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许兴汉)
[2013-07-20 19:25:57]

    许兴汉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xuxinghan

    日前,从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我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至此,我国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达到45处,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不过,在欣喜之余,也有令人深思之处,申遗成功后是否就可金牌高悬,万事大吉?其实就在今年的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包括世界遗产江西庐山在内的湖南张家界和黑龙江五大连池这三大中国著名景区给予了“黄牌警告”,其主要原因是“在向公众传授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不够云云。
    世界遗产的“金牌”变为“黄牌’,竟与景区的“科普宣传”不力有关,这看上去有点沾不上边,但这正体现了世界遗产评选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相关重要原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评选要求中就明确指出,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景区应“可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而在实践中,世界上一些坚持科学管理的世界遗产景区,都正是在保护与科普并重这方面做得出色,才使得世界遗产的金牌永不变色。例如,地处洛基山脉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经常通过书面、导游、定期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在每年的五月底到九月初这段时间内,公园管理人员及自然科学家会带领游客介绍公园多个景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除了当面讲解,公园的游客中心也提供丰富的资讯及展览,像位于猛玛温泉的欧布莱特游客中心主要提供公园的自然及人文历史;麦迪逊博物馆的考德拉艺术中心则展出文学、视觉及表演艺术等作品;老忠实游客中心所展出的是有关间歇泉的现象及其影响;而钓鱼桥游客中心则主要展出园内自然生态及环境。每年,黄石公园还针对来访游客和其他公众出版大约60种科普读物,加强宣传自然之美、向公众进行地球科普知识。
    反观我国的一些自然景区,申遗成功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抓住商机”,提高游览票价,且不说什么科普宣传工作,就是在科学管理,景区保护上都无暇顾及,结果“黄牌”连连,其实除了上述的三家“黄牌”景区外,前几年,已有武当山的复真观被改建成三星级宾馆;故宫等名胜由于游客数量远远超过接待能力等原因,频频在世遗大会上被亮起“黄牌”。
    因此,这次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有关部门在切实制定保护规划和措施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还得补上加强“科普宣传”这一课。其实,哈尼梯田最终申遗成功,说明其地质人文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的遗产标准都有其科学的内在联系,值得好好向社会公众及前来游览的游客进行科学讲解及宣传,唯其如此,才能切实体现出哈尼梯田作为世界遗产的真正价值所在!

许兴汉 博客文章
2013-07-20
 

上一篇: 半个世纪,孩子与家长共读的书籍(... 下一篇: 航天知识:什么是“天军”?(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