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随笔】穿越于“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时空的思想传播者
[2018-03-08 12:38:10]

 

【随笔】穿越于“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时空的思想传播者

2018-03-07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穿越于“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时空的思想传播者

——聆听“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有感

   朱盛镭   

    2016年12月初冬的上海科学会堂,阳光微醉,梧桐斑驳。

    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加强评论,繁荣原创——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卞毓麟先生童颜鹤发、精神矍铄,当他身穿绯红服装,手捧鲜花走上发言席时,华灯闪烁,笙歌鼎沸,全员站立,掌声雷动,会场的气氛达到高点。作为读者和参会者的我,深深被这绚丽而热烈的场面所感染。随后的领导致辞、嘉宾赞语,妙语横生;同行热评、学者高论,睿智时现,研讨会逐渐进入深度讨论。

卞毓麟先生(右一,红色衣服)

    卞毓麟先生不愧是科普大家,他汇报发言的严谨叙事和演讲者对他的宏大叙述,将我们带入他作品所描绘的变幻无穷而又精巧微妙的天文时空:天地宇宙、日月星辰、时间空间,外星文明;引导我们去回眸他多姿多彩、成就斐然的学术旅程:主要从事天文科普文本创作,还涉足翻译、编辑、演讲、策划、出版、培养新人等多个业务环节。40年工作的兢兢业业、博览精思、厚积薄发,展现了一位科普大家广阔的科学视野、长远的前瞻思维、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功力。

    聆听“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的同时,我也结合自身的技术职业生涯和科普实践,浮想翩翩,感悟不少。

    研讨会勾画了卞毓麟先生栩栩如生的形象。

    通过对作品、图片、新闻、史料、事实、事件、数据等演讲介绍,研讨会凸显或写意了卞毓麟先生在科普领域的双重身份和卓越贡献形象,即他肩负“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双重使命,高擎“传播科学思想”的火炬穿越于科普的变化时空。

    卞毓麟先生的作品告诉我们,科普创作要能准确地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保证科学性以及逻辑性,需要说理清楚、逻辑严谨;同时还应该写作生动有趣,谋篇布局新意,遣词造句精准,修辞技巧娴熟。卞毓麟先生认为,科普创作“内容无须软,形式不能硬”,这一“硬”一“软”正印证他扮演“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双重角色的独特创作特色。“硬”点出了科普的科学内容必须厚实可靠;“软”则强调了科普就是要以读者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

    卞毓麟先生作品提示我们,“传播科学思想”是科普的灵魂。确实,在科普中传播科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更有利于提升国家与社会在人文精神和战略思维方面的全球综合竞争力。正如卞毓麟先生所说,科普在表达阐述中应更多地体现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结合,赋予科普以更多科学人文内涵。

    “专家科普”最靠谱。

    我国是一个科普大国。据2015年的数据,科普图书的种类达16600种,期刊达近600种,专职科普创作人员有13337人。但是平心而论,有很多图书和文章不太靠谱。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遍缺席科普,造成科学家、工程师的“科学”与“公众的科学”之间有巨大的鸿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价值观、思维方式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

    正如卞毓麟先生所言,科学研究是科学传播的源头,科学家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 因此,无论是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还是从事工程研发的工程师,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卞毓麟先生的科普创作之所以成功,除了博览和精思之外,更多地还得益于他的天文科学家经历。

    他在1998年加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之前,已在北京天文台星系研究组工作了30多年。长期一线的科研实践使卞毓麟先生充分理解科学工作和科学思维的特点,更使他拥有足够扎实的现代天文学专业理论以及宽阔的知识视野。基于这样的学术底蕴,再加上他发自内心对科普写作的热爱,才成就了他在科普创作上的成就。

    卞毓麟先生呼吁科学界对科普问题的关注,他说“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尽管这样,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现象是,在现行科研体制下,要求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科普写作还有很多现实障碍(主要是价值观与考核评价体系)。从本次研讨会演讲内容的缺项,并联系我自身技术生涯经历也可知,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关注或去挖掘卞毓麟先生3 0多年来在一线科研中如何淡泊名利,排除干扰,如何在繁忙的科研中挤出时间从事科普创作的事迹。

    “科普专家”包括非专业作者、科普的策划家、编辑、记者、翻译、出版者等。“科普专家”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名创作型科普编辑家,卞毓麟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极为深刻,并用作品和实践演绎了他的“科普专家”的作品观、角色观、作者观和责任观,即“科普专家”不是简单的“二传手”。

    卞毓麟先生编辑思想的基石是他的“作品观”。 据同行介绍,卞毓麟先生审稿和编辑严谨精细,表述凝练,修辞典雅,隐现他富有独特的文字之美。

    据同行介绍,在卞毓麟先生“转行”做科普编辑的时候,许多人感到不解。但卞毓麟先生认为,作为一名科普编辑,能够使更多的科普好书面世,还能够培育新一代的优秀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关于科普编辑作用和地位的论述,构成了其编辑思想中的“角色观”,认为,科普专家在当今科普作品创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多数科普作品,编辑都起着“发动机”和“助推器”的作用。。

    作为“科普专家”的编辑,除策划选题外,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选择合适的作者。对于科普创作应主要由专家科普(科学家的科普)还是由科普专家(作家)承担,卞毓麟先生给出了旗帜鲜明的回答:“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这就是卞毓麟先生科普编辑思想重要的“作者观”,即科普作者队伍的核心在一线科学家。

    卞毓麟先生编辑出版的书都是畅销书。卞毓麟先生还尤其强调科普编辑的“责任观”,即追求完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社会效益的出发点在于社会责任感,即“责任最大化”,这既是卞毓麟先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每个“科普专家”的要求。

    新时期的科普应贯穿科学精神的传播。卞毓麟先生欣赏关于科学家长“三只眼睛”的观点。“三只眼睛”的说法,源于美国《每日新闻》对卡尔·萨根的评论:“萨根是天文学家,他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探索星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会。”卞毓麟先生正是用他独特的第三只眼睛,深入文化的各个层面,用科学思维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同时把科学的精神带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把科学精神融入到民族的新文化之中。

    科普有两个层次,一般普及科学常识的比较多,而结合国情,为满足社会需求传播科学思想的比较少。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和推进例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发展规划,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为此服务具有强烈的战略支撑意义和社会需求意向。

    卞毓麟先生在2014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丛书》研讨会及其它会议上,支持科普的战略性观点。他还提出新时期科普的交叉与融合问题,如科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自然科学内部不同学科间、不同传播方式与传播手段的交叉与融合等新思维。由于,本次研讨会演讲内容关注的主要是科普文本原创,有关卞毓麟先生“传播科学精神”的思想与实践还没有充分展开评论。

    天文学家卞毓麟先生是我国公认的优秀科普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因工作查阅,我偶然阅读到卞毓麟的译著《科技名词探源》,之后我就一直追踪、仰望、研读这颗璀璨的“科普明星”及其学术生涯轨迹。卞毓麟先生果然不负时代使命,他活跃于“专家科普”与“科普专家”的“两栖”生存,将“传播科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作为天文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科普作品斐然;作为科普作家,他在40年科普生涯中成果丰硕,共创作和翻译了30多部科普图书,主编和参编科普图书100多种,发表科普文章700多篇,而他的理论与感悟更是科普领域的智慧成果。

    “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与会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卞毓麟先生在原创科普中的楷模与典范作用,其科普作品的创作特色、科学、文化与社会价值作了充分肯定和研讨。聆听研讨会,让我视野开阔不少,收获颇丰,同时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下午段议程如果能以圆桌形式进行,如果能安排普通读者代表发言,则更加精彩。

     完    

 作者简介

    朱盛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前技术经济部总监、《上海汽车》主编;中国及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研究方向:汽车领域的产业经济、技术趋势、竞争情报、企业战略、科技传播等。

 

 

上一篇: 【游记散文】普罗旺斯. 艾克斯.... 下一篇: 上海科技馆馆长的困惑:央视想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