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蜜露桃传递科普情缘
[2020-08-03 12:43:36]

 

蜜露桃传递科普情缘

作者 李正兴

    2020年7月的一天,快递员登门送来了一箱礼品,我打开一看,啊!是上海南汇蜜露桃,果形圆整、个体大、色泽美观。皮薄肉厚、果肉致蜜、纤维少、香味浓、汁多味甜,大有“半斤桃”之称。这是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带过的一个南汇学生家里自己种的,他专门网购快递给我品尝,前几天他在微信中给我提起过。这吉祥的仙桃、寿果之礼品伴随着我与他十几年的科普之情,使我倍感温馨……他对科普的情缘在我的脑海中波浪起伏,历历在目。
科普创作讲习班结下的情缘
    2006年10月,为了繁荣上海科普创作、培养科普创作队伍,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了“科普创作讲习班”。这次讲习班以收费的方式对外招生(每周一讲,共8讲),在上海图书馆开讲。苏振兴当时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的身份成为讲习班的一名优秀学员。在学习期间,他同我协商准备邀请讲授“医学科普写作”课题的中山医院院长杨秉辉教授,进华东师范大学讲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医学科普知识,我对他出于社会公心,且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就成全他的意愿。
    讲习班结束后,我们仍保持一定的联系,当时从他这名大学生自费参加讲习班,联想到协会是否在大学校园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普创作培训班。在苏振兴的沟通中增强了我的这一信心。在协会理事会上讨论这一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科普创作队伍老龄化,科普创作人才青黄不接,青年人不愿跨进科普创作之门,青年人也难以跨进科普创作之门,这是缠绕着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开的结。大家也认识到:科普创作是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的源头,它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得从源头做起,这个源头就在大学校园里,就在莘莘学子中。理事会决定联合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发挥人才特长和传媒优势,从2007年起,在上海大学校园内开办首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由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实施。在苏振兴的引荐下,在上海市科协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紧密合作下,于2007年3月12日,开办了首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原计划招生50名学员,实际上为58名。在苏振兴的操办下,组织学员调查问卷统计,“大学应该承担一定的科学普及任务”和“在校大学生可以成为一支重要的科普创作力量”两题,赞同者达到两个96.7%。点燃了大学生们对科普的一片热情!培训班结束后有15名学员被吸收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学生会员。2007年,已毕业留校任职的苏振兴被批准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被选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2015年被聘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17年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简讯》的《会员风采》报道了他科普和科普创作的业绩。  

    科普创作培训班的传承者

    2007 年由苏振兴引荐的首届“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圆满结束,此后他一直为传承培训班而努力,参与多期培训班的联络组织工作。为了选择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传承者,协会提请苏振兴联络和组织2012年第五届培训班并担任培训班的班主任。这届的指导思想为: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促进文理科知识交融,培养21世纪文理兼容型人才;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启迪大学生对科普创作的兴趣;培养、发掘青少年科普创作人才,壮大科普创作后备队伍。在苏振兴的热心的操办下,以题为“科技传播与科普创作”,由叶永烈、杨秉辉、卞毓麟等科普专家担任授课的没有专业与年级的界限,没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的44名上海交通大学和20多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员参加的第五届“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于2012年10月16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班。
    苏振兴组织操办的这届培训班与我以往组织操办的培训班更上了一个台阶,除了专家授课和组织社会实习外,创新了学员“学习成果汇报交流会”。这个由“深海技术”、“极端天气”、“垃圾分类”和“北斗七号”小组作品选题,并分小组汇报(要求有PPT,介绍小组选题缘由、作品主要内容、分工、创作过程、心得体会等,可多人上台汇报)、个人作品展示(介绍个人作品的主题、选题理由、创作过程,收获和感悟)、专家点评(提出修改建议)充满创意的学员踊跃参与的交流会让人眼睛一亮。自第八届以后的培训班的班主任皆由苏振兴并组织实施。十多年来,科普创作培训班至今已举办11届,累计有500余名学员参与学习,其中一些学员已经逐步走上科普创作的道路,成为年轻一代的科普创作力量, 如第一届学员涂皘、何鑫荣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荣誉,第四届学员王侃瑜已是年轻一代的科幻作家代表。“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也成为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在2017年培训班创立十年时,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机制研讨沙龙》,会上一致认可“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而推动这一上海特色的培训班持续举办,苏振兴功不可没,成了“科普创作培训班”名副其实的传承者。 

     让科普在校园发扬光大

    苏振兴积极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推动科普原创。2008 年,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中创办了大学生科普创作社团,如今已成为一支十分活跃在校园的科普创作力量,举办了校园科普展、与《中学科技》编辑面对面交流,社团成员已参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年会、上海市高校科学幻想节、上海闵行区科普日以及闵行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并创作了《H1N1流感科普知识》、校园鸟类简介等一系列深受师生欢迎的科普作品,并举办了校园生态摄影展等活动。会员们在科普杂志中发表多篇文章。2013 年,苏振兴作为副主编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读本》丛书中《生物技术》分册的编写,带领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科普创作社团的生物、美术专业的学生,为该书创作了 50 余幅原创插图。
    苏振兴认为,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一支新兴力量,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的意义在于:巩固专业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服务社会大众、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拓展科普空间、积蓄科普创作力量。他2010年撰写的科普论文《论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的意义、特点和策略》,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科普创作的特点,提出了四条策略:在思想上提高对科普创作的认识水平,在行动上加大对科普创作的支持力度,努力加强与科普创作专家的沟通交流,深入发掘一批有科普创作潜质的学生。这篇论文同年入选《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并被邀请赴台湾参会。
    2018年,由他向协会建议并经过积极协调,把上海市科协的品牌活动“科学诺贝尔奖解读讲座”首次引入高校校园,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讲座,吸引了来自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到现场聆听,进一步激发了校园科普活动的活力。

 

苏振兴赠予李正兴的蜜露桃

 

“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机制研讨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机制研讨沙龙”会上苏振兴作主题演讲

 

“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机制研讨沙龙”会上李正兴致辞
 

上一篇: 【医学科普小说】淋巴结的故事 下一篇: 卞毓麟: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