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学生科普训练营暨第八届科普创作培训班 (第3期)2016-7-8
科普训练营举行参观自然博物馆实践活动
2016年7月7日,上海市大学生科普训练营暨第八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的暑期第一次实践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此次活动受到了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的鼎力支持,由自然博物馆的朱莹老师带领学员参观。
怀着期待的心,第一批15名学员来到自然博物馆B2层的探索中心。首先参观了不同主题的教室,对探索中心区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亲自体验了小小博物家的活动,观察标本,动手操作,在探索的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也被精美丰富的资源所吸引。之后,与散客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了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之“宇宙多远,多大,多悠久”。丰富的媒体资源,有趣的游戏环节,科学老师生动的讲解,以及对小朋友的引导和鼓励,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在激发小朋友科学求知欲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学员们通过亲历此次课堂,在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中午是自由参观博物馆时间。丰富精致的展品让学员们大开眼界。例如大地探珍展厅陈列了各种矿物岩石的标本,生存智慧展厅展示了生物的各种奇特生存技法。
|
|
下午的座谈会上,两位工作人员和学员们交流了作为诠释者的科学老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感想,突出了寓教于乐的理念。朱莹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好奇心是如何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被激发的,也启发同学们能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思考,多提一些为什么。接着,在分析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心理的基础上,传授了该如何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教材的经验。对如何能使参观者得到最大化收获的问题的讨论将座谈会推向高潮。最后,介绍了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科普教育的途径,例如和学校合作,对老师进行培训,为中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一天充实而精彩的参观活动,让学员们对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这会是学员们科普创作的良好开端。周六第二批学员还继续前往自然博物馆参观。
(撰稿:安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