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生作品>>征文2007
节约,从细节入手
[2008-10-30 12:50:04]

    小时候总是会听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之类的话。可是 现在再翻查资料却发现,中国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已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虽然我国拥有许多宝贵的资源,但把我们资源的总 量平分给13亿人口,却发现人均占有量少之又少。
     以下是新华社电讯统计的一组数据:我国已经成为原油进口国,大约40%石油依靠进口;科学家预测,50 年后中国除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 20%以上;从目前探明储量看,我国可采石油资源只能用到202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现有储量,最多还能使用不足100年。
     从我国资源状况不难看出,我国能源节约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的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给我们提出 了与时俱进的目标。从现状来看,我们的节能意识仍然非常薄弱,诸如“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资源现 象仍屡见不鲜。你一定注意到公共场所的水龙头有“长流水”的现象;你也会发现一些地区,已打烊的商店深夜仍灯火通 明,即使路边行人稀少的地段,几块巨幅广告牌也仍然彻夜灯火未灭,难道我们所谓的树立形象一定要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吗?
     在发达国家,高效地利用宝贵资源,早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以大家熟悉的煮鸡蛋为例吧!
     日本人煮蛋是用一个长宽高各4cm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点火后1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 熄灭,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而与中国人一般的做法相比较,前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 高近1倍。同样是煮熟一个鸡蛋,差别何以这么巨大呢?问题就在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日本人煮鸡蛋,关注的不仅是要把鸡蛋 煮熟,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如何煮鸡蛋才能更节约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正是由于片面地追求结果,忽视资源的节约,造成我们在生产 领域的各种浪费。据统计,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是美国的10倍,日本的24倍,每创造一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 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们面临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问题,何时才能真正的杜绝啊?
     我认为,我们民族应该让节约能源的意识彻底觉醒。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和那些大手大脚、浪 费无度的行为彻底绝别。让我们多长个心眼儿,多算一笔帐。
     例如,您习惯将电脑整日挂在网上,认为浪费一度电,只不过花费六角钱,算不了什么。你应该算一算 ,如果全国每人浪费一度电,就要浪费掉13亿度电,需消耗50万吨标准煤。按我国目前产煤百万吨死亡率接近4来算,就意味着每天 就有2名矿工为这种浪费付出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
     还如,当你把剩饭剩菜倒了的时候,是否应该想到中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浪费一两粮食,就会浪费1.3 亿斤,这几乎相当于一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如果节约下这些粮食,中国贫困地区衣食不饱的现象将大大改观。一张饭桌可是一方良田 啊!
     又如,当你在学校用餐使用一次性方便筷时,是否应该想到,如果一所学校每天用掉300多双方便筷,一 年下来就是10多万双,那相当于砍掉了一片森林。如果使用木筷,那么地区沙漠化也会减少很多。
     再如,当你每天刷牙、洗脸和洗碗时,习惯性地看着开足了的水龙头在哗哗流水,是否应该想到,整个 城市一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一个洞庭湖的水量。若省下这些水,也能很大地改善许多地区缺水干旱的情况。
     中国自古就有克勤克俭的美德,俗语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堆沙。”要想制止众 多浪费资源现象,打胜这场艰难的战役,我认为必须从细节入手。有人将生活中节能的做法编成了三字口诀,便于记忆:“冬 一八、夏二六、省空调、换灯泡、不待机、爬楼梯、购绿电、认绿标。”就是建议冬天将温度控制在18度,夏天控制在26度, 尽量少开空调;尽量把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培养随手关掉电源的习惯(因为在待机状态下,电视机每小时平均耗电量为8.07瓦 、空调为3.47瓦、显示器为7.69瓦、个人电脑主机为35.07瓦,甚至抽油烟机也有6瓦);6层以下的住户上下楼走楼梯;买家电用 品时,要选择“绿色电器”,且标有“能效标识”。其实,很多老年人节约用水的做法也是值得发扬的。如: 将淘米水用来洗菜,有利于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将洗菜、洗手等用过的水清洗便桶;洗碗时尽可能减少洗洁精的用量,换用热水去 油污……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生活节能小细节,并不是要限制人们的正常消费,要求大家节衣缩食地过穷日子, 而是要剔除人们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和行为。这样的细节化的节约,决不是什么小气,而是一种大气!它推崇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 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时尚,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作为中学生,让我们担负起兴国兴家的重任吧!力争成为节能队伍的生力军,只要我们动员起来,坚持 节约从身边的细节做起,我们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2007•中学组三等奖
上海市新光中学初二(5)班  黄 婷
 

上一篇: 拯救地球生命之液 下一篇: 今天,你节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