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作、传播带来什么?“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选登(二)
[2023-12-27 09:08:29]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作、传播带来什么?

“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选登(二)

  2023年11月25日,五十余位科普创作者、科普传播者相聚上海科学会堂,参加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上海科技报社等协办的“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诚如会议主持者所说,作为一个在科学传播领域耕耘数十年的记录者、报道者,姚诗煌和同道们逐渐形成的新闻型科普的写作传播样式,是值得在业内做一些研讨的。以下是根据会议录音整理的研讨会文稿,发表在此也是希望更多新闻人、科普作家,就本次研讨会引出的“新闻型科普”话题继续发表意见,以达繁荣原创科普之原本目的。

“‘三度共鸣’的真本领——浅谈姚诗煌的科普创作”

  卞毓麟(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周舜培代卞毓麟宣读发言稿

  姚诗煌是一位很难得的科技记者和科普作家。他的科普作品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我将它称为“‘三度’共鸣”。所谓“三度”,就是“深度”“广度”,还有宝贵的“温度”。“共鸣”是指综而观之,“深度”“广度”和“温度”在姚诗煌的科普作品中始终携手同行。
  姚诗煌在“我的科普之路”中,谈到他曾尝试把当代科学的许多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科普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编辑成《科学智慧》一书,收入由卞毓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金苹果文库”中。我作为“金苹果文库”的主编,在此做一简介:“金苹果文库”是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题材广泛,一共50个品种,在21世纪来临之际先后出版。“文库”规定,每一本书的卷首都要有一句画龙点睛式的作者题词;还要有一篇“命题作文”,叫做“我与科学世界”。《科学智慧》的作者题词是:“探索科学之美是我终生的事业。”多少年过去了,姚诗煌依然乐此不疲。
  姚诗煌说“要拿捏好科普这支笔,当好科技记者,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常告诫自己:不要学猴子掰苞米,要珍惜所得知识的积累。”他说:“与各位科普作家,尤其是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普作家们相比,我勉强算个‘科普杂家’吧。”其实,什么是“杂家”呢?依我看来,杂家是那些“广度”与“深度”兼备的人;是能将许多不同领域的学问融会贯通的专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普杂家”,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姚诗煌“将发掘科学的人文价值,作为科普写作的努力方向”。这正是暖洋洋的“温度”之所在。他说:“一个以传播科学为己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对科学充满了热情,能深刻地感受到科学魅力、科学之美的人……科普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有发现科学美的审视能力……对于许多普通读者来说,科普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领悟到寓于科学中的智与美,获得一种智慧的启迪,产生愉悦感、美感。”(见“我与科学世界”)
  姚诗煌对科学美的表述,体现了他的认识高度。他说,“科学美,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美,它反映了科学的严密逻辑性和对尽善尽美的不断追求;而同时,它又是一种智慧美,体现了机智、聪颖、灵巧,甚至带点幽默感、戏剧性。能将枯燥的科学研究,化成一种对美的寻觅、追求,这是科学研究达到精深阶段后的一种升华。科普,应该跟踪科学家的这一思想轨迹,在反映科学美上下功夫,至少也要让读者能从艰辛的知识跋涉中,体验到科学峰峦的无限风光,从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感、喜悦感和强烈的兴趣冲动。这是科普能够达到的一种理想效果。”(见“我与科学世界”)“智慧之美”这组文章的题目都很朴素,如“科学中的美”“艺术美与科学”“数学的魅力”“想象力和人脑潜力”等。它们展现的人文关怀,很能衡量姚诗煌科普作品的“温度”。虽然时隔多年,今日读来依然津津有味。

关注科技中的新闻,阐释新闻中的科技

  王勇(文汇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1994年初秋,当时《文汇报》正酝酿新一轮改扩版。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在听取报社党委相关工作汇报时提议创办科技文摘版,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文汇报党委决定由姚老师领衔筹办“科技文摘”专刊。早在编辑试刊过程中,姚老师就明确提出“新闻中的科技、科技中的新闻”的办刊思路。1994年12月25日试刊第8期“告读者”开宗明义地指出,“科技文摘”第一版为科技新闻版,以新闻性、热点性、时效性为特色。因此,新闻性始终是“科技文摘”的一个亮点,也是姚老师科普创作的鲜明特点。这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抢新闻”实践,是对英国科学家首创克隆绵羊技术的科普介绍。1997年2月23日,多利羊问世的消息不胫而走。“科技文摘”于3月7日率先编译了《无性繁殖应用潜力无穷——“克隆”绵羊创造者维尔穆特答〈自然〉杂志问》《科学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吗?——无性繁殖技术引出的思考》等5篇稿件,对克隆技术相关热点问题及时作出解读。3月12日下午,又在文汇大厦13楼贵宾室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沪上9位从事生命科学和科学伦理研究的院士专家就克隆技术重大突破的科学意义及其社会影响作出权威解读,并对上海作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重镇,如何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趁势而上加快推进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3月14日“科技文摘”以《“多利”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为题,用两个版的容量为读者奉献了一场“科普大餐”,大餐的主厨就是姚老师。版面标题区域特别做了精心处理,引用施履吉院士在座谈会发言时的一一段精辟论述:“当一项重大的科学事件发生时,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做科普宣传,帮助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不仅详细解读了克隆技术,传播了最新科学知识,更宣示了科学家和主流媒体的科普职责与担当。
  姚老师是一位专家型科技记者,在长期的科技报道、科普写作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深”取胜的路子。这个“深”,包括采访的深入、内容的扎实、剖析的深锐、思想深刻。他长期关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民生话题,几十年来采写了大量深度报道、调研报告、新闻内参和科普文章,其中不少报道和文章引起市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社会影响,形成了品牌效应。1989年四五月间,姚老师参加在科学会堂举办的有关黄浦江环境问题的多场研讨会,掌握了大量权威数据和信息,经过缜密分析思考厘清内在逻辑关系,撰写了长篇通讯《黄浦江的警告》于5月8日在《文汇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据说相关报道引起时任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的重视。后来朱镕基同志在7月26日出席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现场会时做了《下决心整治黄浦江上游水源污染》的讲话。黄浦江水污染治理由此提上政府工作日程。此外,崇明生态岛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保护、浦东机场选址等,姚老师不仅是第一个报道者,更是相关前期研究的参与者。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原来我们坚守高品质纸媒的做法,如何适应广大受众特别是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更迭?怎样把好的科技内容、科普知识从供给侧以更加有效的传播手段传达给受众?我觉得,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传承尤为重要。虽然传播手段、载体都在变化,但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学习传承好姚老师那种对科普创作的热爱、敏锐和敏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传播平台上,深入浅出讲好最新科技进展,生动形象讲好科学家创新圆梦故事。

采访深入,内容真实,剖析深刻,如此才能发现引爆科创的火种

  顾龙(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副会长、新民晚报高级记者)

  今天我想讲的一个核心观点,优秀的科技记者的新闻佳作本身就是科普性的体现,也是反映科技进步的标尺。我们确实是作为二传手和科学家进行对接,但发现科技火种要有记者和编辑的敏锐的新闻眼光,要了解将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科学竞争的内涵。我在新民晚报经济部经常看姚老师主编的文汇报科技文摘的内容,包括他采访的报道。我记得姚老师说过一句话,做真正的科技新闻,要走一条以深取胜,以深度报道为主的路。我觉得深就是采访的深入,内容的真实,剖析思想的深刻,如此才能发现科创引爆的火种。姚老师是我们科技新闻的领军人,尤其在文汇报,他带出了一批优秀的编辑记者,是传播科学新闻的燃灯者。
  第二个当好传播科技新闻的解释者就要软化专业的内容。特别在互联网时代,科技记者要更加意识到当好科技新闻的解释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传播消息功能,是增加我们的科普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手段。姚老师的科技人物报道,如大家提到的气垫船专家华怡和焊神曾乐,我们都接触过这些人,但是姚老师用的是外围突破的方法,这样他掌握了被访对象第一手感人的科研生活以及科学家精神的许多细节化的东西,把人物写活了。
  第三个要当好传播科技新闻的评论者。姚老师关于世界末日的评论文章写得特别好,大家可以好好读一读,他的文笔相当好,观点抓得特别准。我最喜欢的是收尾的一个反问句:你说地球的历史会在2000年内终结吗,尊敬的霍金教授,我们能打个赌吗?我希望将来能请姚老师来讲科技评论这一课。
  作为科技记者和编辑,永远要做新闻,要扎到现场去见证、质疑、求证,才可能写出有家国情怀、人文温度、科普启迪的科技新闻佳作。真正原创的科技新闻今天仍然是稀缺品。我们大家真的要像姚老师一样扎实练好功底,发现科技新闻的核爆点,做实真正的科技新闻,让大科普的格局更加放大。

他的贡献除了作品以外,还有非常多

  李健民(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原理事长、研究员)

  我感到姚诗煌同志的贡献不止在作品上,他可能在更高的更宽的领域做出了贡献。文汇报出了很多好新闻,抓热点、抓重点、出亮点,包括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少老姚早就看出了,复星、三爱富这些民营明星企业都是姚老师那时率先报道的。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出的好多题目是领先于全国的,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建立上海科技新闻奖这件事老姚也有贡献,这个平台到现在还在,我真的感到很欣慰。还有我们当时编了一本面向上海公务员的科技读本,在整个上海公务员当中去普及科学,其实也是一个开局。这套读本的编委之一就是姚诗煌。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老姚也做了很大贡献,参与了很多课题,为政协为市政府为科委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所以我认为姚诗煌的贡献除了作品以外,还有非常多。

老姚的科普作品是大科普观的样板

  孙章(同济大学教授、《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主编)

  我跟老姚相识相知于44年前。当年我在科学会堂做有关模糊数学的报告,讲完以后,从最后一排走过来一位很魁梧的同志,他首先介绍自己是文汇报的科技记者,并说今天听你讲课很受启发,想请你写一篇科普文章。我说今天讲的内容是给研究生开的新课,要写科普没有把握。他说你试试看,你只要把你讲稿里的数学公式去掉、我能看懂,这就是科普文章了。于是我写了初稿交给他,经他修改润色后发表在1979年11月23日的《文汇报》上,这篇文章发表以后被《新华文摘》转载,还被华东师范大学两次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从此以后我与老姚以文为友,相继在《科学》杂志、《上海科技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等报刊上发表科学评论文章。2018年,在同济大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高铁丛书》时,《高铁经济》一书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作者,丛书主编就特请姚诗煌老师出山。老姚虽然是丛书9本分册中最后确定的作者,但他第一个交出了书稿。丛书总顾问、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院士和丛书总策划、国铁集团郑健总工程师看了老姚的书稿后称赞有加,并希望其他作者要以老姚的这本《高铁经济》作为样本。这套从书在今年4月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老姚功不可没。老姚的这本著作是他大科普观的代表作,兼有高度、深度、广度、大跨度、高速度(指写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五个维度的特色。

用新闻的专业理性和客观传递力量

  姜晓凌(上海科技报常务副总编、主任记者)

  在姚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善于倾听观察思考呈现,也看到了理性、高度、深度、温度、锐度的融合,我想这正是一个好的新闻人好的科学传播者的素质。我1995年进入上海科技报社,加入科技报道行业后听到了姚老师的大名,也听说了文汇报科技部的实力。记得有一次科协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会上有一段重要的讲话没有纳入事先发给媒体的通稿中,记得是由姚老师在现场让记者拿来随身携带的方格文稿纸,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现场完成了写稿和审稿。这一插曲让我印象深刻。
  姚老师和许兴汉、倪既新老师在我们报纸的科普专刊上开设“科学众谭”这样一个评论栏目,这个栏目2007年11月23号创刊第一期就是姚老师那篇:“伍连德的海归”,讲述了我国一个卫生行业的先驱,呼吁要重视科学史的发掘研究和介绍,科普应该将普及科学史列为重要内容。“科学众谭”栏目存在时间长达6年半,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科技报的内容,用新闻的专业理性和客观传递力量。此外,姚老师作为政协委员和科促会的专家成员,他承担了许多课题调研、决策咨询和参政议政工作,主笔撰写了许多提案,也从中让我感悟到这是一个智者的努力,他让一篇篇建言献策和调研成果成为促成社会进步的一个个支点。

他的科技新闻理念,科普创作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和同事们

  任荃(文汇报科技部主任、主任记者)

  姚老师是我从事科技报道的引路人,也是我们文汇报科技部的铺路人。他的科技新闻理念、科普创作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和同事们。今天我主要想说一说姚老师对我以及文汇报科技部的指引和影响。我主要讲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激励。我是2001年大学毕业进入文汇报科技部工作,转眼已经有22年。我也从当年的“小学生”成为了科技部仅有的几位“留守人员”。新闻系毕业从没想过要走科技报道这条路,刚到科技部的时候,每次开业务会,我都是既盼又怕。盼的是,会上姚老师总会兴致勃勃地和大家分享从一线带回来的最新动向,然后大家就热火朝天地聊开了,那种氛围是极为享受的;怕的是,会上聊天的内容我总是似懂非懂,完全插不上话,有点局外人的感觉,轮到我报选题,自然也是乏善可陈。然而,就是对我这样一个完全还没有入门的小学生,姚老师却直接把市科委这样一个重要条线交给了我。没想到那一年大事还挺多:两年一次的科技功臣评选,当年是数学大师谷超豪和地铁之父刘建航入选,姚老师早早亲自带着我提前做了采访和准备。我已经不记得和姚老师一起跟两位大师聊过多少次,只记得他们的办公室、工地、家里我们都去过。这期间,姚老师和部门里的前辈同事都给了我很多指点,稿子改了又改、磨了又磨,也算交差了,大概也就刚及格的水平。由于提早策划,文汇报还是抢了个“独家”,消息公布当天,两篇人物通讯同步见报。虽然我被市科委和条线同行们数落了,但能在《文汇报》头版发表大块头的重要稿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备受鼓舞的。类似的重任不止这一次,虽没有闯什么大祸,但肯定不算出色。记得有一次姚老师对我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平时的话语里满是他对年轻人的鼓励、期许与信任。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这句话。它一直告诫我要耐得住,不急于一时的成败,也一直激励着我坚持内心所爱,直面困难和挑战。尤其当我身处部门主任的位置回想这些往事,愈发感受到姚老师作为引路人和铺路人的良苦用心。
  我想讲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坚守。今年夏天,有关“学新闻值不值”的话题冲上热搜。而在所有新闻类别当中,科技新闻以及相关的科技传播、科普创作都是门槛极高的一类,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尽管这几年涌现出了一批科技类网红up主,但总的来说,在传统媒体愿意从事科技新闻、科普创作的人真的不多,即便身在其中的人也是一肚子苦水,科技记者的队伍有些日渐萎缩。那么从事科技新闻、科普创作到底值不值?从姚老师“我的科普之路”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开路先锋的激情与热爱、执着和坚守。刚才从各位前辈师长的真情表达中,我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而就我个人从事科技报道20多年的体会来说,我觉得从事科技报道给予我最大的人生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在提升科普素养的同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是与非,这些“副产品”一生受用。
  姚老师开创的文汇报科技部,是上海媒体中唯一一个单独设立的科技部,我想我和部门同事有责任把几十年来由姚老师和诸多前辈们共同营造的好家风、好学风传承下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让更多人认识到科技的真与美。

姚老师团队对报纸版面杂志化的探索,对整个行业带来转机

  李乔(上海科普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

  重读姚老师的科技新闻作品,回顾他的科普创作之路,令人不由地感觉到我们经历过的那个思想解放、国门洞开、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春风扑面而来。同时也不禁感慨姚老师是何其幸运,在祖国终于步入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进军、特别重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急需科学普及和传播积极作为的时刻,他可以以科技编辑、记者和科普作家的多重身份进行科学普及和传播的实践探索,并且大有作为。40多年在科学传播、科普创作领域深耕长跑,为记录和推动上海的科技发展进程留下了许多精彩篇章。不少作品当时是时代的标杆,今天已经成为经典。姚老师的选题编辑和写作往往目光敏锐、视角独到、思考前瞻、报道有深度,他采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系列科技新闻作品,在当时是令读者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关注热点,到今天,不仅仍然是、而且是越来越热的科学和普及话题。
  记得在姚老师主持《文汇报》科技部工作期间,《文汇报》的科技版面领风气之先,总是及时地从时事和社会热点切入,全方位、立体地介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领域、新进展,不仅介绍新发现、新技术的正面前景,也重视介绍存在着的某些不确定性以及技术滥用的危险性,并且配以科普性的评论,引导读者从人文的视角思考和审视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由此通过科技传播引导和提升公众的反思能力,起到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积极作用。作为同行和后辈,那时我也在主编一本科普期刊,那些年我从姚老师的作品和他主持的《文汇报》科技版中受益良多,尤其是他们成功地尝试了报纸版面杂志化的编辑风格,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危机感,鞭策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改版准则,力求提高内容的厚度和编辑排版图文制作的质量,由此带动了我们的进步。

他的文章反映了他深厚的科学史、人文的功底

  段韬(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杂志原编辑部主任、编审)

  姚老师和我们科学杂志的渊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的,他和我的前辈潘友星老师早就认识了,潘老师跟我说,姚老师是当年文汇报的一支笔杆子,同时他也是热心科学传播的一个推动者和组织者。《科学》创刊80周年的时候,在姚老师支持下,我写了一篇华罗庚和科学杂志关系的文章,在文汇报科技版发表,我就是这篇文章以后认识了文汇报的一些同仁,也知道了姚老师。后来姚老师在我们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尤其是2007年到2010年,他在我们杂志的“百草园”栏目发表了很多特色评论,第一篇就是“给中国科学补堂人文课”,他这个文章里其实是能够反映他深厚的一些科学史的功底、人文的功底的。他采访丁肇中的文章,说句实话,我们学物理的人要了解粒子物理,其实也是很难的,但是姚老师把那篇文章写得非常漂亮,而且它里面的人文的这种穿插引用也使得一般的读者都能够去读。就像高级科普是科学传播普及链上不可分割的一环一样,姚诗煌与高级科普有关的科普作品,也是他整个科普创作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和老姚撰写过最具含金量的提案

  郁竑(宝钢教授级高工)

  我从企业的角度谈一点感言。2001年11月13日姚老师在文汇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对我的一个通讯:上海高工一项发明催生一项国际标准,接下来第二个月文汇时评老师指导我把我和老外就国际标准斗智斗勇7年过程写了一下。这一弄影响很大。后来我和姚老师合作在市政协联合提交了一份“加强上海标准化建设,设立上海标准化专项资金”的提案。这份提案被认为是2010年教科文卫专委会送交的最具含金量的提案,写了以后市政协、市政府领导都作了批示,列了专项资金支持上海标准化建设。

姚诗煌身上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值得人才部门总结

  王兆德(中科院上海分院原党委副书记)

  我想从姚诗煌的成才之路和我所看到的一些东西谈一点想法。尽管姚老师没有专门教育的背景,但他的科普事业做的这么好,涉及题材如此之广,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的那么紧密,他的文章都有人文内涵的,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单科教育或者博士什么头衔的人能写得出来的。
  我曾经参与了10年的市政府科普作品奖的评选,也因此知道原创之难,而且真正好的科普原创作品很少,像卡尔·萨根《暗淡蓝点》这种自然科学跟哲学联系起来,给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带来影响的这类佳作,我们上海怎么来产生?当然最重要的是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就应该不拘一格选用各方面人才。我想从姚诗煌身上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他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很多闪光点,值得人才部门好好总结挖掘。

拟人化、隐喻等手法,使新闻报道更具生动性、趣味性

  蒋宏(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副会长、上海交大教授)

    姚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曾在交大宣传部和新闻中心工作,姚老师是文汇报的媒体人,我们既是忘年交,又是跨界交。我和姚老师的结缘,源于交大每年有很多科研成果诞生,有些原创的、重要的科研成果具有向社会大众宣传报道的价值,但如何让老师们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从枯燥的实验数据、抽象的数据公式和不断重复的实验过程中,变成大众能接受和理解的新闻事件,可以大大提高传播的效果。如何架起科研人员与媒体记者之间的桥梁,姚老师建议我,你可以成为“中介”,有时间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通俗化、拟人化和形象比喻的二度创作,成为通俗易懂的文本化的素材,再通过媒体记者的加工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新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中的的科普知识向社会大众转化和传播的效率和准确性。正是姚老师的教诲让我茅塞洞开,也使我成为在交大科研高地从事科普传播的一个“桥梁式”的通讯员;
  另外,在不断学习姚老师的新闻作品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领会姚老师对科学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前瞻性和远见性,比如姚老师的《计算机吃“智慧果”》的报道,用一个动词“吃”阐释了即使计算机不断迭代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依然需要不断“吃”人类的“智慧果”,无论它未来多么强大却始终是人类使用的辅助工具和人类大脑的补充,这就是以拟人化、隐喻等形象化的手法,使科普的新闻报道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在文章中姚老师始终将“电脑”与“人脑”的关系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比较,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对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同样具有启示性。

会场花絮

文字整理:江世亮
摄影:夏建明

 

上一篇: 上海市第十五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 下一篇: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