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综合讯息
【观点集萃】“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重点发言摘要
[2020-06-11 00:00:00]

 

【观点集萃】“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

重点发言摘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6月1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

    在北京主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杨焕明,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主任韩松,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卡林加奖”获得者李象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杂志总编辑刘堂江,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王挺分别作重点发言。在上海分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褚君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洪星范分别作重点发言。

    以下是重点发言摘要(按发言先后顺序)。

杨焕明:叶永烈先生是科普工作者引以为傲的榜样

    叶永烈先生是在1979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我们为有这样的会员深感骄傲。叶永烈先生一生辛勤耕耘于文坛笔界,著作等身,多才多艺,奉献给社会大量脍炙人口的科普科幻精品佳作,他是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导师,时代的精英翘楚,同时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荣耀,是科普工作者引以为傲的榜样。认真总结叶先生的科普科幻创作成功之道,对于新时期众多行业的创新发展都有借鉴和启迪意义。最后,建议以叶永烈先生名义设立科普领域内相关奖项,以引领激励创作事业发展。

韩松: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叶永烈先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科普科幻作家、报告文学作家,他的科幻成就主要有三点:第一,在科学的基础上建构起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中国梦;第二,他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想象力,发挥了科幻作为类型文学的特点;第三,他表达了对社会和历史深深的关切,将未来与历史融为一体,展现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叶永烈、郑文光、童恩正前辈们的科幻小说具有一些共性:第一,倡导科学救国、科学兴国。倡导在科技方面追赶世界潮流,既要虚心向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同时也要大力自主创新。第二,他们是承上启下的科普科幻重要作家,面向下一代,激励后浪成长。第三,他们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关照,不断突破想像禁区,突破思考边界,主张思想解放才能带来其他方面的进步。他们一生都在探求宇宙真理和人生答案,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把毕生所学,贡献给公众、社会,影响了千万人的思想,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李象益:叶永烈先生是科学普及的先行者,是科普创作的引领者

    叶永烈先生是科学普及的先行者,是科普创作的引领者。叶永烈先生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关注青少年、启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现代科普创新教育理念。当前世界科学教育与科普事业发生巨大变迁,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一个创意时代,教育的目标要从“公共利益”提高到“共同利益”,需要具有人文情怀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力的全新思维的人。我们科普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叶永烈先生的精神,关注推进深度教育,把科普教育与科普创作,从知识的普及提高到更加重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及思维变革的新高度,要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做出我们的贡献。

刘堂江:叶永烈先生的教育家情怀

     叶永烈先生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多篇作品被选入各版本教材,“在几代青少年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深印记”。叶永烈先生的身上也满是教育家情怀。这首先体现在他对学生春风化雨般的大爱上,《人才成败纵横谈》《中国科学明星》等作品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指导青少年如何成才。叶永烈先生的创造精神也是教育家特质的体现,他创作的科普科幻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与创造思维。叶永烈先生教育家气质的另一个体现在于他的担当气概,坚持创作,坚守真理,勇于尝试,自觉肩负起了促进国家科普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任。叶永烈先生作为科普作家的教育家情怀,给予了当今科普教育工作诸多启示,应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者所弘扬光大。

王挺:我们要像叶永烈先生那样,重视青少年、回应人民关切、提携后来人

    像叶永烈先生那样,把科普科幻工作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尽心为青少年服务,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鼓励青少年保持童真和好奇心,“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惊叹号”,引导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培养科技创新大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像叶永烈先生那样,摸准时代发展脉搏,把握人民科普需求,用准确、生动、有趣的形式,有针对性开展精准科普。新时代的科普科幻工作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关切,提供科学食粮,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像叶永烈先生那样,关注科普科幻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普创作队伍建设,用科学精神打造时代精品。科普创作需要补充“后浪”,希望更多科技工作者、传播者加入科普创作队伍,传承发扬老一辈科普作家优良传统,用心原创科普科幻优秀精品,把我国科普科幻创作事业发扬光大。

褚君浩:传承叶永烈先生的科普精神

    叶永烈先生热爱科学、热爱科普,一生勤奋耕耘,全身心投入,硕果累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叶永烈先生的科普精神有三个方面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光大。第一,要用文学的语言来写好科普作品,将科学性与文学性融合起来,使科普作品更具可读性、感染力;第二,要掌握科学前沿的动态,特别是科幻小说一定要有科学的内核;第三,鼓励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宽松的氛围有助于催生优良的科普作品。

    现在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我们要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多方位、多人才来做多维度的科普。科学家要做科普,也需要专业的科普人才来做科普,应该设立科学传播专业。相信我们科普界一定会很好地传承叶永烈先生的科普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科普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发挥好科普在推动我们社会时代进步所起的作用。

卢宝荣:叶永烈先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对我从事科学事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叶永烈先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启了我的无限联想,让我形成了独立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对我从事科学事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缅怀叶先生及其贡献之际,我对科普科幻创作,谈几点想法:

    一、科普科幻创作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石和根本,缺乏科学性,科普科幻作品便失去了意义。

    二、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前进的脉络,充分体现科技发展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或科学问题。

    三、科普科幻作品应该与振兴中华民族以及建立科技强国迫切需求的科技领域密切相关,要瞄准国家发展目标和重大需求。

    四、要以创新作为激励民众热爱科学的动力,创作具有真正教育意义和知识内涵的原创性“硬”科普作品。

    五、要提升科普科幻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和激发广大受众对作品的喜爱和热衷。

    科普教育和科普传播是每一位科普工作者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认真钻研、努力创作,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星范: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叶永烈先生是和《十万个为什么》划等号的

    关于叶永烈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对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纂工作,他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全部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撰写工作的作者,也是每个版本撰稿最多的作者,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叶永烈先生是和《十万个为什么》划等号的,在这里谨向叶永烈先生表达最深切的敬意。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产业化发展。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个以“十万个为什么”为核心的涵盖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平台、舞台剧、科普教育的产业链已见雏形。叶永烈先生对于《十万个为什么》的产业化发展方向非常支持,更为这个传统科普品牌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

    第七版《十万个为什么》该怎么做?虽然叶永烈先生不能再参与编纂了,但我们有责任把这个中国第一科普品牌做得更好,也希望科普专家们能够继续给我们大力支持。

    排版:黄倩红
    编辑:姚利芬 黄倩红
    审定:张志敏

     转载自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上一篇: 声光影完美融合呈现科学之美——2... 下一篇: 【不忘初心】浦江﹒全国科普创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