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歌王的科普情缘——记中国著名农民诗人王海的传奇人生(李正兴)
[2013-05-03 09:19:41]

    手撒金谷口唱歌,连种带歌满田播。
    秋来喜收千斤稻,还有新歌上万箩。
    这是农民诗人王海第一本诗集——《乡音集》的序曲。也是他解放以来中国农民的第一本诗集。
    来自东海之滨江南水乡的一个纯朴勤劳的农民,在阳春高雅的文化舞台上,演绎出了一个传奇人生,一个姹紫嫣红的动人故事……

    散发着泥土气息,飘溢着田野芬芳

    大地铺开绿纸张,银锄闪闪笔杆长。
    饱蘸热汗写新诗,句句散发泥土香。
    这是农民诗人王海第二本诗集——《心的律动》的序曲。
   王海是一位朴实忠厚的普通农民,具有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总习惯于戴顶草帽,戴着草帽出席全国各种会议和上海市文代会,戴着草帽走进中国端午诗人节,戴着草帽以诗会友,戴着草帽参加科普学术研讨会……呵,戴上草帽,他的诗源就会永不枯竭。这位中国第一的农民诗人,也是世界第一的农民诗人,被世人誉称中国“草帽诗人”。
    生活是诗歌的土壤,诗歌是生活的花朵。王海根植于农村大地,耕耘于诗坛艺苑。大地给他智慧,生活给他启迪。他的诗歌,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气息,飘溢着田野芬芳。1960年5月,他创作的这首《乡音集》的序曲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获得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刘金和吴欢章的好评,称赞它“能从生活的深处,把握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将劳动与唱歌这两件事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今天的生活,简练而完美地表现出来。”著名版画家杨可扬以王海这首新民歌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播歌》的版画。
专家们的赞扬与鼓励像一股艺术暖流久久地撞击着这位当时年仅24岁的王海的心扉,从而更坚定了他一手拿锄、一手写诗的信心。他笔下的《十里》诗歌更是气势恢弘:“十里滚滚人潮,十里扁担草帽,十里红旗招展,十里送粮小调。”一幅农家喜交公粮的画面跃然纸上。这幅如此栩栩如生,情景交融的描绘,是作者对生活真切感悟的写照。
    当今,诗坛上的各种旗号、各种流派纷纷涌现,而王海却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他热爱中国的黄土地,热爱江南的绿原野,田园成了他取之不尽的“诗泉”。晋朝诗人陶渊明有着“田园诗人”的美誉。著名作家叶永烈称王海是当今中国的“田园诗人”。赞他的的诗充满朝气,充满热情,没有陶渊明那么多的伤感和叹息。他仅以踩出的脚印为诗行,滴落的汗水为标点,写下了许多乡土气息的诗歌。他创作的诗歌是易读、易懂、易记、易传。50多年来,始终沿着这个轨迹向前行进。他笑言:写诗可以消除疲劳,在自我欣赏时,犹如吹来阵阵春风,和煦而惬意。他头戴草帽,面露笑容、充满自信,从庄行田野走出来,经过艰辛崎岖的小路,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正如一位作者在《中国人物传记网》上《解读著名农民诗人王海》一文所描述的:“澄澈的小河泛着灿灿的涟漪,金黄的谷穗溢着浓浓的清香,晶莹的露珠湿润着甜甜的小路,正在农田劳作的王海,若有所思地放下农具,来到无数次坐过的树荫下那条亲密无间的土墩上,摘下草帽拂风代扇,撩起衣角擦拭额头上的汗珠,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书写起来。于是,又一首新诗在绿野掀动的灵感中诞生。”草帽诗人王海的千万首描绘万象更新的大地、农家丰收喜悦的景象的民歌就是在这样的绿意野风中从心田涌溢而出的,为江南诗歌之乡增添了奇光异彩。

    让科学编织美好,让科学拓宽情怀

    冒险在南极冰川,让地球到处长希望;
    实验在密封斗室,让尖端闪发出光芒。
    这是农民诗人王海参加上海市科教党委工会“科技工作者之歌”歌词的应征作品第二首中的一段。
    王海在几十年间,“一路耕耘一路歌”,他用情深意切的新诗,生动地映照出了上海农村蓬蓬勃勃的美好景象,讴歌了江南水乡许许多多的新生事物。他创作的《连种带歌满田播》被选入1960年上海民歌选《稻花钢水谱新歌》,并被选入农业中学语文教材。他谱写的科学诗《癞蛤蟆的传奇与功勋》获得上海市第二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然而,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科技兴农、科教兴国的今天,王海的诗路又上天入地,走向科学的前沿阵地。“一路耕耘一路歌”,他满腔热忱地为科学和科学普及唱起了赞歌。他又写下了许许多多富于时代感的新民歌,如《按键按出致富花》:“毛头姑娘有文化,两颊时时飞红霞。种田敢换新技术,并把电脑请回家,按键按出致富花。”《看中电脑忙购下》:“卖了鱼,卖了虾,小俩口子有计划。手挽手儿进商场,看中电脑忙购下,鱼虾上网更富家。”《科技迷》:“二十八,未婚嫁,姑娘不知想的啥?只为致富迷科技,鱼塘虾塘当自家;月光下,学文化。”《“神舟”五号显神通》:“‘神舟’五号显神通,载人载物飞太空。写下一圈醒目字——中国航天举世雄。”
    2005年上海市科教党委工会向上海科技界发出“科技工作者之歌”歌词的征集通知,王海身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一员,积极参与应征。下面介绍他应征的两首歌词中的第一首:

    踏出绚丽烂漫的节拍,唱一曲科技工作的精彩。
    已有的道路,我们继往开来;
    没有的领域,我们开创主宰。
    胸中装进党的寄托,涌动的热情永远是澎湃。
    让科学编织美好,让科学拓宽情怀。
     啊!我们走出困惑,双手捧出一个伟大的时代。

     披着日月星辰的光辉,扬一路科技工作的风采。
    攀登的高峰,我们步步豪迈;
    追求的卓越,我们填写空白。
     心里亮出祖国的希望,神圣的职责永远有气概。
    让科学造福人民,让科学发明未来。
     啊!我们走出梦幻,笑脸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

    几年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接受浦东新区科协的委托,承担了《科学家庭》系列科普图册的编写绘画等任务。该图册的绘画、配诗是其主要特色。王海是主要配诗者之一。现就《家用中医药》上册,王海的配诗介绍如下:
    中药有没有毒性
    砒霜水银生藤黄,有毒中药小心防。
    木通猪蹄同锅煮,吃了就会损肾脏。
    白果过量服用时,中毒让人神志慌。
    有毒无毒中草药,多问医生多思量。

    扁豆必须熟食
    既是食物又当药,扁豆有毒谁知晓。
    凝结素,溶血素,毒素成分真不少。
    秋天扁豆要食用,炒熟炒透毒才消。
    吃到肚里保安全,头痛头晕都避了。

    不要误食蓖麻子
    蓖麻毒素蓖麻碱,能使血液凝集团。
    只要误食蓖麻子,中毒症状很明显。
    恶心呕吐腹痛泻,皮肤眼睛呈黄疸。
    抽搐昏迷常会有,甚至死亡命归天。

    鱼苦胆吃不得
    鱼胆苦,苦鱼胆,鱼胆汁毒不一般。
    生吃熟吃都有害,损伤肾脏诸器官。
    严重引起心力衰,造成死亡多危险。
    鱼胆不能治毛病,别去听那胡言谈。

    当心野蘑菇中毒
    不管是生还是熟,野生蘑菇有剧毒。
    一旦误食反应快,头昏眼花恶心吐。
    重的使人神志乱,呼吸困难入死路。
    人的生命只一次,劝君莫食野蘑菇。

    端午莫饮雄黄酒
    别把雄黄当宝贝,二硫化砷含其内。
    遇热分解成砒霜,能坏呼吸细胞酶。
    胃黏溃烂肝发炎,都是砒霜犯的“罪”。
    皮肤涂搽雄黄酒,也有危害莫盲随。

    凝聚全世界目光,敞开宽阔的胸膛

    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星球城市景。
    穿超世界八分钟,超大天幕播精神。
    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好机会。世博园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关怀世博,参与世博,宣传世博已成为中国人尤其是上海人的共识。用诗歌、民歌来迎接五大洲的贵宾,来宣传国内外的展览馆已成为中国农民诗人王海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作为东海之滨的主人,在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为办好文明世博、平安世博、绿色世博、快乐世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世博会馆创作了数十首热情洋溢的迎宾诗,创作了数十首对各个展馆的赞美诗。最近正整理准备出版《中国上海•世博会诗记》。

    迎宾诗:

    心向上海世博会
    乐了天,乐了水,乐了外外和内内。
    白云俯视浪探头,心向上海世博会。
    笑语打从各国来,浦江两岸生金辉。

    辉煌世博永不衰
    世博会,上海开,十三亿人情满怀。
    笑脸待客话如蜜,“老外”见了都喝彩。
    互相庆贺互相赞,辉煌世博永不衰。

    世界客商踏歌来
    世博会,定上海,内内外外重安排。
    浦江两岸场馆景,美丽水中白云彩。
    霓虹闪烁人影动,世界客商踏歌来。

    万轮犁开浦江浪
    载着重托和希望,万轮犁开浦江浪。
    世界巨商入世博,太阳不落变月亮。
    彩旗拂动江底云,天翻地覆慨而慷。

    赞美诗:

    中国馆:
   “东方足迹”写核心,“智慧之旅”体验深,
   “绽放城市”功能展,电影映现日缤纷。
    一幅《清明上河图》,中国馆里亮汴京。

    世博主题馆:
    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星球城市景,
    城市足迹诠释着,城市发展智慧梦。
  “穿超”世界八分钟,超大天幕播精神。

    美国馆:

    二○三○看太阳,未来时空尽徜徉。
   “故事”见证新发展,核心理念感性强。
    贵宾惊喜美国馆,瀑布形式媒体墙。

    英国馆:

    最像设计效果图,表面“触须”随风拂。
    看去好似蒲公英,“刺头”具有透光度。
    英国馆里逛一逛,“种子圣殿”惊肺腑。

    德国馆:

    创新科技树先锋,旅游胜地实力雄。
    矢车菊花绽放美,“动力之源”心博动。
    和谐都市将悬念,留到最后人意中。

    创办艺术中心,主编诗报诗选

    就在生活完美地为王海打开了一扇创作诗歌的窗户,一个神秘的诗歌年华开始尽情绽放的同时。2001年他还以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的身份,受时任上海市奉贤县文化局局长任向阳之邀,从乡村单身走进城市,创建了“王海诗歌艺术普及中心”。其主要业务是诗歌创作,交流,辅导,展汇,编辑,兼顾其它相关艺术,旨在培养诗歌新人,繁荣诗歌艺术,打造“诗歌之乡”。
    王海全面负责起奉贤的诗歌艺术的普及工作。自2002年起,决定每两年编选一套文艺丛书,挖掘奉贤籍的业余作者,意在培养和扶持文学新人,有系列地推出一批文学作品,繁荣和发展奉贤地区的文学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壮大文学队伍。还从2002年11月起,先后创办、主编了《诗芽》《民工诗报》《绿月歌谣》小报,主编出版了《微风轻诉》(民工诗歌选)等,深受青少年、民工们和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欢迎。为了创办《民工诗报》,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工们在发表诗歌中更好地丰富生活情操,他曾连续月余,冒着酷暑高温,忍饥挨渴,步行奔走,筹集启动资金,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至今,这些诗报、诗选已拥有近千的作者,为培养和壮大新诗及民歌的队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海还配合教育部门在全区建立校园诗社71个,成立了“奉贤区校园诗歌协会”,他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海每年坚持举办诗歌写作辅导班,免费招收社会青年、中小学师生,至2010年已举办49期,培训人数达1470多,大多数学员都在报刊上发表了诗歌作品。这些也是王海心中最甜蜜的事儿。
    一位网友说得好:“历史的长河总是按照它的发展规律携带着当代的贤人和瑰宝奔流远去。而中国的第一位农民诗人王海,诚然是正在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活着的历史’”。王海今年已75岁了,他还是一手执锄耙,一手握诗笔,仍然在文学的王国里奔波、写作。这位传奇式的人物还是干劲十足地继续演绎着他的传奇人生……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5期)                           

    作者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顾问/李正兴。
 

上一篇: 融合历史、现在与未来(倪既新) 下一篇: 科学会堂院子树中的鸟窝(陈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