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参观7】上飞公司大场基地
[2017-08-11 10:44:03]

 

【参观7】上飞公司大场基地

2017-08-07 青年科普交流

雄鹰从这里起飞

——上飞公司大场基地参观

    2017年7月28日上午,虽然魔都“流火”持续发威,但丝毫阻挡不住上海市“青年科普文创”夏令营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提高班学员和老师们。
    不只如此,小到在校学生、大到退休科研工作者在内的一些学员家属也忍不住提出申请,并早早来到了场中路3115号,希望能近距离感受这承载着中国翱翔蓝天的光荣与梦想的上海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飞公司,原上海飞机制造厂)。

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商飞原总经理助理、成都航空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文斌为学员们讲解

    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商飞原总经理助理、成都航空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文斌、上海市航空学会秘书长金鸿明还特地百忙中抽空,特意陪同我们参观并进行详细讲解,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老师也全程陪同参观。

参观ARJ21-700总装车间

    在ARJ21-700总装车间门厅,每个人首先换上白大褂,这是质量管理的第一步,目的是防止异物进入车间。
    讲解员告诉我们,上飞厂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飞机总装制造中心,从飞机修理起步,为空军、海军、中国民航修理、改装了30多种型号的飞机3400多架。70年代以来,上飞厂成功研制了我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名鼎鼎的“运-10”。
    目前,上飞厂大场基地以及浦东基地分别承担着ARJ21-700飞机的研制和国家大飞机项目的研制任务。我们参观的大场基地大厅里陈列的沙盘是上海“浦东整体规划模型沙盘”。讲解员对照沙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该基地的整体布局、制造任务、工程进度等情况。
    大厅再往里走,跨过一扇门,就是ARJ21的总装车间。车间两边的“长期奋斗、长期吃苦、长期攻关、长期奉献”的誓言,看得我们顿时有点热血涌动。

    学员们不仅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还拉住王文斌理事长、金秘书长、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余泽明先生,询问“这些飞机部件哪些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原材料来源?所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发动机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制造”等问题。
     ARJ21-700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飞机,机体各部分由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布的生产许可证,并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我们了解到,飞机制造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成功制造飞机,不仅需要先进的材料技术、系统整合、适航验证、效率优化提升,关键在于,还要能让它成功飞行、平稳降落。
    看到学员们兴致盎然地不断提问,王理事长他们非常高兴,并特别希望并鼓励我们年轻的学员多为包括祖国的航空事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努力作贡献。

“运-10”内部探访

    在离总装车间不远的草坪上,停放着我国首次自行研发、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二号原型机。在它前面,是一座“永不放弃”的雕塑,这是中国航空人不断求索的真实写照。
    “运-10”是上世纪70年代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立项,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大型喷气式客机。1980年运-10在上海首飞之后,曾经飞到北京、哈尔滨、广州、合肥、昆明、乌鲁木齐、成都和拉萨,进行了系统的航线科研试飞,总共飞抵过全国九大城市,并七次飞越喜马拉雅山,为西藏自治区运送急需物资。

    虽然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正式投产,但包括上飞人在内的很多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的雄鹰早日在蓝天中搏击这一梦想,念念不忘。
    听到王理事长和金秘书长告诉我们可以上“运-10”看一看,大家兴奋地排起了队。

“运-10”内部客舱

    不少学员走进驾驶舱、客舱进行了体验。由于运-10的设计目标之一包括实现国际远程飞行,所以最大设计航程达到了8300千米,124个座位。看到这一场景,大家不禁感慨:如果从80年代一直“乘胜追击”,现在中国的航空业会是怎样的呢?
    站在原型机前 的“永不放弃”雕塑前,我们中的每一位在遗憾的同时,暗暗地多了一份坚定。

走进波音亚洲最大平尾生产基地

    上午的最后一站是波音平尾生产车间。部分学员跟着讲解员,还有一部分则向车间主管施先生提出所用材料、加工工具、生产效率、流程化改造、飞机制造的发展趋势等各种问题。
    据了解,上飞厂从1990年代中期即和播音合作,现在是波音在亚洲最大的平尾生产基地,约占其总量的70%。所有的原材料按照波音的要求,全球采购。所有的加工,都在上飞厂完成。

波音平尾车间主管施先生给学员讲解

    我们还了解到,上飞厂和波音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多。当年“运-10”的成功研制也震惊了国际同仁,他们对中国同行的能力是充分予以肯定的。
    今天我们有幸直观地了解到飞机制造的流程,也见证了飞机制造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感谢中国航空业的每一位勇士,是他们的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坚守,才有了今天中国航空事业的不断突破。

|文:赵梦晓
|图:苏振兴
|编辑:陈志琴
 

上一篇: 【选修2】郝晓霞:科普纪录片摄制... 下一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与上海市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