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期待原创科普“星光灿烂”
[2016-12-27 12:16:49]

 

【卞毓麟科普创作研讨会·发言稿选登】

期待原创科普“星光灿烂”

段韬

    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都有约卞毓麟先生写文章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我最近一次约卞先生撰稿是在2015年,“哈勃”空间望远镜被送入太空25周年之际。卞毓麟先生这篇题为“巨眼凌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5年”的作品后来被《新华文摘》作为封面文章转载。我们之所以非常信任卞毓麟,也很肯定他的文章就是我们想要的,就是读者喜欢的,正是在于他长期以来不断地推出精彩的作品,以及他对科普创作的责任担当。
    我们《科学》杂志编辑部的编辑大都认识卞毓麟先生。在准备参加今天这个会议时,我和潘友星 老师谈了我的看法,潘老师交给我一张纸条,那张纸上这样写着:

    友星兄:关于《科学》的软硬问题,再度斟酌后,想了两句话,供参考。内容无须软,形式不能硬。
落款是:
    弟毓麟于2005年11月25日。

 

卞毓麟关于《科学》文章建议的纸条   卞毓麟在《科学》创刊80周年纪念会上发言
        
      这个时间正是《科学》创刊90周年纪念会之后的几天。
    卞毓麟还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工作时,就是《科学》杂志的特邀编辑,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给《科学》杂志写文章,而且经常就科普的内容和形式与编辑部讨论。高级科普讲究的是科学性和可读性兼容,一句“内容无须软”点出了科学内容必须厚实可靠;一句“形式不能硬”,则强调了科普就是要以读者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其实,这两句话正反映了卞毓麟的科普创作特色,也非常契合《科学》杂志的定位。作为高级科普刊物,《科学》杂志的文章一直秉持“隔行能读懂,同行受启发”的编创风格,卞毓麟先生的文章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1996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两院院士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进行评审,其中包括对我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的工程评审。在这一年的1月号上,《科学》杂志发表了卞毓麟的文章《LAMOST对话录》,这篇文章是由王绾绶院士提议撰写的。当时作为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卞毓麟在这篇文章中以对话的形式详细解释了LAMOST名称的由来、工作原理、技术特征、较之其他望远镜的优势以及国际天文学界的评价等。当时的LAMOST工程评审专家认为,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一下子明白了LAMOST。这篇文章以“隔行能读懂,同行受启发”的高级科普作品形式,令LAMOST的全貌进入到公众视野。
    2003年,哈勃逝世50周年,为纪念这位天文学界的名人,卞毓麟在《科学》上发表了题为“谱写天文学的‘神曲’”的文章,清晰地展示了哈勃的生平以及他的科学贡献。这篇文章最近在哈勃的《星云世界》一书中文版 中被作为导读,而《星云世界》是一本大学通识教育读本。文中引用了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即“爱使太阳和其他星辰运行”,这句话后被其他媒体转载时用作题目。十多年过去了,卞毓麟文章的生命力依然可见,他将科普作品的“软”“硬”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卞毓麟的许多文章,都在不同时期发挥着它们让隔行或同行都乐于接受并从中获益的科学传播作用。
    卞毓麟先生在多种场合引用过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一段话:
    只要科学家担负起交流的责任,把自己那一行的东西尽可能简单地多作解释,而非科学家也乐意洗耳恭听,那么两者之间鸿沟或许便能就此消除。要能满意地欣赏一门科学的进展,并不需要对科学有完满的了解。没有人认为,要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自己就必须能写一部伟大的作品;要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自己就必须能作一部同等的乐曲。同样地,要欣赏或享受科学的成果,也不一定非得具备科学创造的能力。
科学家写科普,能够很好地解决科普文章的“软硬”问题,这也是《科学》杂志自创办以来,几代编辑孜孜以求的。
    卞毓麟是一位勤奋而严谨的科普作家,《科学》杂志自1985年复刊以来,刊登过不少他的文章,其中有关于宇宙星辰知识的科普文章,有对科普名人的纪念文章,以及关于科普理论方面的论述。这里摘录了几段,让我们一同来欣赏。
    “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这是1993年,卞毓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题目,旨在吁请科学界对科普问题的关注,希望引起科学界同仁的共鸣,这篇文章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这个标题,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传播。
    “纵非如愿以偿,亦当尽力而行”,这是1995年,《科学》创刊80周年,卞毓麟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科普宣传六议》中的一句话,表达了一位科学工作者(当时卞毓麟先生还是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对科普宣传的责任担当。
    “科普决不是在炫耀个人的舞台上演出,而是在为公众奉献的田野中耕耘。”本世纪初,卞毓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科普追求”九章》,这篇文章奏响了“第九交响曲”的动人音符。
2012年,为纪念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卞毓麟在《阿西莫夫不该淡忘》的文章中再次强调:“实践证明,科普的担当者应该遍及全社会,科普作家则应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方面军!”
    从卞毓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来看,无论是对天文学的知识性介绍,还是对科普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介,抑或是对科普理论的阐释,我们都可以从中欣赏到一位具有长期天文学科学研究经历,有着深厚的科学史素养,对科普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充满真知灼见的学者的风采。正如王直华先生在《追星人的风采》 一文中所说:《追星》有个副标题,叫“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这个副标题,是内容的阐释,也是写作的实践,更是作者的素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在欣赏“追星人风采”的同时,更期待原创科普的未来星光灿烂。

 

上一篇: 久坐不运动——生活方式癌 下一篇: NASA为太空车配备化学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