,而是“多国籍”产品,因此盲目抵制日货不但会损害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也会伤害自身,造成亲者痛而仇者快的恶果。因此,今后类似钓鱼岛事件中出现的过激和砸车行为会逐步减少。日系汽车可能会重拾“皇冠”,恢复其原有的市场消费地位。

朱盛镭 博客文章
2013-05-23
 

上一篇: 科普就应当像太空讲座那么生动(叶... 下一篇: 不必质疑“火星移民”报名者(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