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医学科普小说】刘老师戒烟记
[2018-09-10 11:07:32]

 

【医学科普小说】

刘老师戒烟记

杨秉辉

    刘世兴老师身材瘦长,戴一付不很深的近视眼镜,常穿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操稍带乡音的普通话,给学生上课时引经据典、幽默风趣,很受学生欢迎。课余喜欢写作,当地报纸副刋上常有笔名为“桐城人”的文字发表,即出于刘老师之手。
    女儿出生那年王老师(刘老师之妻)提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刘老师应该戒烟。刘老师则以为王老师是小题大做,自己从读高中时起就学会了吸烟,年龄不大,烟龄已经蛮长,十多年烟吸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因此並不介意,从而引发了夫妻间的第一次争执。
    几次争执之后刘老师亦反省自己,觉得妻子所提亦是好意,于是有了戒烟的初步意识。本来每天早晨早饭后刘老师即吸第一支烟,吸完后再去上班。这天早晨起来决心不吸烟了,早饭后即去上班,並故意将烟留在家中。刘老师家距学校不远,步行十来分钟即到,孰知这天似乎脚下无力,足足走了20多分钟才到。及在办公室坐定下来,却似乎又觉得头脑晕乎乎地,刘老师先想自己大概是病了吧,但是並不发热,谅无大碍。由于上午第三、第四节有课要上,于是便泡了一杯浓茶,意思是提提精神。这才想到人说抽烟提神,自己平日吸烟不断並无多体会,今天没抽烟,果然没了精神,看来不是生病,但既然要戒烟就再坚持、坚持看看。应该说刘老师此时的确也是想把烟戒了的。
    王老师在家休产假,看到刘老师早餐后没吸烟就上班去了,又把香烟和打火机留在了家中,她知道丈夫是准备戒烟了,心中当然高兴,为了坚定他戒烟的信心,便将香烟和打火机藏了起来。刘老师回到家中不见了留在书桌上的烟,便随口问道:
    “我的烟呢?”
    “不知道!”
    问的人本也是无心之问,答的人也是随口之答,夫妻之间本也不算什么事情,但此时的刘老师却变得暴躁起来。他的意思是:戒烟是我的自觉行为,你不用来逼我!但是却言不由衷地发了一通牢骚,王老师甚感委屈,甚至流了眼泪。刘老师也不理会她,吃了点东西,便早早地睡了,不过与往日不同,也是睡的不实在,还觉得胸口有些发闷。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但觉头昏脑胀,勉强吃了点东西,习惯地想抽支烟,但烟被夫人藏了,心中很是不悦。
    也不知是如何走到学校的,第一、第二节便是高二(1)班的语文课,课是上了,但本应做的作文点评,也没能做,因为学生的作文还未看完。上课时虽自己勉力打足精神,但还是被几个细心的学生看出,下课时学生中的语文课代表关切地问:
    “刘老师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啊,没有、没有”。
    刘老师回到办公室,坐下来就觉得胸闷,站起来走走又觉得心慌,反正有点坐立不安的样子。同办公室的女老师也发现了:
    “刘老师身体不舒服?”
    刘老师摇摇头。
    也抽烟的周老师递过来一支烟。
    刘老师摆摆手:“我戒烟了”。
    大家听说刘老师戒烟,都说好。几位女老师还劝周老师也把烟戒了。
    市二中是市重点中学,教学认真、学风严谨,每年毕业生考取重点大学者甚众,“高考状元”也出了不少。一所学校的校风有它的历史传承,教学的成绩则不外取决于师、生两个方面。学生的生源有些关系,不过“人之初、性本善”,学生是来学习的,学得好不好,与教师教得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大凡名校一般都有许多名师,他们本身品学兼优、为人师表,研究教学规律、关心教学效果,能使学生优者更优、次者进步。在市二中就有这样一批老师。
    教师办公楼是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有着圆形拱门的、青砖红砖相嵌砌成的4层楼房,建于民国初年,已经很有些年代了。不过一则当年建筑标准颇高、用材精良,二来亦曾多次维修、保养得当,以致至今仍在应用中,並不显陈旧。高中语文教研室在这栋楼三楼东部,是一间约60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东、南两面有窗,颇为明亮。办公室中有10张写字台,两两相对,还有些书橱、报架、饮水机之类。共有8位老师在此办公。
    8位老师之中以孙老师、刘老师二位最为年长,孙老师今年58岁,去年刚将高中语文教学组组长的责任卸下交予了刘老师,却又被区教育局聘为教学督导,除了本校的课程以外,还有许多区里的督察任务。刘老师名世兴,今年55岁,安徽桐城人。桐城这地方历来出文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桐城学派即出于此。据刘老师说:被尊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即其族祖。刘老师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毕业,来市二中任教亦已近30年,教学认真、友善同仁,迭获先进。孙、刘二位老师不只在学生中备受尊敬,在年轻老师中亦被视为师长,恭敬有加。
    年轻老师们对两位师长甚是崇敬,唯一不悦之处是二位皆吸烟,而且烟瘾甚大。办公室里8位老师中到有5位女老师,她们都不吸烟。

    早些年,孙刘二位吸烟不知避人,公然在办公室吸烟,使不吸烟的老师备受“二手烟”之害。众人无奈,但又不便当面提出,只好当他们吸烟时,便去开窗或借故离开。稍久,孙刘二位亦有察觉,方始注意一些。后来有小陈老师给校长写了一信,希望校方规定不得在办公室吸烟。在一般单位、甚至政府机关规定“不在办公室吸烟”本不是难事,但在学校却是不易,因在学校中除教师办公室外、即使是操场空地皆有学生活动,老师当学生之面吸烟,对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不吸烟,就很难服人。不过除了语文教学组小陈老师提了意见之外,校长知道数学、政治、体育等教学组都曾有此提议,后勤组甚至曾因此发生争执,于是和书记商量了一下,书记当然同意,校长便在校务会上明确说了:规定不得在办公室吸烟。孙、刘二老师当然遵照执行,幸而教师办公楼的男厕所可充当临时吸烟室,以解烟瘾难熬时之急。孙、刘二位老师虽不在办公室吸烟了,但他们身上烟味颇浓,小陈老师说:他们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三手烟”,但也无可奈何了。
    刘老师的夫人王老师本是其同乡近邻,小刘老师3岁,虽不能说是青梅竹马,但也是从小相识的。王老师中学毕业后也进了师范学院,毕业即在家乡执教。一年刘老师回乡省亲,经人掇合,两情相悦,成了美事。其后王老师调至刘老师工作之地,任职于另一中学,教授初中数学,並育一女,其女长成亦立志教育事业,在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已有婚嫁之议。
    刘老师事业、家庭俱称美满。唯一美中不足之事是刘老师的身体不很強壮,常有咳嗽、吐痰之事,近年多活动些还有些气喘。王老师明白这都是吸烟引的祸。刘老师夫妻恩爱,唯吸烟一事常为夫妻间语诅之源。
    第三节上课铃响,刘老师走上讲台时脚下一绊,幸得扶着了讲台,没有跌倒。其时刘老师30岁还不到,却在众学生面前显示了龙钟之态,心中甚是丧气。做教师的人登上了讲台就来了精神,刘老师亦是如此,课总算是上了,但是原本应该布置给学生参考资料的事却是忘了,回到办公室却才想起把教案留在高二(2)班的讲台上了。中午在食堂用餐时似乎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勉強吃了点面条,回到办公室批了高二(1)班学生的几本作文,似乎也看不出这些作文好在那里、问题何在了,于是只好停了下来,又取出一本《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来看,看了两页,似乎也不知所云了。于是便决定回家休息。
    刚走出较校门,就看到平日常去买烟的烟纸店,他知道去买一包点上一抽,他的诸般不适便回全消。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要挺过去,径直向家中走去,几乎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完平时十来分钟可以走完的路。
    刘老师強迫自己定下心来,要批阅学生的作文,但是注意力就是没法集中,还注意到拿看笔的手有些抖。高二(1)班的作文还是没法子批阅下去。他想到襁褓中女儿可爱的小脸,又想到昨天对妻子的无名怒火,心中不安,于是想回家去对妻子说声“对不起”。
    刘老师回到家中却又习惯性地找烟,当他想到烟被他夫人藏了时却又满心地不悦,正要发难时却又觉得不应该这样。不仅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似乎都有点混乱了。
……
    坚持到第三天,刘老师夹着教案踏进了高二(2)班的教室,猛一抬头却见郑老师在给学生们上数学课。
    郑老师笑了笑:“刘老师找我吗?”
    刘老师如梦初醒:“啊,走错了、走错了。”赶紧退了出来,却是惊出一身冷汗:怎会胡涂到了这种地步?
    刘老师回到办公室,自己觉得这时脑子却是非常清晰,他想:这样神魂颠倒地下去怎么能教书,看来这烟是不能戒了,我十多年抽烟抽下来,这烟已经不能跟我分离了。

    想到这里,便决定到学校外面附近的烟纸店买了两包烟,随即便在校外猛吸了两支。两支烟吸了下去,却让刘老师感到前所未有舒畅。民谚有“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的说法,刘老师此时却真地快活似神仙了。刘老师踏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办公室,点起一支烟、拿出高二(1)班的作文簿子来,不一会儿便批改完毕,滿心喜悦:我脑子没坏。
    “刘老师又抽烟啦。”几位女老师知道戒烟是很难的事。
    “没法子,受不了、真的受不了。”刘老师表示无可奈何。
    “关键是要教育学生不能抽第一支烟。”周老师附和说。
    刘老师的第一次戒烟,因为对尼古丁的依赖过深而流产。确实,就如也抽烟的周老师所说:“关键是…不能抽第一支烟”。
    又过了若干年,女儿也上中学了,刘老师教书依旧、吸烟依旧。不过身体不依旧了,咳嗽、咯痰成了常态,这年冬天还生了次肺炎。因此,戒烟之事又旧事重提了,王老师认为上次戒烟未能成功,还是刘老师毅力不够所致。所以这次王老师作了周到的安排:一是选择暑假期间戒烟,两位老师都放假,女儿放暑假去了外婆家,可以静心度过戒烟带来的不适;二是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娱乐的碟片、尤其是刘老师喜欢的京剧、黄梅戏等唱片,认为可以分散戒烟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此外,王老师还准备了许多银耳、莲心之类的食品以及许多刘老师平日喜欢的一水果等等。
    刘老师亦同意再试戒烟之事。第一天试下来刘老师觉得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碟片也不想看、东西也不想吃,王老师一再劝说也只吃了点绿豆粥之类的食物;到了第二天,刘老师几乎不想起床了,王老师一再催促之下,刘老师起床走了几步,王老师看见确是跌跌冲冲的步态,刘老师觉得胸闷、心悸,王老师过来按按脉搏果然每分钟心跳只50次左右。这使王老师确认戒烟确实是会造成许多不适反应的。王老师爱夫心切,戒烟一事也只好打退堂鼓了。
    又过了些年,女儿进了大学,刘老师身体更差了,上班十来分钟的路半个小时也到不了了,上三层楼要在二楼歇歇再走了。刘老师知道这是“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损害的结果出现了。看了医生,医生闻到了刘老师身上的烟味,自然明白所以,除了开了些药外,力主戒烟,甚至有“最后通牒”式的说法:
    “若不戒烟,无法可治”。
    “我也想戒,可是……”
    医生可能觉得刚才的话说得重了一点,态度缓和了下来:
    “试过、戒不掉是吗?你试试戒烟贴吧”。
    这医生说:吸烟日久身体形成了对尼古丁的依赖,一旦不吸烟便会产生种种不适,因此难以戒除。戒烟贴是一种每片含不等量尼古丁的象皮膏,戒烟时每日取一片贴在皮肤上,可经皮肤吸收尼古丁,这样便可减少不适反应,每日所贴之尼古丁逐步减少,使身体适应了,便可戒烟成功。
    刘老师一听大喜,遂购了戒烟贴回家,並说与王老师听,亦甚喜。次日即试戒烟贴,仔细体会,似乎有点作用,但並不解决问题,依然一阵阵倦意袭来,勉強打起靖精神,却又心神不定,自己努力镇静,却又心烦意乱。自知“依赖”过深,些许尼古丁经皮吸入不足成其疗效,遂又将次日的贴上、再次日的也贴上,这才似乎好了一些。如是者几天,刘老师身上贴了许多象皮膏,烟还是没戒成。
    又过了些年,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刘老师依旧吸烟、依旧咳喘。直至本文开头“办公室禁烟”之后半年,却发生了一件令刘老师十分震惊之事:二中老师健康体检,语文教学组的前任组长孙老师、刘老师的前任查出患了肺癌,做了手术,不过据说已有淋巴结转移。医生明确:吸烟引起。“前车之鉴”刘老师不得不努力寻求戒烟之法。
    刘老师经医生指点去了某大医院戒烟门诊。刘老师心生希望,原来还有专门助人戒烟的门诊,可惜早不知道,要早知道或许早已戒烟成功。“戒烟门诊”接诊的是一位中年的女医生,态度甚是谦和,加以病人不多(实在本是应该很多很多的),详细了解了刘老师历次戒烟的经历,对戒烟之难于成功甚表理解,这让刘老师甚感欣慰。最后女医生建议服用一种属于“尼古丁受体阻断剂”的药物,並解释道:
    “尼古丁进入人体后须与人体内的一种叫做‘尼古丁受体’的物质结合起来方能发挥作用。此药能封闭这种受休,使尼古丁无法与它结合,尼古丁便无法发挥作用了。”
刘老师听得真切,问道:
    “那不就等于不吸烟吗?那些难受的症状不是就又会发生了吗?”
    “由于服药后封闭‘尼古丁受体’是逐步发生的,即使继续吸烟身体里有效的尼古丁也是逐步、逐步减少的,加以此药还直接有减轻“戒断反应(即戒烟时产生的症状)”的作用,因此,多数吸烟者能适应这个过程,最终可望戒烟成功。当然也需要戒烟者有坚定的戒烟信念,认真服药。”
    “这药有副作用吗?”
    “此类药物在国内外已应用多年,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
    刘老师遵医嘱认真服药,並逐步减少吸烟量,除略感倦怠之外,似乎並无明显不适。服药两个多月,竟将这吸了近40年的烟彻底戒了。
     当然,刘老师后来未生肺癌,也吸烟的周老师辩说吸:烟之的人也並不是都会生肺癌的。不过,戒了烟的刘告诉他说:
    “自从戒烟之后,我的咳嗽、咯痰、气喘的症状几乎立即有了改善。从家到学校步行不足20分钟便可到达,上三层搂楼、上四层楼也无需停下来休息了,这是千真万确的,周老师,你也把这东西戒了吧”。刘老师以自身的体会劝说周老师。
    周老师素来敬重刘老师的,也去看了戒烟门诊戒了烟。
    王老师高兴得和她的同伴说:
    “我家老刘戒烟之后,面色变红润了,皮肤也白多了。”
    当地日报的副刋上登了“桐城人”的一篇文章:刘某人戒烟记。
    据说那家医院的“戒烟门诊”就诊的“瘾君子”们明显地多了许多。
 

    杨医生曰:                                         
    大文豪海明威说过:“戒烟这事不难,我都戒了50次了”。文学家幽默,但也说明了戒烟之难。吸烟日久、人体对尼古丁形成了依赖,戒除时会产生许多不适,使戒烟难以成功。以往多视为是“毅力不強”,戒烟确需毅力,但有戒烟愿望的人也应该取得医药的帮助。如今科技进步,这已成为可能,当然,“去寻求医药帮助”,必须先有戒烟的意识。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逐步积累的,危害与吸烟量正相关,不但早戒烟早得益,对有戒烟愿望的人来说:“戒烟永远都不晚”。

 

上一篇: 【游记散文】古刹新貌 下一篇: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