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钱平雷)
[2014-09-06 19:22:02]

    钱平雷微博链接http://weibo.com/u/1043369051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来临,我照例给远在海外的女儿一家和几位生活在外地的童年“发小”级的表兄弟寄去上海产的月饼,均能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寄往国内的邮费还是比较便宜的,寄往海外的月饼的代价就大了。因为如果寄的月饼比较高级,例如月饼馅中有蛋黄,对方国家邮局是要拒收的。因此诸如上海杏花楼最为普通的铁盒月饼,因为没有蛋黄、猪肉之类对方违禁的馅子成分,对方邮局抽查也能过关,所以成为我邮寄月饼的首选。因为女儿在国外经常受到亲朋好友的关照,因此我有时会多寄几盒。月饼又是时令食品,自然要采取航空方式邮寄,于是邮费就贵了,算下来,每一盒月饼的寄费远远超过月饼本身的价格。其实女儿所在国也是多元文化,中秋节各式月饼都能买到。我所寄的月饼加上邮费算下来的成本是要超过当地产的月饼价格的。但我还是坚持要寄,因为在我看来,节日来临给亲人邮寄月饼也是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挂念,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也是一份幸福,多花点邮寄费用也是值得的。要知道上海杏花楼的铁盒月饼,到了异地,可是给了曾经在上海有过生活经历的人们带去的绝不仅仅是一盒月饼,而是儿时的记忆,是浓浓的乡愁,是家乡的味道。女婿有一位姓何的朋友,他的岳父母也在那里暂住,区区一盒月饼,在上海是拿不出手的,只能是“千里鹅毛一片心”。何家老老少少6口人,对付8个月饼,实在是不能过瘾。尤其是两位老人对当地生活还不很习惯,一直思念着上海,月饼更是勾起了他们对上海过中秋往事的回忆。于是他们甚至不客气地提出是否再送一盒?要女儿送两盒是有难度的,毕竟只有几盒,还有其他亲朋好友要送。凡是吃到女儿送的月饼的亲友一致评价:上海杏花楼的月饼比当地所有品种的月饼都好吃。其实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感觉,当地香港人做的月饼水平也不差呵!上海杏花楼那只印有嫦娥图案的月饼铁盒也因为具有勾起人们怀旧的功效,在月饼吃完后,仍会被他们继续保存。
    人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综合的思念,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口音、家乡的食品、家乡的民俗、家乡的文化,当然主要还有家乡的亲人构成了乡愁。当年我在哈尔滨生活工作,有时偶然会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诸如越剧、评弹之类江南戏曲、曲艺节目。其实我在上海学习生活时,并不喜欢越剧、评弹,但到了异乡客地后,听到越剧、评弹,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它们是来自家乡的乡音,具有家乡的“味道”,可以勾起你对家乡环境、生活、习俗的许多记忆。在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收音机播放的越剧、评弹之类江南戏曲、曲艺节目往往是吴越人家晚饭的“背景音乐”,因此当听到越剧、评弹音乐时,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想起老家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可口的家常饭菜。但当我调回上海后,对越剧、评弹又不感兴趣了,因为它们不再是承担家乡的“味道”的载体啦!

钱平雷 博客文章
2014-09-05

上一篇: 盘点航天员的吉尼斯(李必光) 下一篇: 航天员训练一瞥(李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