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
[2021-09-30 19:36:17]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

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

    9月19日下午,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承办的“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并以“腾讯会议”同步安排了线上会场。

    上海市科普作协名誉理事长卞毓麟、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晁彦杰研究员、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普主管邱成波、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普主管金凤、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宣传主管刘碧如、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刚、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薄禄龙副教授、华师大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程着、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杨先碧、上海科技报记者陈怡、世界科学杂志编辑游文娟和上海市第13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30多位学员参会。

上海市科普作协秘书长江世亮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

 发球者、二传手同台共商科普化

    卞毓麟  “元科普”的概念及重要性

    卞毓麟老师在本次讲座上以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和汪品先的《深海浅说》等名家科普代表作为例,阐释“元科普”的概念。
    元科普的概念最初是卞老师在2017科普产业化上海论坛上提出的,本次沙龙上卞老师再次概括:元科普是指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它的特点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
    卞老师在专为此次沙龙所作的题为“元科普的重要性与未来思考”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元科普是科普中的元典之作。如果把科普比作是一棵大树,那么元科普就是科普大树的根,是源自科学前沿团队的一股“科学之泉”,为其他形形色色的科普作品提供坚实依据,包括可靠的素材和令人信服的推理,它真实地传递了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深深隐含着的科学精神。卞毓麟老师说,科普当然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科学家首先要致力于科研,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并且因人而异,所以科学家要尽可能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做别人难以替代,社会潜在影响最大的那些科普,而“元科普”,正是非由一线科学家亲自做不可的事情。卞老师在发言中提出了对我国更多领军科学家和他们的团队亲自上阵形成精锐的“元科普”兵种的期待和展望,希望诞生更多优秀的元科普作品,希望上海市科普作协对国内“元科普”现状进行更切实的调查、统计、研究和分析。卞老师为这次沙龙作了精心准备,不仅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还专门录制了十多分钟的视频。元科普概念的提出者再一次将自己对此的思考及其在当下科普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清晰简约道来,令当天在线上线下参会的60多位嘉宾对本次沙龙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卞老师发言后,来自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邱成波、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晁彦杰和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分别围绕沙龙主题做了分享。
    三位发言者前两位都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技人员的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出色的科研工作,又对科学普及有热情,且成效显著。作为一线科学家的代表,或者说元科普的践行者,他俩在主题发言中都谈到了他们对元科普的理解及其重要性的认同。

    邱成波  让更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参与科普

    邱成波认为,科研与科普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与科普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正在朝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方向发展。
    他认为,中青年科学家长期处于科研一线,个人的经历较为鲜活,较接近元科普的概念,同时,中青年科学家与青少年代沟小,易于沟通,最适合做科普。然而,由于科研与生活压力大、缺少科普经费与激励机制等原因,中青年科学家常态化践行元科普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后,邱成波提到做好科普工作需要科学家、艺术家、媒体工作者强强联合,从制度层面落实考评与奖惩,吸引更多优质的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尽可能呈现准确、艺术、通俗的科普作品,使科学成为一种潮流,成为超话。

    晁彦杰  为想做科普的一线科学家提供培训

    相比而言,晁彦杰的科普经历有点偶然性。因曾在诺贝尔奖得主实验室工作过,2020年9月回国的晁彦杰很快就收到了科普活动的邀约,对当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工作——“基因编辑及其工具基因剪刀技术”进行科普解读。也是通过这一次科普实践,他得到了一些科普方面的历练,包括如何跳开专业术语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前沿科技。这次短暂的科普经历对他最重要的启示是:科研人员要勇于站出来面对记者与公众。科普给他带来的间接效应是:邀请他做科普的媒体多了,愿意报考他专业的年轻人多了。二位在发言中也谈到了在助推元科普方面目前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困惑。
    邱成波说出了目前很多不愿意在科普上投入的科学家的想法:一方面诸如“科普是小儿科”“科研是主业科普是副业”“科研上没啥苗头才去做科普”的认识目前依然流行;另一方面中青年科研人员科研生活压力都比较重,在科普经费难以保障、缺乏激励机制等的情况下,要让他们在科普上投入很多精力是困难的。
    晁彦杰分析认为现行科研经费体制使一线科学家没必要对大众进行科普,并且科研人员时间不足。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保护机制和担心不可控的舆论效应,很多科学家是不愿意公开发言的。所以鼓励科研一线人员科普,特别是针对热点事件做科普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相应的文字与视频记录。另外还希望为想做科普的一线科学家提供一些科普表达方面的培训,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和媒体和公众交流。

    许琦敏  元科普要取得效果,离不开二传手们的贡献

    第三位做主题分享的嘉宾是来自媒体的代表许琦敏,她更多从承接元科普的二传手的角度来切入这个话题。

    许老师首先对“前沿科普的二传手”做了一个定位:主要是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和栏目、教材、节目的编辑以及相关科普频道、期刊、书籍、讲座的策划人、责任编辑、主持人、编辑等等(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这方面的从业者还在扩大)。他们的职责和功能是,要能与科学家直接进行交流,并把科学家晦涩难懂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产品。如果说一线科学家的发球,即元科普,是第一棒,那么第二棒、第三棒的承接者就是大量的科普创作者。元科普要取得实际的、广泛的、持久的效果,离不开“科普二传手”们的贡献。
    什么才是好的二传手?许琦敏认为,他们所发布的科普内容应具备信源可靠、内容可信、传播广泛等特点。同时,好的科普二传手作品也要有较高的点击量和传播量。
    在海量信息、快节奏传播的传播背景下,科普二传手要甄选合适的科学家,并通过科学领域的同行验证对传播内容进行甄别。作为科学家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他们要在每个新闻和传播的作品里寻找一个介于科学家对精准表达的要求和满足普通民众的要求之间的平 衡点,在获得科学家认同和长期合作的信任的同时,也在受众群体中建立口碑。
    此外,许琦敏还提出:对一线科学家的成果进行高质量输出,除现有途径外,还需要研究更好的扩散和复制机制,譬如开发众筹式元科普系列课程课件,可能是让元科普对青少年这一社会未来中坚力量产生更大更持久影响的有效途径。

主题讨论阶段有哪些精彩观点

    主题发言后进入线上线下自由发言讨论的环节。尽管因为时间关系给每位嘉宾的交流时间只有5分钟,但这个阶段恰恰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

    卢宝荣  科学家做科普要有情怀和激情,不能有功利心

    卢宝荣教授提出心态上,科学家要勇敢,敢于面对质疑、争议甚至攻击;还要有情怀和激情,不能有功利心,要把科普当作义务。关于科普方式,卢老师认为元科普时代,科学家被赋以重任,但科普本身,无论讲座、报告,还是写文章都需要一定的科普基础。同时要有合适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与之合作。因此卢老师赞同科学家群体也是需要进行科普培训的人群。

    王大鹏  科普作品创作十条套路

    专业从事科普研究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副研究员从科普方式方面给予建议,列出了根据实践思考后总结的科普作品创作十条套路:
    从平铺直叙到起承转合(要有跌宕起伏);从多到1的力量,善用1的力量;满足之前先唤起(先激发兴趣,后施以教育);说之前要先学会倾听(牢记你的目标受众需要什么);相关就是一切(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才能激发兴趣);说人话(不要自娱自乐,要对术语作转化);三的法则(以三条的形式发送的信息最容易被记住,最有说服力);雪莉法则(如果自己不说别人会替你说,而且别人说的内容未必是你想说的);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法则(保持简单);让别人明白之前自己要先明白。

    刘刚  科普要讲清科技成果的应用、作用

    刘刚老师认为,科普人员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在科普方式上一是要把小事情往大了去联系说明以使人们意识到重要性;但同时也要具备大事最后要往小了说的能力,很多科技创新内容的科普实际上要旨还是在实在的应用、作用上。

    王文鹏  不久的将来科普或会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能力

    王文鹏研究员结合自己的情况实践谈道,从科普已经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和自发需求的现实来看,他觉得在不久的将来,科普或会成为许多科研人员一个基本的能力。在他所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目前已经出台和实施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就是对科普很友好,这种政策机制上的保障对鼓励和促进科技人员从事科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回到元科普的主题,王文鹏认为,科研工作者能对科普做出最大的贡献的地方是做好本职工作,为科普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和话题。

    涂皘  大学生一定会成为元科普中一支重要力量

    华师大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认为夯实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科研报国的动力,增强科普传播效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既培养了未来的二传手,又培养了未来的科学家,这些学生一定会成为元科普真正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程着  为出版社与科学家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程着将科普的过程做了一个比喻,将一传手比作农民,二传手比作大厨,出版社比作菜品分装工厂。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不同的专业人员在科普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程着希望能有更多类似活动,使出版社与科学家有更多的接触。

    薄禄龙  科普基金奖项应从关注项目转向科普人

    薄禄龙副教授提到,科学家要向科普转变,心态和科普方式都要有所转变,从“抽点时间做科普”到“把科普当作日常”,从“晦涩难懂的内容”到“运用故事的篇章科普”,科学家应当努力培塑自己作为科普人这一角色所需的技能、技巧等。科普基金奖项应从关注项目转向科普从业者,让科普的机会多一点。因为科普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要把对人的资助放在科普基金支持的优先选项。同时也要培养读者群体,提高读者素质。形成固定的元科普读者群体需要图书出版者、科普创作者和科学家共同努力,想方设法来培养元科普的读者群体。

    杨先碧  科学家科普最好的模式是:把科普做成好玩有趣的事

    杨先碧主任从杂志的角度来看元科普和前沿科学科普化的话题,他认为身份转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一方面科学家不重视科普,不知道如何把握通俗的度,另一方面科学家与科普编辑、记者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杨先碧认为科学家科普最好的模式是:科学家把科普做成好玩有趣的事,从科幻、影视等艺术性的方面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

    陈怡  科普记者要去挖掘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上海科技报记者陈怡则是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出发切入讨论,她认为科普记者要去挖掘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双方之间能够互相激发灵感。还要了解同领域其他科学家的工作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给大众,使其遇到问题更有辨别能力。

    张建松  做科技报道要同时关注事和人

    张建松高级记者认为科学记者的职责是报道科学家的人和事,把专业的信息科普化,同时也应关注人,传播科学精神。科学记者要与时俱进,关注不同的媒介,而且不能太有功利心,要与科学家一样有情怀。

    游文娟  科普编辑要与有传播意识的科学家多交朋友

    《世界科学》编辑游文娟对科普内容提出了建议:目前医学科普的成功率相对高,也更受关注,但数理化生等专业领域的科普相对难度更大。游文娟建议不太易喜闻乐见的科普可以结合热点去做。并且科普编辑要与有兴趣、有方法、有传播意识的科学家多交朋友,同时可以拓展研究生群体的力量。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对本次沙龙做小结时说,本次沙龙的主题也是去年这一沙龙话题的继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能对这个选题持续给予支持也是非常有眼光的)。经过一年的时间思考,科学共同体和科普作家们对此主题都有新的认知,也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案例。助推元科普,助推前沿科技科普化目前已经出现了好的势头,但此事要能真正可操作、可实施,成为科学共同体和科普界的共同行为,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障碍、制度上的配套需要落实。希望能够不断深化对这个课题的理解,争取把这件好事做得更好。

学员的心得体会

    2组  王珊珊

    参加元科普沙龙,让我看到了众多科普爱好者对于科普的执着与重视。科学家也想把自己的研究内容科普给大众,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法把精力集中投入到科普中来,那么对于科普感兴趣的人们,就要做好二传手的工作,把前沿科学准确的科普给大众,这也需要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努力。

    2组  黄引娣

    这次沙龙,我习得了一个新名词:元科普。它指的是前沿科学第一线的领军人物转化的科普。通过聆听来自各个领域的科普创作大家的分享,理解了元科普及其重要性。科普也是一个需要交接和传承交流的过程,一传手和二传手间要配合默契,一个真知丰盈的社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如果有志于科普,就要有科普的情怀和思考,担起责任。王大鹏老师讲到的十点建议真的是对我们科普创作学员很及时的指导,刷新了我对科普创作的认识。

    2组  韵建涛

     本次沙龙活动可谓是阵容豪华,我非常庆幸可以听到诸多科普大佬关于科普创作的见解。卞毓麟老师提出:“元科普”是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领军人物的科普作品,是科普中的元典之作。“元科普”为其他形形色色的科普作品提供了正确依据,对前沿科学科普转化显然很有促进作用。邱成波老师提出:科普践行有很大的阻力,比如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科普经费难以保障,缺乏激励机制。科普创作需要强强联合,内容上要通俗易懂,受众要老少皆宜,需要线上线下的相互结合。

    7组  张明慧

    我从卞毓麟老师对于科普的思考中学到了很多。元科普是要由科学家们去进行的科普,但使得科学家们抽出身来进行科普仍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晁彦杰老师就以个人经验提出一线工作者们在时间、经费和舆论等方面的问题,并且作为专业的科研人员,科普内容仍旧需要细细考量,要做出能被普通读者接受又有意义的科普作品没有那么简单。除了一线科学家以外,"二传手"的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要做到信息的甄别"去伪存真"。

文字:胡昕颖 江世亮
照片:薛正超,吴锟健,张明慧,陈泽梅
审校:苏振兴 江世亮

 

上一篇: 在分享、交流中提升科普创... 下一篇: 在农科院科普基地听科普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