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火星人、火星文、火星移民……人类为何会有这么多“火星幻想”?
[2017-07-17 12:19:13]

 

火星人、火星文、火星移民……人类为何会有这么多“火星幻想”?

上观 2017-07-16 08:01:42

    周六上午的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1楼剧场700人座位很快坐满,主办方又紧急加开了2楼座位。这是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科技馆这两个地理位置上的“邻居”首次携手举办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作为东艺“艺术+”的首个项目,82岁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与科学史专家江晓原、正在东艺演出话剧《李白》的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来了一场“当‘李白’遇见火星”的跨界交流。

    “火星”是这场讲座的绝对主角。这颗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荧惑”的红色星球,代表着旱灾、疾役、兵乱、死丧等乱象,在古罗马和古希腊神话中都是“战神”的化身,象征着嗜杀、血腥和灾祸。但如今,人类正在梦想把它改造为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人类能够存活的第二个地球。

    为什么是火星?欧阳自远分析,在靠近太阳的类地行星中,水星昼夜温差极大,金星的大气压是地球的92倍,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5%,而同样拥有四季变化的火星则是表面环境最接近地球的——尽管相较地球来说,火星平均-60摄氏度的气温于生命而言仍然十分恶劣。

    让火星生命说甚嚣尘上的是19世纪末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雷利开创的“火星运河说”,由于观测条件的限制,夏帕雷利将观测到的火星表面的沟渠理解为运河网络——而水,是生命的源头。于是,1898年,英国作家赫伯特·威尔斯创作了长篇小说《星际战争》——故事发生在当时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背景下,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这部小说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地球人大战火星人》,此后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直到2005年,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还拍摄了以此为蓝本的《世界之战》,汤姆·克鲁斯饰演男主角。

    火星人真的存在吗?目前,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已对火星开展了40多次探测,证明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而通过对一块掉落地球的火星陨石的分析,科学家得出了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体的结论。“跌宕起伏的火星生命探测历程,已经展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欧阳自远介绍了美国的火星探测计划——2033年载人登陆火星,而中国科学家也正在努力,希望在火星26年一次的发射窗口期,实现中国的载人登陆火星计划。“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在欧阳自远看来,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将火星改造成一个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并非没有可能,地球-火星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除了各国科研机构的火星探测计划,荷兰一家私人公司公布了一个火星移民计划,要在2023年将4名志愿者送往火星,并为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人选,曾引起一时轰动。“火星移民计划”到底靠谱吗?江晓原对此泼了一盆冷水,“生命支持系统是否跟得上?航天器的运载能力解决了吗?最致命的还是火星大气的问题。对比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火星登陆计划,一家商业公司真的有比NASA还提前10多年实现登陆火星的能力吗?”在江晓原看来,正是人类科学手段的逐渐发达,让火星文明逐渐从科学走向幻想,当火星文明成为幻想对象,也就不难理解有这么多火星题材的幻想作品出现,“比如2000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火星任务》,更像是NASA的一部宣传片。”

    正因人类对于火星、对于宇宙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从古到今,人类对于未知的想象图景才这样绚烂多彩。“科学与艺术就像一双筷子,缺一不可,科学让我们向往未来,艺术教我们探索自我”,自称“垫场者”的濮存昕用一个比喻为“科学与艺术的相遇”写下了生动的注解。据悉,这场讲座后,还有11场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对谈及工作坊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与上海科技馆轮流举办,激发科学与艺术碰撞出更多火花。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编辑邮箱:scljf@163.com

文/施晨露 俞陶然 

上一篇: 13位老影院美工一年倾情,手绘电... 下一篇: 【游记散文】天主教国家里的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