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医学科普小说】农妇叶月珍的故事
[2018-03-15 10:19:37]

 

【医学科普小说】

农妇叶月珍的故事

杨秉辉

    农妇姓叶,名月珍,沪郊青浦人,现龄58岁,短发齐耳、衣着洁净、语言爽朗,一派干练的江南水乡农妇形象。月珍有小学文化,喜欢听沪剧、越剧,还能唱两段“燕燕做媒”、“庵堂相会”之类,更稍异于一般农妇者、月珍还喜阅读些如红楼梦、西廂记之类的小说,甚至为主人公洒一腔热泪。

    40年前月珍嫁与邻村张姓为妻,生有一儿一女,俱已婚嫁另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叶月珍所居之处农田被征用,她家遂成“失地农民”。其夫张某被安排为一合资企业绿化工人,不外做些锄地种树、修枝剪叶之类事情,对拿了一辈子锄头、铁搭的农民来说,並非难事。月珍起先也曾在该企业做清洁工,不过合资企业规矩不小,月珍觉得很不自在,又惦记着家里的那一群鸡,好在失地农民生活都有保障,她家老伴便叫她辞了职回家了。

    月珍夫妇住有三间瓦屋,屋后有一竹林,另有几分自留地种些瓜果蔬菜,竹林中又养了些鸡,月珍饲养得法,下蛋甚多,自给有余,时而拎了一篮鸡蛋集市上不肖半个时辰,便变成一叠钞票,于是便就近买些日常用品,给老伴买瓶好酒,时而还给小外孙买个玩具之类,生话甚是顺心,月珍很是“享受”这种平静的田园生活。

    如是者过了几年,国家建设发展,新建城际高速铁路从她们村上通过,要征用她家宅基,建设部门给了她家充裕的经济补偿,还在镇上的曙光新村的电梯房里安排了八层楼上的三室两厅。可以这么说吧,她们老俩口已经无需任何工作,笃定一辈子安享城镇小康生活了。

    “跳农门”离开农村,曾是许多农村青年的追求。说是“青年人的追求”、是因为青年人有这种可能,中老年人未尝没有此种想法,因为城里生活条件比农村好,“人往高处走”无可非议。不过也不尽然,过了一辈子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人未必都能适应“朝九晚五”的工作,甚至难以适应高楼电梯的生活。

    记得征用宅基地的那一段时间,月珍心中五味杂呈,她的子女都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此生活方便了。他儿子还说今后爷娘年纪大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也方便了,她女儿甚至说妈妈喜欢听个戏,镇上的文化舘三天两头就有戏班子演出,有的甚至不用买票,多好。月珍自己也觉得一个崭新的生活在向她招手,但她又舍不得这片竹林、这几分自留地,尤其舍不得这群给她带来快乐的鸡。她养的这十来只鸡,是轻易不杀了吃的,当然主要是留着生蛋,但也实在是有了点感情,她甚至在心里给这些鸡们起了名字,叫它们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袭人、晴雯、司棋、崔莺莺……有一回丢了司棋,过了两天在河边上看到鸡毛,好像是司棋的,心里着实难过了好几天。这回要搬到镇上去住,鸡是没法养了,老伴劝她逐步杀了吃,她不肯,儿子住在城里、女儿住在镇上,也都不能养鸡,一直拖到临搬家前两天,实在没法子了,才把薛宝钗和林黛玉送给了邻村的亲家母,其余的拿到集市上卖了。

    月珍住进了曙光新村的三室两厅,宽畅、明亮,煤气、卫生方便生活,心里确实也有几分喜欢。住了个把月下来,新鲜劲头一过,月珍觉得这个新生活似乎缺了点什么,想了好一阵子、知道了:是无事可做!闲得慌。老伴还在那合资企业做绿化工,早出晚归,平时家中就只她一人,四邻也不熟悉,邻居见面甚至连招呼也不打。月珍在家除了烧饭吃之外,只有看电视、和偶而看点小说两件事可做了。她怀念起她家的竹林、竹林里的王熙凤、薛宝钗们,还有留地里的新鲜蔬菜、香糯的玉米和硕大的南瓜。

    她忽然省悟到:以前的她是个劳动者,能“生产物资”,而如今的她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消费者了,消耗别人生产的物资、不劳而获,岂不是变成“寄生虫”了……

    渐渐地月珍觉得胃口不如以前了,似乎没有了食欲。起先还自己解释为是镇上小超市里买来的蔬菜没有过去自家自留地里、临吃时现拔的新鲜,但后来发现即使买了活鱼、活虾来吃,也没有胃口了,连过去最喜欢吃的油爆虾也没兴趣了,吃得少了还觉得肚子胀,大便也常秘结,于是想到大约是生病了。到镇上的“卫生服务中心”看了,医生说是消化不良,开了开胃药、消化药、通便药,吃了也没效果。又看中医说是湿困脾胃,需要健脾利湿,开了七帖药,不外是山药、米仁、陈皮、木香、山楂、神粬之类,吃了也未见效。医生认为要做胃镜,月珍又怕吃苦头,不敢答应。

    饮食一差,人便瘦了下来,全身无力,更加疑心有病,于是情绪十分低落。又加失眠严重,夜里一旦醒来,即使12点钟刚过,也再无法入睡。于是整日昏昏沉沉,凡事皆无兴趣,小说是看不进了,电视也不想看了。后来连自己烧饭吃也有了问题,一次忘了关煤气,差点酿成火灾。居委会的人也来了,看她也不过60岁上下,觉得应该不致于老年痴呆,知她是从农村迁来,于是向她宣传了安全使用煤气的知识,並叮嘱说:这种大楼房子万一发生火灾救援不易,还会祸及邻里,所以千万要火烛小心云云。月珍听罢十分自责,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是个“废人”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不能“生产物资”,甚至还会祸害别人,活得有什么意思?可惜搬家时把家里的农药都丢了……

    丈夫知道老有病了,力劝她去看病,好在城镇居民还有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医药费用,再说现在他们已不缺钱。于是叫了女儿过来,要她陪她妈去看病。他女儿、女婿也是“失地农民”早两年已经安置在另一镇上,女婿买了部卡车跑运输,几年下来弄大了,开起了一个什么物流公司,女儿做了全责太太,只需负责带孩子,别无他事。这边父亲一叫,便带了小孩回娘家来了。

    月珍本来对这小外孙极为喜爱,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想到留给小外孙,十天、半个月没看到小外孙还会想念他。但这回女儿带了小外孙过来,不知怎的、她却嫌烦,完全没了往日的心情。

    她女儿过来第一大事是陪她妈看病,在她看来:不想吃东西肯定是病源所在,于是仍旧去看内科医生,医生自然是询问饮食情况,有无腹胀、大便如何之类,考虑一位近60岁老人、有此症状自然首先应该查明胃部情况,尤其要排除胃癌,所以仍劝其作胃镜检查。在女儿的劝说之下,月珍做了“无痛”胃镜检查,却未发现重要病症。接诊的内科医生根据病人食欲下降、形体消瘦、疲惫无力的“失健”状况,又考虑到胰腺问题、担心有胰腺癌的可能,乃劝告病人最好能作上腹部CT检查,其女陪伴在侧,认为确应查清病根,方好对症下药。于是便去了县医院作CT检查,检查结果却是肝、胆、胰、脾皆无异常。

    拿了报告仍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对于这个结果,接诊的医生觉得很有些为难:仍未查出毛病。

    月珍的女儿到也很得她妈的遗传,快人快语,当着医生的面对她妈说道:

    “姆妈,CT查出来没毛病,侬弗(你不)要不开心啊,好好地调养、会好格,医生、是吧。”

    这一说到也提醒了那医生,医生觉得这病人满面愁容、语言迟缓,动作迟钝,看来或许是有心理问题。便问道:

    “啥事替(什么事)不开心啊?”

    月珍慢慢摇了摇头,轻声地回说:

    “没啥不开心。”但是嘴上虽这么说,却落下两滴眼泪来。

    这医生看到了,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病人有心理障。于是便对她女儿说道:

    “她心理上有问题,你们要劝劝她,不要想不开。”医生对“不要想不开”这几个字还特别加重了语气。

    “是啦够(是的),伲娘(我妈)不晓得啥道理,格向(近来)一直不开心。”

    “今朝(今天)我不开药了,明朝有市里医学心理科的专家来这里门诊,来看看心理科专家吧。”那医生说。

    医学心理科专家是一位年纪与叶月珍相仿的女医生,据说还是位教授,花白的短发,带了一副无框眼镜,言谈举止十分平和。

    教授关上诊室的门,让月珍母女並排坐了下来,自己也把坐的椅子从诊台后面移出,没了诊台相隔,三个人好像老朋友一样谈心了,这让月珍觉得:这个医生挺好。

    教授鼓励月珍自己讲她的症状,她耐心地听,从不打断她的话。月珍的女儿有时要插话,教授则会摇手示意:让病人自己讲。月珍仍是低着头,缓慢地、轻声地,断断续续地讲了一点,讲着、讲着月珍又哭了,教授从她自己的包里拿出面巾纸为她擦泪。这么一来,月珍的心理触动了,她说她自从搬到镇上来住,已经成了一个无用的人了,成了寄生虫,不但无用、还会祸害别人,她甚至还说她想念她的鸡、她的竹林、她的自留地。她知道这些已经不可能再有了,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想头(愿望)”呢……

    教授安慰了病人几句,又询问了她女儿、病人以前的性格、表现,又问起搬到镇上来住的原因。教授明白了,这个病人的表现虽有些“躯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之类,但心境极度低落,甚至表现出思维迟钝、行动、语言能力的减退,起因只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虽说事出有因,但是反应超出寻常,显然己是抑郁症的病态。

    于是教授抓住核心问题向月珍说道:

    “国家建设发展,你们让出在农村世世代代的居住的地方,搬到城镇里来,这就是对国家的供献。你支持了这件事,对国家来说就是有用之人啊。”

    月珍觉得这医生说的道理跟村里干部说的一样,还说我是对国家有用之人,是这样吗?

    “年纪大了,退休了,国家还给点退休金,就是因为你们以前对社会作过供献啊,你现在还照顾老伴的生活,也是供献啊。怎么能说是无用之人呢?”

    月珍想想,这医生说的也是个道理啊。

    教授开了些药,又关照了她女儿要如何照顾病人的事。母女二人称谢告退。

    月珍认真服药,女儿悉心照料。过了半个月,镇上文化舘上演沪剧“阿必大回娘家”,女儿知道她妈喜欢沪剧的,问月珍要不要去看,月珍竟说:好的。

    于是母女、外孙三人看了沪剧。月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散戏的时候走出剧场,月珍却发现这文化馆里还有图书室,居民都可以来看书、看报的,办个手续还可以把书带回家去看,而且是免费,月珍觉得:“蛮好的”。

    又过了个把月,月珍自己跟着一群大妈们在文化馆门前的广场上去跳广场舞去了。

    又过了几个月,月珍在曙光新村居委会报名做了“维护环境卫生志愿者”。每周轮值两次、每次两小时,帮助小区清洁工维护环境卫生,劝人不要乱扔烟头、遛狗的人要自己清除糞便。有一回发现36号在墙角里养了两只鸡,“叶阿姨”上门劝告:养鸡影响卫生……

    年底居委会表扬志愿者,叶月珍阿姨的照片贴上了光荣榜。月珍谦虚地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场”。

 

 

上一篇: 【医学科普小说】老戴的脂肪肝 下一篇: 你每天刷几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