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唱片与万卡的信(倪既新)
[2015-07-26 17:55:56]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生日傍晚闲暇,展读《暗淡蓝点》记不清是第几次重翻这本书了,因为作者卡尔·萨根是我素来敬慕的天文学家。三十多年前,他编创并亲任主持人的那部《宇宙》电视系列片风靡全球,我曾费尽周折想争取移来我们科普栏目播放,终于不得。但对他的感念至深,并非为此,而是来自与本人工作职责似不相干的一件事:籍靠他的创意与坚持,1989年,“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终于在与海王星会合之际,掉转照相机镜头,拍下了回望地球的画面。而就是这60张照片,使人类惊醒发现,从59亿公里外看自己生存的星球,原来只是一个悬浮于无边黑暗中的暗淡蓝点,相对周围星空,它孤独且渺如飘尘,而我们人类世代积攒的所有财富与情仇,居然全寄存其上!
    说到“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就自然想到了上面承载的金唱片。记得后来我们好不容易获得介绍它具体形貌的一段视频,在《开开眼界》小栏目中隆重播出时,非但自己激动不已,观众也反应如潮:我们人类终于寄发出给外星朋友的问候啦,且等回信和建立联系往还吧!当时,我确曾幻想过,外星人播放金唱片,听到地球人的55种语言,看到百多张生活照片,为意外知悉有智慧同类存在而狂喜的场景。当然,那是依据自己接获远方亲友告知归期的电报时的欢欣推演的。今天回味,何至羞赧啊!
    日前整理旧物,抖出几张塑料薄膜唱片。见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印记,怀旧兴起,很想回温当年的留声,但身边没有可播放它的唱机。遍询朋友,回得一致的反问:“现在谁还用电唱机啊?”是呀,别说薄膜唱片,就是那一大包软盘,也已找不到还能驱动它的电脑,只好眼看留存其中的文稿湮灭了。而软盘主帅存储还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呢。
   “旅行者号”上的金唱片,就是薄膜唱片风行的那个年代,人类最新最高科学技艺的结晶。它质量超然,因为科学家预计,飞船要飞行四万年才会遇到第一个可能捡到它的行星。哈,此刻我突然想起俄国作家契柯夫的一篇小说:九岁小男孩万卡,被从农村送到莫斯科的鞋匠铺学徒,饱受欺凌,他写了向唯一亲人诉苦求救的信,最后郑重开列信封:“乡下,爷爷收”。我在童年初具邮政意识时,读到这里就笑了:“这信哪里寄得到呀?太天真幼稚啦!”而今看来,当年以全人类最高智慧设计的金唱片,是否也跟万卡的信一样,必然投向渺茫呢?哦,退一亿步吧,即使它理想地被外星人接收到了,而他们又与地球人类有完全相同的思维文化,同步的科技进度,那么,四万年后他们面对这个圆盘,是不是也要比我们今天挖掘出刻满线条的甲骨片更费解千百倍啊?
    遐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噤:我这不是在怀疑人类的探索精神吗?可别忘,去年秋季,当权威部门确认,“旅行者1号”历经36年,终于飞离太阳系正式进入星际空间时,网上一片欢腾,那激情无疑包含着庆贺“它向外星人带去了地球人类问候”的因素,显然谁都没有在意这是一封寄给“乡下爷爷收”的信。人类难道真还天真幼稚吗?
    再加思索,我豁然了:在宇宙面前,人类显得天真幼稚这是正常的,必然的,就如九岁的孩童,无知才是真实;反常的倒是类似青春期的叛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都对,凡事与大自然对着干,那才会辜负和伤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而卡尔·萨根反复提醒:“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5-07-25

上一篇: 过目别忘(倪既新) 下一篇: 长知识:探火与探月有何不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