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生作品>>征文2007
由节能环保想到的……
[2008-10-30 12:46:31]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的市政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修马路、铺轨道、 造大桥、建隧道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凸显了城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各种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 特别是环保问题和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许多专家和学者共同讨论的话题。
    节能环保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使我们在经济建设中 既发展生产力,又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的来 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
   节能环保,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以前,我们也常在强调它的重要性,但大多是“纸上谈兵”,没有 实质性的措施。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并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小到大,学校教科书上总是 描绘这样一幅美景:“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恰恰相反,缺 少的就是资源。
    客观事实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要发展,要生产,就要使用资源。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没 有物质,人类的生存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
    迎接世博会的到来,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以公交事业为例:全市已将一些耗燃油、 大排放的公交车改换成低耗油、低排放的绿色环保型车辆,同时鼓励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任何事物及其发展既是统一的,也是矛盾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之处,如:新换的绿色环保型车辆,虽环保但节能不足。夏日,有的车内空调虽开着,车窗却不紧闭,造成有人“乘风凉 ”、有人“洗桑拿”。冬日,有的车内开足热量,使车厢变成了闷罐车。
    再看车上的移动电视。从理论上讲,移动电视是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了解国内外信息的载体,使之成为政府和 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如:它不仅占有车厢的有限空间,而且成为浪费电能的一种 “工具”。车上的蓄电池一旦失去功效,会给环境和水源带来污染。 通过调查, 60%的乘客认为公交车上没必要设立移 动电视(内容太单调),15%的乘客认为车上不该看电视,10%的乘客觉得没什么意思,15%的乘客认为浪费电能。同时,移动电视音 量过大,声音嘈杂,不少乘客会双眼紧闭、双耳紧塞MP3,移动电视所起的作用也相应有限。
    中国的电能特别是东部地区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据电力部、水利部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称,电力将成为今后20年 内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可浪费电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可谓国家节能降耗的 “杀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政府机关、写字楼、医院、银行、学校 、家庭都配备了电脑。特别是一些单位和部门,人手一台电脑,只要上班,不管是否使用,电脑会一直开着,直至下班才关机。 虽 然电脑的耗电量不是很多,屏幕保护设置也能节电,但许多人习惯性地不关电脑,甚至有人还认为“用公家电,不关个人事。 ” 这样的浪费,值得我们正视。实际上,现在还有个别单位和部门没有把国家的节能降耗政策落到实处,还有部分人没有把节 能当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总而言之,节能的意识必须加强,节能的措施必须落实。
    节能环保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加强公众教育,并贯彻落实到家家户户、各行各业。节能环保,不能只当口号喊,也不能只当“ 完成任务”去做。应使每个公民具有忧患意识,并于中小学教育中植入这一思想,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节约的良好风尚。
    其次,应采取科学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加强对节能降耗的创新。在借鉴国外节能降耗经验的同时,在全社会开 展节能创新活动,尤其要注重从小激发孩子的创新创造的潜能,人人都把节能降耗当做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面,是我的一些节能降耗的创意和点子:
    1. 用喷式龙头代替普通式龙头。安装增压和内置的螺旋装置,可以使用水
量减少且清洁效果好,并能代替脸盆直接洗漱。但这类产品恐一时难以在全社会推广,并形成一门产业。
    2. 在室内调整空调的温度。夏天不低于26℃,冬天不高于18℃,不仅省电,
且对机器的正常运转有益。反之,不仅耗电,还会对机器有间歇性的破坏。
    3.把一般灯换成节能灯。目前节能灯的使用还没有被全社会所认同,其原因不仅在于价格,还在于人们对节能 灯的认识不足。如果能合理控制价格,且加强对使用节能灯的宣传,那节能效果就大不一样。
    4.整顿管理洗车行业,打击铲除“游击战”。解决一些较发达城市的缺水问题,整顿洗车行业和规 范洗车市场,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以此杜绝其浪费水和乱用水的现象。
    5.分时供水。可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推行无全天候供水试点,以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2007•中学组三等奖
上海市中华职校地铁二(7)班  吴清贤
 

上一篇: 放眼国外的节约教育 下一篇: 节源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