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 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2014-10-29 19:26:12]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于2014年10月24日在北京拉开序幕。活动为期3天。首届中国科普电影文化周(展)是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执行理事长明振江少将分别致词。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束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等登台启动“中国首届科普电影文化周(展)”开幕魔方。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于蓝、谢芳、张勇手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激情的发言。

    开幕电影为摄制于1927年的中国经典默片《盘丝洞》,由著名钢琴家金野进行现场钢琴伴奏,600人放映大厅座无虚席。本届科普电影文化周(展)为期3天,举办图书展、摄影展、美术展、影视展、微电影展等科普展览,并展映国内外优秀科普电影作品,如法国科普纪录片《海洋》等。科普电影项目推介活动也同期举行,集中推介40余个科普电影项目、青年电影项目。
    25日举办的全国科普高层论坛是系列活动之二。上午,会前播放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专题片,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束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罗晖分别致词,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李乔代表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普作家协会宣读贺信,刘嘉麒理事长介绍协会35周年历程。
    航天员王亚平中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卞毓麟教授、科学普及出版社副社长郭晶、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壵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向着梦想,幸福奔跑》《科普创作的思考、行动与感悟》《<知识就是力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从贩贝壳到蝴蝶》的学术报告。



    下午,分“科普创作理论”“科学与文艺”“新媒体与创作体会”“科学摄影专题论坛”等5个分论坛进行学术交流,随后由中国科普作协荣誉理事汤寿根、中国科普作协工业科普创作中心教授陈福民、北京天文馆美术师喻京川分别作《试论科普美学》《浅谈科普就是讲故事》《太空艺术与科幻影视》的学术报告。我会李乔、李正兴、夏乐敏、胡名正、朱盛镭、周建中、杨先碧、许兴汉、冯羽、戎凯丰等参加有关分论坛进行学术交流。
    26日下午,举行“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颁奖。获奖的科普图书类45种,其中金奖14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丛书》 [10册]);银奖31种(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多彩的蘑菇世界——东北亚地区原生态蘑菇图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上海教育出版社《探索生命的奥妙——轻松活过100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获奖的科普影视动画类22部,其中金奖10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喀什四章》,上海科技馆、真实传媒保险公司《岩羊》,上海科技馆、山东科技馆、广西科技馆《剑齿王朝》);银奖12部(上海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双面抗生素》)。

    颁奖仪式中,王麦林为原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金涛颁发首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74岁的老科普作家,享此殊荣。

    我会副理事长卞毓麟、李乔,秘书长周昭德参加了26日上午举行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和全国科普作协工作座谈会。
 

上一篇: 首届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作大赛启... 下一篇: 46项国家大奖折射上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