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恐怖分子胆寒的十大新式反恐武器(杨先碧)
[2014-09-15 15:46:39]

    杨先碧博客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41850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恐怖分子爆炸、砍杀等制造社会恐慌的事件,为了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新式反恐新装备。这些反恐利器有的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在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有的尚在研发之中,但是这些融入了高新技术的装备很快就会成为令恐怖分子胆寒的利器。

    1. 可投掷机器人

    美国反恐特警、刑警和消防队员开始用上了一种小型、可抛掷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仅重0.5公斤,长20厘米,可以像手榴弹一样被投掷出去。这种机器人能在建筑设施、汽车等物体的掩护下悄悄移动到恐怖分子的活动区域,并将拍摄的录像传回300米外的指挥所。机器人由一名操作员通过简单遥控器进行控制,遥控器上的小型显示屏可显示机器人的视野。
    2. 微小型无人机

    微型或小型无人机可以悄无声息地潜入到恐怖分子活动区域的上空展开侦察。挪威一家公司开发出净重不到20克的“黑色大黄蜂”旋翼机,旋翼直径为10厘米。该机安装有微型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能即时传送到手持式控制终端上。“黑色大黄蜂”能以近乎无声的状态飞行800米,最长连续滞空时间约30分钟。
    3. 反恐机器蚂蚁

    美国科学家打造出反恐机器蚂蚁。每个机器蚁的宽度只有2毫米,可以借助一台中央电脑进行单个控制。机器蚂蚁可以独立地在多种地形上行动,包括攀爬墙壁、楼梯等“艰难任务”,甚至能够完成建造任务。反恐特警可以远程指挥机器蚂蚁,源源不断地把侦察设备的零件运送到恐怖分子的活动区域,然后在隐蔽角落里把监控设备悄悄地组装起来,这样不会引起恐怖分子的注意,减少恐怖分子对监控设备的破坏。
 
    4. 拆弹机器人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名为“魔爪”的拆弹机器人,它可以非常从容地走到炸弹旁,迅速抓起炸弹,把它扔进一旁的防爆罐内。把防爆罐移到空旷地段后,拆弹机器人再把炸弹取出来,按照反恐人员的指令拆除引爆装置。几分钟内,一场爆炸灾难消于无形。
    5. 拐弯枪

    在光线昏暗、空间狭窄的街道和房间里,反恐特警可能被藏在暗处的恐怖分子袭击。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出拐弯枪,解决了这个“致命的问题”。拐弯枪让士兵可以绕过一堵墙或者一扇门,准确地向暗藏的恐怖分子开火。该枪的枪筒和瞄准器可以向左或向右折叠63度,枪管上的摄像机把战场图像传输给躲在墙壁后的射手。
    6. 防刀枪内衣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黄蓉、韦小宝等人拥有刀剑不入的背心,它们都是世所罕见的宝物。如今,不少反恐特警都配备了防刀枪内衣。这些内衣大多是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不仅能抵挡子弹,而且能抵挡刀具的劈砍、穿刺、切割。利用这种材料还可制成防刀手套,戴上它就可以徒手抓住凶犯的刀刃,而自己的手丝毫不会受伤,这种手套在对付持刀砍杀的恐怖分子有着独特的作用。
    7.“炸药探测狗”

    这种仪器的科学名称叫离子迁移谱检测仪,可检测出挥发在空气中微量的爆炸物分子。当检测出哪怕少量几个爆炸物分子时,仪器也会发出强烈的报警信号。虽然我们的鼻子也能闻到硝烟味,但是对于那些尚未爆炸的炸弹我们是闻不到气味的,而这种仪器就可以闻到,因此反恐人员亲切地称它为“炸药探测狗”。
    8. 基因大头照

    我们知道,要发布有效的通缉令,嫌疑人的头像十分重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监控探头或者目击证人的描述来绘制嫌疑人的头像,然而在这两种资料都缺乏的情况下,利用案发现场收集到的DNA绘制面部图像就十分重要了。这种技术就是DNA面部重现技术,也称为“基因大头照”技术。
    9. 大数据分析追踪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任何人的出行都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恐怖分子也不例外。利用目前已经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寻找到恐怖分子的蛛丝马迹。目前,通过综合利用恐怖分子平时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通话、交通、购物、交友、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等,对恐怖行为发生前进行预警和事后分析排查,越来越成为多国重要的反恐手段之一。
    10. 区域警戒系统

  近年来,美国微软公司和纽约市警察局联合开发了区域警戒系统,可为恐怖活动热点地区预防和打击恐怖袭击提供有效线索。目前,纽约市警察局已将3000部街头监视摄像机同警方数据库结合起来,为警方提供“一站式服务”,跟踪潜在的恐怖分子或犯罪分子。这套系统已经在最近的一个案例中证明其实用价值。警方在纽约市皇后区通过一个嫌犯的车辆找到谋杀嫌犯的位置,而那部车是被纽约市警察局的车牌阅读器记录下来的。

   (本文已经发表于《科学画报》微信,请关注《科学画报》微信kxhbcx,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加以关注,每日都可以获得更多精彩科普内容。)

杨先碧 博客文章
2014-09-09
 

上一篇: 历史上最年轻的10位诺贝尔科学奖... 下一篇: 警惕十大危害健康的节日病(杨先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