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从无影评惯例”吗?(江晓原)
[2013-12-25 19:40:22]

    江晓原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jiangxiaoyuan

  最近《自然》(Nature)杂志可谓备受关注。
  先是因为它2013年11月20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科幻电影《地心引力》Gravity的影评,称它“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影片”。这篇影评让许多对《自然》杂志顶礼膜拜的人士感到“震撼”,他们惊呼:《自然》上竟会刊登影评?还有人在微博上表示:以后我也要写影评,去发Nature!一家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也称《自然》杂志“从无影评惯例”。于是这篇影评被视为一个异数。
  接着是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兰迪·谢克曼宣称,此后将抵制包括《自然》在内的三家所谓的“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不再向他们投稿。原因是“这些期刊积极策划自己的品牌,想尽办法扩大期刊的销售量和订阅量,而不是鼓励科学家对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出研究”。谢克曼指责说,《自然》、《科学》和《细胞》这三家杂志“就像制造限量版手袋和服装的时装设计师”。
  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似乎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谢克曼对《自然》的不满,已经——尽管他自己可能还没有明确意识到——涉及了《自然》杂志隐秘的核心问题,即这个杂志的实际性质。谢克曼认为《自然》不像一家真正的学术杂志,所以产生不满。其实《自然》从来就不是谢克曼在此次批评中所期望的那样。这里面还有许多未发之覆,我和我的团队正在持续进行研究,将适时陆续披露有关成果,以飨读者。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且将注意力集中在《自然》杂志的影评问题上。
  刊登影片《地心引力》的影评,这是《自然》杂志一个打破惯例的行动吗?
  根本不是——因为《自然》杂志不仅多年来一直有刊登影评的“惯例”,而且有时还会表现出对电影异乎寻常的兴趣!它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浓厚兴趣,对那些在心目中将它高高供奉在神坛上、尊其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的人来说,完全彻底出乎想象。
  为了节省时间,让我们直奔主题,先看在《自然》上刊登过影评的影片一览表: 

导演

电影

年份

主题

Fritz Lang

《月亮上的女人》(Frau im Mond

1929

月球旅行

Alexander Korda

《未来事件》(Things to Come

1936

乌托邦

Stanley Kubrick

《2001:太空奥德赛》(200: A Space Odyssey

1968

太空探索

George Miller

《罗伦佐油》(Lorenzo’s Oil

1993

新技术

Steven Spielberg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1993

克隆技术

Andrew Niccol

《千钧一发》(GATTACA

1997

基因歧视

Roger Donaldson

《丹特峰》(Dante’s Peaks

1997

火山灾难

Carl Sagan(小说原作者)

《接触》(Contact

1997

地外文明

Miriam Leder

《大冲撞》(Deep Impact

1998

末日灾难

Jonathan Hensleigh

《绝世天劫》(Armageddon

1998

末日灾难

Robert Mandel et al.

《X档案》(X-Files

1998

遭遇外星人

A. C. Stanton Jr.

《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

2003

冒险故事

Roland Emmerich

《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气候与环境

Nick Hamm

《天赐》(Godsend

2004

克隆技术

Darren Aronofsky

《珍爱泉源》(The Fountain

2006

寻求永生

Danny Boyle

《太阳浩劫》(Sunshine

2007

末日灾难

Randy Olson

《极热》(Sizzle

2008

气候变暖

Andrew Stanton

《机器人瓦力》(WALL. E

2008

人工智能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Inception

2010

现实与梦境

Alfonso Cuarón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太空探索

   如果因为《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地心引力》的影评就感到“震撼”,那你看了上面这个表又将作何感想?
  这个表可以看出,多年以来,《自然》一直持续发表影评,到目前为止“有幸”在《自然》上被评论过的影片已达20部。不过还要注意,影评的篇数明显更多,因为有不止一部影片获得过数次被《自然》评论的“殊荣”。例如,对于影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自然》上竟先后刊登了3篇影评。而更能表现《自然》刊登影评“惯例”之源远流长的,可举1936年的幻想影片《未来事件》(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the Ultimate Revolution),根据科幻作家威尔斯(H.G. Wells)的同名小说改编,属于“未来历史”故事类型中最知名的作品。《自然》对这部作品甚为关注,先后发表了两篇影评,称其为“不同凡响的影片”。
  在上面这个表中我们还看到,被《自然》评论的影片也未必每部都是佳作。其中固然有非常著名影片,如《2001:太空奥德赛》、《侏罗纪公园》、《接触》、《X档案》、《后天》、《盗梦空间》等,但也有比较一般的影片。甚至还包括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这部动画片在业内确实是有声誉的,但问题是,在中国人习惯的观念中,这样的电影是纯属给少年儿童看的低幼作品,“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居然也会为它刊登影评?你能设想在《中国科学》上刊登一篇《黑猫警长》的影评吗?
  最后可以提一句,《自然》上的那篇对影片《地心引力》的影评,平心而论,乏善可陈,几乎没有触及影片任何思想价值——其实《自然》上的不少影评都是这样的。例如,对于如今已经公认为科幻电影中的史诗经典《2001:太空奥德赛》(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自然》上也发表过影评,可是这篇影评对这部经典之作评价甚低,认为影片的故事情节在“进入人类阶段就走向了失败”,说影片的情节是“含糊其辞、轻描淡写”的,甚至嘲讽它“好在两小时二十几分钟的电影只用了三十几分钟不着边际的对话来破坏极致的视觉体验”云云。影片成为经典当然是后来的事情,当时无法预知,可是《自然》上的这篇影评也太没有眼光了吧?

    (载2013年12月22日《文汇报》)

江晓原 博客文章
 2013-12-23 
  

上一篇: 长征发射今年收官(李必光) 下一篇: 科技之光(17)——美国院士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