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留下的思考
[2020-02-23 17:58:00]

 

“非典”留下的思考

原创 杨秉辉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一场突然到来的叫做“非典”的疫情袭击全国许多省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迅速地将這场疫情扑灭。充分显示了坚强的民族自信。春去秋来,“非典”虽没再来,不过这几年禽流感、甲流感似乎也不太平。举国上下无不充分关注,各级政府更是严阵以待,未敢有半奌懈怠。对人民大众来说,抗击“非典”过程中所形成的许多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保持下去,到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些是值得一提的应该坚持下去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首先, “非典”肆虐,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唤起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曾记否当時许多人当时到处打听“有什么增强免疫力的药”。结果有人打了胸腺肽,有人吃了维生素。“非典”过去了,当然不必天天打胸腺肽,其实也不必要人人吃维生素药片,到是要把人们对于维护健康的概念保持下去,努力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事。抽烟、喝酒总不利健康吧,麻将打到深夜总不增强免疫力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是我们应该努力遵循的健康准则。认真地做并且持之以恒,相信必定有益于健康。

     其次,这“非典”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可巧这禽流感、甲流感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载体是痰、唾液、鼻涕、飞沫。随地吐痰是国人的一大陋习,是极影响中国人国际形象之事。“非典”雖已过去,禽流感、甲流感仍在,能不能改掉随地吐痰这个陋习?除了夫妻之间,亲人之间,人际之间通常的交谈应有一手臂长的“公务距离”。打喷嚏要背人,这是一种应有的道德行为。如果患了感冒,就不应该到公共场所去,这也是一种公德。必需去时应该带口罩,麻烦自己保护别人。看到有人因患感冒带着口罩,应该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因为这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第三,阳光、空气和水是健康的必要保障。单说这个空气,人不能一刻不呼吸空气。人要健康就要讲究空气的质量,“非典”流行期间很重要的一条预防方案便是开窗通风。风是什么?空气流动便成为风,“流水不腐”,流动的才是新鲜的,所以风便是新鲜的空气,当然与沙尘暴一块儿来的风除外。不过国人对于空气新鲜一事却不重视。可能古代的人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空气清新本无问题。不过今天早已时过境迁,大城市动辄人口数百万、上千万,上百万辆的汽车、还有许多工厂排出的废气、空气质量实在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还视风为贼,把门窗关得紧紧的,“死气沉沉”还谈什么健康呢,所以注重空气的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维护健康的举措。

    还有,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也存在于唾液中、存在于粪便之中。虽然科学並未证明“非典”亦能经消化道传染,但预防“非典”的措施也强调了洗手一事。手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器官,很难避免不被细菌、病毒污染。这细菌、病毒也可以手为媒带到口鼻处进入呼吸道。洗手是杜绝消化道传染病、也是杜绝呼吸道传染的重要环节。“饭前便后要洗手”是小学卫生教育课的内容。其实很多成人也没有做到,比如洗了手再吃饭。还有的人养着长长的指甲,尤其是一些男士亦是如此,其实这也是一项易引起外人诟病之事。指甲下面藏污纳垢,既不卫生又不文明。能不能乘着这次预防“非典”的东风,革除这种显示自己无需劳动或是方便挖鼻掏耳的蓄指甲之风呢?

    分餐制也是此次“非典”期间被强调了的进餐方式的改革。许多人的筷子伸向同一碗菜,同一盆汤。这菜、这汤,最终成了众人唾液的大杂汇。唾液中虽有消化酶,唾液中也有各种细菌和病毒。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甚至胃癌重要致病因素,近年还有人研究发现,可能动脉硬化、甚至肝癌亦与此类螺杆菌有关。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甚高,各地报道约占人口的60%至70%,而在英美各国,感染率只在10%左右。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共餐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非典”期间已经形成的分餐制,“非典”之后坚持下去该多好呢?

    流行病学家们在一些野生动物中也发现了冠状病毒。虽然并未证明此次“非典”即来自野生动物。但是人畜共患病有数十种。鼠疫就是从鼠类传染到人的,禽流感,疯牛病都是人畜共患病的例子。有一年香港宰杀了150万只鸡,避免了一场禽流感的流行。哪里发现了疯牛病,我们便禁止它的牛肉进口。家禽、家畜可以检疫,而野生动物就不可能做到了,往往是从山林之中打来便吃,万一这些野生动物中患人畜共患病,便很可能传染给人。以往宣传不吃野生动物大多是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角度说的,今天还需要从维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的角度来谈不要吃野生动物的事。在非典期中形成的理念,需要坚持下来啊。

    “非典”留给我们的是深刻的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应该是能够从中得到教益的。

 


 

    作者加注:此文写于10年之前,收录于2011年出版之文集中。其时为“非典”肆虐后7年,禽流感、甲型流感仍时有发生,故有此“思考”。最近待在家中避疫,检出旧作,觉得不但还需继续“思考”下去,而且若只是思考並不付诸行动,恐亦是枉然。如今疫情仍在继续之中,对我们一般民众而言,仍需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规定。乘着难得的闲暇,一起思考、思考我们生活中的卫生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並认真实行,应该是有益的。

    原载:杨秉辉著《66个健康话题》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1

    杨秉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多年来从事肝癌的临床研究工作,不仅在学术造诣上颇多建树,而且热心医学科学普及与健康教育工作,发表各类科普文章近千篇,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现兼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60岁开始读”科普教育丛书》顾问、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

 

上一篇: 【新冠笔记】茫茫人海,如... 下一篇: 人与野生动物应该有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