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必光 李必光博客链接:http://www.oldkids.cn/blog/blog.php?uid=11270
![]() |
阿里安5号1:1模型 |
2014年7月29日,最后一艘双层巴士大小的欧洲自动货运飞船 “乔治-勒海特”号,在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5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8月8 日它与国际空间站实现了成功对接。
这是阿里安运载火箭创记录的一次发射,火箭的总有效载荷达到20.3吨,共把7吨食物、燃料及科学物品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可以称得上是次空前的“大运送”。
法国真的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航天大国。
早在1965年11月26日,它用自制的钻石A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试验卫星1号,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它的第一位航天员克雷蒂安,也早在1982年6月就参加了苏联联盟号飞船的太空飞行。
1972年,以法国为首的14个西欧国家,为了摆脱苏美对航天的垄断,独立自主地组成了欧洲航天局(简称欧空局ESA)。从1973年开始,独自研制以阿里安命名的运载火箭系列,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的各种应用卫星,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了。
三级火箭的阿里安1号于1973年开始研制,运载能力1.85吨。1979年12月首次试飞,1986年2月停用,共发射11次,成功9次。阿里安2号和阿里安3号都是从1980年7月开始研制的。阿里安2号是在阿里安1号的基础上各级增加推力,运载能力提高到2.2吨。从1986年5月至1989年4月间,共发射6次,5次成功。阿里安3号是在阿里安2号的芯级上捆绑两个固体助推器,运载能力可达2.9吨,主要用于双星发射。1984年8月至1989年7月期间,11次发射10次成功。
从1982年开始研制的阿里安4号,是阿里安“家族”中的一支“独秀”。阿里安4号在阿里安3号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固(液)体助推器来捆绑,具有6种不同型号,可供1.9~4.4吨的航天器用户选择使用。阿里安4号除了推力加大外,还采用了诸如新的箭上计算机和激光陀螺等一系列新技术,以及三种不同大小的整流罩,特别适合一箭发射多星。
阿里安4号从1988年6月首次试飞以来,把182颗世界各国的大型卫星送上太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用运载火箭,它以97%的高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首位,而赫赫有名的美国德尔它火箭(95%)也甘拜下风,从而使阿里安4号赢得了全球众多用户的极大信任。
阿里安火箭目前独占世界航天发射市场的半壁江山,靠的是天时和地利。早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际,航天飞机曾一度停飞两年多,世界大型运载火箭极度匮乏,阿里安便伺机而入,用不断改进航务、卫星不论大小都发射、以及灵活的价格等手法,取得了许多卫星发射合同;而库鲁航天发射中心更为阿里安增添光彩,地处南美圭亚那南纬5.2度的库鲁,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最理想场地,也是目前全球最靠近赤道的航天发射场,地球自转格外赋予火箭以每秒465米的“外快”,近乎零度的轨道倾角可以节省远地点发动机20%的燃料,这对静止卫星的发射极为有利。
推力更大的是阿里安5号,它在结构上分为下部组合和上部组合两大部分,下部组合由低温主级和两台大型捆绑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上部组合由上面级、设备舱、整流罩、多星发射支架和有效载荷适配器等组成。1996年首次试飞,几经挫折,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相对阿里安4号而言,阿里安5号的运载能力提高约40%(地球同步轨道为6吨),而制造和发射费用反而减少10%。
时至今日,阿里安5号已发射了70多次,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仍占有很大的分额。为了未来,阿里安5号正在努力开发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0吨级(低轨道可达24吨左右)的型号,以保持领先地位。
李必光 博客文章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