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关注食管返流症
[2023-08-22 09:41:40]

 

关注食管返流症

原创 杨秉辉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与含有消化酶的唾液混合,开始了初步的消化过程,然后经食道到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进行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其残渣废物进入结肠、乙状结肠继续吸收水分,进而运送至直肠时已成为糞便,经肛门排出。食物的这一旅程、除了自口腔至食道、自肛门排出体外这一进一出之外,皆由消化道自身的动力完成,无需人为操持。
    人为万物之灵,消化道的这一动力运作也十分地完善。食物进入食道,食道便开始自上而下的蠕动,食道与胃的接口称为贲门,食管下端、贲门周围有括约肌,只在食道中积有食物时放松,让食物进入胃中进行消化,食物通过后括约肌收缩,贲门关闭。胃亦有蠕动功能,使食物与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充份混合,然后胃的“后门”、幽门的括约肌松弛,幽门开放,食物在胃蠕动之下被送入十二指肠,幽门随即关闭。胰管与胆管皆开口于十二指肠之中,胰液与胆汁随时送入其中协助肠液对食物进行消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皆有向下的蠕动,食物在其中边被消化吸收、边向下输送,然后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並逐步形成糞便,最终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各部分配合默契而且保证只向下输送,不会逆流而上,其中贲门、幽门及回盲瓣部位的括约肌功劳尤大。不过在病理状况下,如食物中毒等,胃会強烈收缩,胃内压力骤升,可以冲开贲门,使胃中之物逆行而上,经口吐出,便是呕吐,呕吐固然使人不适,但却排出了胃中的细菌、毒素,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食管下端贲门部位适当消化道穿过膈肌之处,此处的膈肌及相关韧带等与括约肌共同构成了对抗胃内容物反流的屏障。可惜这个屏障並非十全十美,食管下端贲门部位的括约肌有时可有一过性的松弛,妊娠、腹水、肥胖增加了腹腔的压力,饱食、海饮等可使胃内压力增高,以及某些药物的作用,皆可能使抵抗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的能力受损,于是返流形成。
    胃里的胃酸和诸多的消化酶由胃壁细胞分泌,是为消化食物之用,一般不必担心会不会消化了胃的本身,因为胃黏膜也会分泌粘液与碳酸氢根离子等,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性的屏障,足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的侵袭。说“一般不必担心”,是指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是胃酸浓度过高等因素的作用,胃黏膜等亦可受害,形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但胃内容物一旦反流到食管中情况就不同了,虽说食管的黏膜上也可以分泌一些粘液与碳酸氢根离子,在食管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但无论是从质和量方面来说、都不及胃粘膜保护层的作用強,因为原本在食管中并没有这许多强烈的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不过由于食管黏膜亦有保护层的存在,故偶尔有点反流物进入食管,或许问题不大,但若经常有胃内容物反流,尤其在有烟酒嗜好者、其食管中的保护层更加薄弱,食管必受其害,其黏膜甚至破损糜烂,即为返流性食管炎。
    返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为“烧心”,即中上腹部的一种“火辣辣”的不适感,同时大多伴有“返酸”的症状。胃酸等液状反流物有时甚至直冲喉部引起咳嗽,刺激声带以致声音嘶哑,更有甚者、甚至进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后果严重。故食管返流症一病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患有此症者,若肥胖应减肥、若嗜烟酒应戒除,进食勿过饱、勿匆忙,避免吃些刺激性的、容易胀气的食物,进食后可散步,勿久坐,睡前不宜进食,若能如此,当有缓解此病之发作。药物治疗可用抗酸剂、抑酸剂,促进胃肠动力及保护胃食管黏膜之药,当然,皆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应用。
“烧心”、“返酸”等症状,许多年前大都被视为“胃病”所致,由于我国胃病的发病率甚高,民众常不十分介意。如今随着医学的进步,认识到食管返流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注意改善生活行为,酌用药物治疗便可减少发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的进步实在是人类的福音。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等职,因肝癌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上一篇: “千金难买老来瘦” 谬矣 下一篇: 旧游之记:绍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