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生作品>>征文2007
今天,你节约了吗?
[2008-10-30 12:48:58]

    节约,似乎自古以来都是个严肃的问题,受人尊崇,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节约的人,往往是古人眼中的君子、现代人眼中的模范。还有许多谚语、诗句,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等,也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铺张浪费之人,又常被人们唾弃、鄙夷 ,是人们眼中的伪君子。“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则是最好的诠释。近日,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其中的一句 “今天,你节约了吗?”,令我感触颇深。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虽说家境不富裕,但也还算衣食无忧,而她却一直热衷于 “记账”。这并不是一般的家庭支出流水账:买菜用了10元,交电费50元……她的账本上记得却是:今天, 我节约了10盆水、0.5度电、20分钟煤气……这件事给我以震惊与赞叹。记“节约”的账目,或许有人觉得 这是“做秀”,或是闲得无聊。可我认为,这种节约的精神的确值得为之赞叹!这位老人还有一句惯用的问候语,她散步 时每遇到一个老朋友都会问“今天你节约了吗?”,然后拿出账目本,介绍自己的节约之道……
    无独有偶,我家邻居也有“记下节约”的习惯。每个月,他们先是计算出全月的生活支出主要 类目,如:水、电、煤、电话……等等,随后于月终一一核对,并记下实际的差数。在闲聊中,邻居男主人会笑说: “要是哪一项超支了,我们会多留心并寻找原因,力求下个月节支。”邻居女主人补充道:“要是哪一项节支 ……我们就奖励自己……吃一个苹果!”随后,便是阵阵欢笑。这节约而来的快乐,是无论如何也 买不到的啊!“这个月你节约了吗?”也成为我们邂逅老邻居的问候语。
    或许有人会说,节约与我们学生毫不相干,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看了下面列举的实例,你就不 会认为节约与已无关了。
    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市,有这样一位初中生,他积极参与援助山区的活动。他虽没有挣钱的能力,家庭也不 富裕,可他每年仍坚持在学习之余关心山区的孩子们。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是靠一点一滴节约出来的!他把自己及别人用完的草稿纸 收集起来,他还收集旧报纸、路边丢弃的空瓶、商场门口的废纸箱 ……他的卧室中没有歌手的照片、球星的海报,而 是一堆一堆的旧报纸、空瓶子……回收再利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不少被人看作是司空见惯的浪费现象,如:
刷牙时水龙头长流、每天泡浴缸、开灯睡觉、酷暑寒冬的“空调病”、 剩饭剩菜的舍弃……总之,我们现 在的节约意识还亟待增强。
    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像黑龙江那个初中生一样,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建立一个节约账本,可是,节约的 理念必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深刻领会节约的意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都想着节约,并动员周围的 人们都来节约,那成功建设节约型社会便指日可待。或许,“今天,你节约了吗?”将会成为人们常用的问候语。

2007•中学组三等奖
                     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一(1)班  赵宇丹
 

上一篇: 节约,从细节入手 下一篇: 放眼国外的节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