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同学们,我是你们在求知阶段离不开的学习文具——练习 簿。每当新学期开学,你们总会领到新的书本和与各种课程(语、作、数、外)配套的练习簿。在整个学期中,有了我,你能记录学 习上的成功和不足,我也能从中了解你在学习上是否勤奋用功,并能感受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喜悦和苦恼。当你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就会用我做练习题。如:有些同学执笔在我身上疾书,不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还自找一些相关习题来做。而有的同学却执 笔在我的身上不断地擦写,有时甚而抄写别人的习题。你们对学习的态度,全记录在我这儿,老师书写的评语,我会比你的父母早知 道。
我是同学们的学习伴侣。可是,每一学期你们在大量使用我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小的浪费。如:大部分 同学把数量不等的练习簿闲置在家里,有的是崭新的,有的是被割除部分使用过纸页的,还有的则是未使用过的单片内页纸。把新的 练习簿放着不用,在我看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曾有同学告诉我其中的缘由,是因为封面印有学校的校名,升学离校后就不能使用了 。而且,练习簿本身的结构也存在问题:在装订中,7张书写纸对折装订成一本练习簿。这样,每张纸页的使用价值都与整本练习簿 捆绑在一起,只要其中任何一张纸页被人为撕掉,则另一半的纸页便会随着脱落,且累及整本的使用价值。一旦练习簿缺页,同学们 也就不再使用了。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上海中小学生总人数近160万,一年浪费约1600万本,我的体重约35~37.5克。依此推算, 1600万本练习簿的纸张重量就高达560~600吨了。
其实,我来到同学们的身边,并不是很容易的。是人们用木材、煤、电、水、化工原料等材料,经过造纸 厂的加工制造,才有了我的存在,同时,还要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有数据表明,每生产1吨纸张,需消耗木材3.5吨、水300吨、煤 1.5吨、电600度、化工原料300公斤,同时,还会产生有毒黑液10吨(内含: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可 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我发现同学们在用完我后并未很好地回收再利用,而是将我扔进垃圾箱里当作垃圾处理。依我看,他们可 能还没有认识到废纸同样是重要的资源,因而造成我国的平均废纸回收率低。上海的废纸回收率虽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达到了50%,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其实,回收废纸利国利民。有研究数据表明:1吨废纸如果被有效回收利用,能生产出0.85吨再生 纸,可少砍17棵大树;可节煤1.2吨,节电600度,节水100立方米;还可比用原木纸浆减少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和40%的能源 消耗,并可以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最近,有一位同学开始了解我的苦恼,并进行了“关于练习本满意程度的调查”,本市小学( 10位)、初中(15位)、高中(15位)、大学(10位)的同学接受了其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改变目前使用的练习簿结构。 通过调查,她萌发了改变我的结构的设想。
目前,发达国家对真正环保产品的定义为:设计产品时必须符号不浪费(REDUSE)、再利用(REUSE)和 再循环(RECYCLE)3个R的原则。对照现在使用的练习簿,即可找出产品设计的缺陷。首先,它达不到3个R中最重要的不浪费、再利 用的原则要求,而不浪费、再利用才是真正环保产品设计的核心。
依据此原则,她对练习簿进行了创新设计:练习簿的每张纸页,不管是封面、封底,还是内页书写纸,不 仅能随意被替换,而且每张尚可书写的纸页都可进行不受限制的重新组合,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浪费。在设计过程中,她还充分考虑了 使用者的不同年龄和动手能力,并符合当前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视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探究实践,她创意设计的“ 可替换纸页的练习簿”诞生了,并且领到了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并在2006年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探究网上行”活 动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有了这位同学的创新设计,我便能旧貌换新颜。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人人节约每一张练习簿白纸页的行 动中来,让我永远成为你们学习的好伴侣。
(附:“可替换纸页的练习簿”示意图:)
2007•中学组二等奖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1)班 王如珺
评注:善于撷选贴近学生实际的题材,并运用拟人手法,将一个科学小发明的形成过程介绍得较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