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单位>>新书介绍
新书《枫林桥之恋》出版
[2024-02-04 13:54:03]

 

新书《枫林桥之恋》出版

原创 杨秉辉

    《枫林桥之恋》已于2023年12月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先将此书之扉页、三位专家的序及作者所作的 “前言”与目录呈献于诸位,以便诸位对全书之大概有所了解。全书共约16万字,分31章,将陆续奉呈诸位,望多指教。

扉页:

枫林桥之恋

献给我的母校上海医学院

献给全国的全科医师和基层卫生工作者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

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

——选自由黄炎培作词的国立上海医学院院歌

“枫林桥之恋”的枫林桥,不过是指他们相恋的场所而已,枫林桥畔的上海医学院给他们的教育“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才是他们终生追求的“恋情”。

——第八章29节

    序1

    本书作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杨秉辉教授,他在全国开创了三甲医院的全科医学科。他曾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主编,推进了中国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

    一周前,杨教授邀请我为本书写篇序,当时我真的是受宠若惊,心想:只有老师给学生的书写序,哪有学生给老师的书写序的道理?但杨教授依然鼓励我,坚持让我写,仔细想想这也是老师对我的信任,恭敬不如从命,我决定试试。

    1997年,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从英国招聘回国,分配在上海市卫生局工作,任局长助理。我在英国攻读的是全科医学硕士和博士,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多博士后工作。

     记得有一天,刘俊局长找我去他办公室,问我:“英美大医院有无全科医学科?”答:“有。”再问:“大医院全科医学科到底是干什么的?”再答:“现在大医院专科分工太细,二、三、四级学科,专科医生只会看一类病了,不利于病人。大医院非常需要一个横向发展的综合科室来协调,这个科就是全科医学科。具体有三个功能:①面对以症状来求医的病人,不知看什么科,先看全科;②面对涉及多学科、多病种、多药物治疗的病人,由全科医生理出轻重缓急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③加快培养和联系社区全科医生,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刘俊局长又说:“中山医院杨秉辉院长向市卫生局申请办全科医学科,以前闻所未闻,全科医学不是建在社区吗?怎么建在三甲大医院呢?行吗?”并嘱咐我带几个政策研究室同事去做个快速调研,一周交调研报告。一周内,我们得到了杨院长的热情接待和详细介绍,并由潘志刚医生陪同去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点调查。一周的调研工作中,我们都被杨院长的带有卫生发展战略意义的开创性贡献深深感动。调研报告里有一段我们这样写道:“杨秉辉教授是中国全科医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立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里程碑。”

    我们的调研报告还从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以及世界医学发展的经验和趋势,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全科医学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实施的建议。调研报告在市卫生局党委扩大会议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并报请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很快出台了上海在全国先行先试、全面推行全科医学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促进了全科医学的发展。现在全科医学已经越来越被人民群众和医学界接受,一年一度的市民满意度测评,全科医学总是名列第一。

    不久,刘俊局长又把我推荐给祝墡珠教授,她也是全科医学界的一位“大咖”,是复旦大学全科医学系主任。在杨院长和祝教授的邀请下,我也加入了中山医院全科医学团队,目前已经培养了10位全科医学博士,还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培养了6位博士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在全国学科发展排行榜中,中山医院全科医学年年第一,遥遥领先。现在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明文规定全国所有综合性大医院都要建立全科医学科。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建立全科医学服务体系,仅有大医院的全科医学是不够的。只有大力发展社区全科医学服务,才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保障,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建立高效、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

    作为我国最早引入与发展社区卫生和全科医学服务的地区之一,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岁月,回顾这20多年走过的道路,上海已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布局,全面推进社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建立了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家分中心、1938家服务站或村卫生室,全市全科医生已超过8700人,达到每万人口3.59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超过全市1/3,已有666万居民签约了社区全科医生,签约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超过55%。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儿童健康保健,到老年人健康管理;从常见病初级诊疗,到疑难杂症精准转诊;从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到医养结合居家护理;从慢病管理早期筛查,到临终患者安宁疗护;从居民健康账户,到智慧服务平台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上海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整合型社区健康服务。

    上海社区卫生发展20多年,确实可圈可点。所谓“圈”,就是可以肯定与继承的方面。

    一是理念先进。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80%的民众健康问题可在社区基层得到基本解决。一般疾病到大医院就诊会挤占优质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也不符合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供得起“无序就诊”。国际卫生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发展社区卫生、全科医学和分级诊疗制度是最贴近民众,也是最经济、最合理的制度安排。上海将社区卫生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优先项目,改革导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二是政府全面参与。始终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视作政府的基本责任予以积极推动,逐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贴近居民百姓,特别是连续12年将夯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于全市层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带动效果十分显著。

    三是创造发展新模式。在政策设计方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同步发展,相关政策可操作性、互补性强,从而实现了上海可试点、全国可推广、世界可借鉴的全科医学服务体系。

    所谓“点”,就是可以点评和展望的方面。

    第一,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上海的医疗保险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支付方式还可进一步创新,如可探索实施医保向全科医生“按人头预付”,住院患者“按病种支付”。虽然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了,但新的支付方式可以调节利益驱动,激励全科医生进一步优化签约服务,促进社区全科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第二,不断完善社区卫生运行模式。上海是全国最早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和收支两条线的地区。推出此项政策时,上海的城乡差别较大,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存在收不抵支,甚至员工工资奖金也无法解决、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当时通过收支两条线,财政预算“保底”和“转移支持”的办法,有效支撑了经济困难的社区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有些政策也是既有“利”又有“弊”的,当时绩效政策的“保底”也同时搭配了“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快速老龄化、城市化和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谱变化,居民对于基层医疗服务需求显著提高,这种固定收入的“限高”政策,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社区全科医生服务积极性。如何大胆创新完善政策,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既要“保底”,又要适应“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的发展,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第三,进一步拓宽社区用药目录。引导居民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基层药物的配备。当前,往往有些患者在社区配不到他所需要的药,只能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去配药,不但医疗费用昂贵,就医时间也长,居民的感受度和体验感欠佳。建议将社区全科医生用药范围扩大并与大医院的用药目录相衔接,与分级诊疗、管理费用、能力建设等政策相一致,在用药政策方面,鼓励从限制到合理、从监控到服务。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使我们有机会全身心参与这场关乎民生的大改革,我们亲自见证了赤脚医生变成助理执业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变成合格全科医生的全过程,让民众能得到有良好资质医生的服务;亲身经历了破旧的基层医疗机构变成了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并延伸到了居家护理和家庭病床,让民众方便看病,就医环境大大改善;也亲自参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合作医疗人均五元钱“村办村管”到全市统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保险”合二为一,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市实现了基本全覆盖,让民众逐步看得起病的全过程。这个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质量、保险保障协调同步发展的创新模式,实实在在地让上海民众的健康指标始终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

    本书的体裁为“医学科普小说”。作者别出心裁,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既向读者全面介绍了全科医学,又颂扬了全科医师及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感情。书中有大量医学科普的内容,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疾病防治的知识。既是小说,也是纪实,充满着科学内容,独树一帜,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孙晓明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导

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会长

2023年8月24日

    序 二

    十年前,读到杨秉辉教授当时的新著《为人之医》(北京出版社,2013年),深感精彩。此书应“大家小书·医学家卷”系列之邀,“谈谈自己的医学人生及感悟”。杨教授在“前言”中说:“医学是为着人的健康服务的,所以西方人称之为‘人学’。医学应该充满仁爱的精神,所以中国人称之为‘仁术’……医生,如我本人,从事的是一种帮助人恢复健康的职业。所以,本书便名为《为人之医》。”

    眼前这本《枫林桥之恋》,同《为人之医》——尤其是其中的“全科医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一章——遥相呼应。或有友问:“《枫林桥之恋》乃小说,《为人之医》则为作者人生与感悟之实录,两者何能‘一唱一和’”?

    “全科医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有章首题记曰:

    “在英国的医学考察,让我开始注意到全科医学这门医学学科。而我在广播电台主持医学节目,让领导觉得我就是‘全科医生’。这样我就从‘很专科’的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全科医学不仅给人治病,还关注防病,关注病人的家庭成员与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全科医生还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并努力协调一切有助于病人康复的资源来为病人服务。所以全科医学‘以人为本’的特征较其他医学专科更为显著。”

    医学小说《枫林桥之恋》讲的正是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故事。

    什么是“医学小说”?这种体裁的首创者正是杨秉辉教授。起初,亦称其为“医学科普纪实小说”或“医学科普小说”,其中“医学”“纪实”“科普”“小说”诸要素之含义皆不言自明。前些时,我再次同杨教授微信小议:

    “这类作品的类型或体裁,我想应正式定下一个供长期使用的术语或名称,是用‘医学小说’,还是用‘医学科普小说’,还是用……好像‘医学小说’就可以了,四个字简明扼要,也不会有多少歧义。”我说。

    “是的,我想医学是一门科学,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科学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应即是科普,所以‘医学小说’即表明是科普,毋须再加科普二字。”杨答。

    杨秉辉的第一本医学小说,是2014年出版的《财务科长范得“痔”》(复旦大学出版社),收入24个短篇故事,所述“医生和病人之人、疾病和医疗之事”,多为杨教授亲历,少数虽非亲历,亦确有其事,唯人名、身份进行虚构处理,以免涉及隐私。2018年,此书之续集《保卫科长莫有“病”》(复旦大学出版社)问世,亦收短篇故事24个,篇末照例各附“杨医生曰”数百字,以提示文中的医学基本要点,画龙点睛,其妙殊堪玩味。

    我本人的专业是天文学,同杨教授之为医“隔行如隔山”。但是,就科普而言,我们却是志同而道合。杨教授一再强调“除医学与疾病应该科普外,医疗涉及之人之事也应科普”“医学本身不应该是单纯生物学的,而应该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所以涉及心理、社会问题的医学也应该普及”。对此,我深以为然。

     杨秉辉教授虽届耄耋之年而思维敏捷如故,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创新精神。2020年,他又推出短篇小说集《看病的学问——值得了解的30个医学常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相较于前两部作品,《看病的学问》又有新的写法:杨医生不再在各个故事篇末有所“曰”了,而是让故事人物在情节推进中自然地道明相关的医学原理和科普要点。我相信,今后杨教授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写法。

     2016年,杨秉辉教授推出20万字的长篇小说《祺东的黄兴家医生》(复旦大学出版社),“将所知之乙肝相关疾病之知识嵌入书中黄氏家族的百年兴衰之中,指望读者在了解自清末至今中国南方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侧面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关于肝病的医学科学知识,此则是我之所愿”。(此书“前言”)这部佳作医学和文学交融,与“说明书”式的医学科普读物迥异,也不同于过多专注细节的纪实文学,更不同于基于虚构的科幻小说。“独树一帜”“妙不可言”,是读者对杨教授“之所愿”的回应。

    如今的这部新作《枫林桥之恋》十余万字,当属长中篇或小长篇之列。枫林桥这个上海的老地名,伴随着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中山医院之名望而使人耳熟能详。书中栩栩如生的诸多人物,因共同的事业而在枫林桥相识相恋。而更为根本的是,颜福庆教授近百年前在枫林桥畔创办上海医学院时的教诲“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成了一代代学子终生追求的“恋情”。桥,早已荡然无存,但这枫林桥的医学精神却历久而弥新。

    《枫林桥之恋》中的许多人和事皆有所本,杨教授的“医学人生及感悟”就在其中。书中的梁崇光教授说“我是中国大陆全科医学的一个吹鼓手”。确实,他的吹与鼓很是得力,20世纪90年代初,中华医学会成立全科医学分会,时任中山医院院长的梁崇光教授被遴选为副主任委员。枫林桥畔也成了中国全科医学的发祥地之一。

    然而,那时公众对全科医学还缺乏基本的认知,以为啥病都能看的医生一定是“红药水医生”“万金油医生”,医务界同道也多有认为这个学科“含金量低”而不屑一顾者。但梁院长坚持认为,全科医学在社区直接守护着民众的健康,就此而言其“含金量”一点也不比其他专科医学低。他不断宣传:“全科医学是一门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及相关社会学科之大成的新型医学专科……它是一种照顾人的医学。全科医学的精髓不是强调分科不分科的问题,而是‘以人为本’。”这一观点,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随着我国政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早先的街道医院一般已改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体现全面、全程服务居民健康的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施比较简陋,但近年来新建房舍、添置硬件设备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瓶颈问题在于高水平全科医生的短缺。早先在社区为民众健康服务的医务人员接受培训较少,工资待遇不高,与大医院相比颇有差距。这类问题,近年来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改善。

    《枫林桥之恋》一书的主角却并非梁教授,而是一位年轻有为、有志于全科医学事业、决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拓创新并在白纸上绘出美丽画面的徐家霆医生。徐家霆是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的八年制毕业生,成绩优秀,获得博士学位。他不仅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觉得在大医院里医生和病人之间主要是技术服务的关系,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那里的诊室门口只有电脑排序的自动叫号声“18号请到第2诊室”“19号请到第5诊室”。而在社区服务中医生与病人却是朋友,他感受到自己辛劳的价值,觉得每天工作在愉悦中……

    徐家霆医生的周围,还有一群性格各异、经历不同的年轻医护同事。他们各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婚恋故事,有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有微妙的人际关系……书中对这类情节的刻画,着墨简洁却又入木三分,既充满人情味,又富有感染力。在年复一年社会医疗的工作中,小说中这群可敬可爱的年轻人日益成熟,取得成就,乃至挑起重担。这对出身医者家庭的年轻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而对于更多的年轻医者而言,则要归功于传承和发扬枫林桥的医学精神。书中人物形象饱满,践行全科医学理念的生动事迹随处跃然纸上,此处毋庸赘述。

     回想2017年9月,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的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杨秉辉医学科普’评论会”上,杨教授做了主题演讲“我的医学科普之路”,各方人士发言踊跃。我在发言中说,杨教授的医学科普人见人爱,“在于他有一颗仁者之心,有一身医者之术,还有一支生花妙笔……这支笔的境界,在于‘妙’而不在于‘花’。这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从小说美学的角度视之,《枫林桥之恋》的叙事风格仍一如既往,有着鲜明的“素朴之美”和“入俗之美”,故而十分“接地气”。有许多作家为了能“入俗”,要特地下功夫去“体验生活”,而杨教授却是将几十年医学生涯的精华融入了他的小说。

    祝《枫林桥之恋》赢得读者的喜爱,祝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更上一层楼,也祝杨秉辉教授创作出更多引人入胜的医学小说。

    是为序。

卞毓麟

于2023年国庆节

注:卞毓麟先生为天文学家,科普作家,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

     序 三

    杨秉辉教授的又一部医学科普小说《枫林桥之恋》问世了。

    杨教授是我们的老师,我有幸先一步拜读了本书的电子版。初读前面几章,并未觉得与其他小说有什么不同之处。然而,细读小一半时,掩卷静思:本书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叙述了一批从高中毕业、稚气未脱的莘莘学子,如何被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其中有在基层服务的、通过努力成为百姓信任的家庭医生和居民的朋友。他们正在守护着14亿民众的健康,正在践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大健康时代培养医生的目标,也是上海医学院的校训。

    小说主线脉络清晰,难能可贵之处是书中不仅描述了全科医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工作、生活、家庭及情感历程,而且把医学科普知识自然贴切地融入其中,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

     本书寓故事性、趣味性、医学知识为一体,一定会受到广大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全科同道及居民朋友们的欢迎。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亚太区常委

上海市全科医学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祝墡珠

 2023年11月

    前 言

    我本是一个“很专科”的医生:内科,消化病专业,专攻肝脏病中肝癌的临床研究,尤其是肝癌早期发现的研究。在我们肝癌研究所,我确也可以算是一名专家。但是一旦跨出研究所,我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内科医生罢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注意到全科医学,我当时正兼任一些医疗行政工作,这使我能够理解:医学需要精深的研究,也需要知识的普及;医疗需要专家的技能和经验,更需要医生的周到和可亲。而全科医学相对于其他的专科医学而言,它偏重的便是后者,所以我职业生涯的后半部分便逐步转向了向全科医学的学习、理解和追求。

    退休后还有点余力,继续做了一些医学科学普及的事情,得益于“叙事医学”的启示,试着用小说的形式写医学科普,近10年来写了100多篇短篇小说,也出版过一部以肝脏病防治为主要科学内容的长篇科学小说《祺东的黄兴家医生》。一年多前,疫情甚炽,许多传染科、呼吸科、重症科的专家工作繁重,也十分引人瞩目,不过大量的防疫工作却是由社区的全科医生、基层卫生工作者们无声无息地承担了。这引发了我写写全科医学、介绍全科医学的想法。

    我曾经和我的学生们说过,假如只能用一句话来说什么是全科医学的话,这句话便是“全科医学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专科”。意思是:全科医学也是与其他专科一样治人之病、促人健康的学科,只是它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这便是它的“专长”。医学是为人服务的,全科医学的价值便应该体现在服务上。所以写全科医学必定应该从它的服务切入。

    枫林桥畔的上海医学院,在将近百年之前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唱出了“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的院歌,“上医”的前辈们也一直努力践行这一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为人民服务,“上医”为人群服务的精神也在新时期得到了更好的延续。

    本书描写了徐家霆、孙静娴、袁秀芬、钟康福、忻莉莉等全科医生、基层卫生工作者在以“为人群服务”思想指导下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感情,所以将本书命名为《枫林桥之恋》,尽管徐家霆夫妇以及徐家霆父母的相恋皆源于在枫林桥畔读书之时,但这个“恋”字,实际上是指他们,还包括如书中的孙静娴医生等并未在枫林桥畔求学的几乎所有医务工作者对从医“为人群服务”宗旨的眷恋。

    书中涉及的枫林桥、上海医学院、颜福庆先生、中山医院等都是历史的事实,用了原名。其他的情节虽然也都有事实或类似的事实根据,但作为小说皆属虚构,其中的人名、地址、单位名称等读者不必对号或猜测是幸。

    这部10多万字的“医学科普小说”断断续续写来,支撑我的是对母校的崇敬之情和对全科医学的理性认识、对全科医生和基层卫生工作者的礼敬。书稿草成之后得到了许多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科普及出版专业的领导和朋友们的鼓励和指正,万分感谢。

    书中的错误和不足是必定存在的,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杨秉辉

2023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序幕:全科医生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枫林桥畔医学院  倡导“为人群服务”

第三章 徐生立志学医  奔赴枫林桥畔 

第四章 回乡“为人群服务”  有“美玉”追随

第五章 徐家有子初长成  枫林桥畔“医二代”

第六章 曾经提倡“分科治疗”  今开“全科医学”先河

第七章 枫林桥畔有知音  投身全科遇阻力

第八章 徐家霆如愿以偿  当上了全科医师

第九章 忙碌的社区医疗  徐医生很“享受”

第十章 孙静娴伤心欲绝  袁秀芬爱意绵绵

第十一章 生女名叫“依医”  长大还做医生

第十二章 临床科研  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章 袁秀芬与金不换

第十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护理”

第十五章 “小阿姨”的母性  老外婆的担当

第十六章 把工作重点转向促进民众健康

第十七章 凡涉及健康问题  皆是分内之事

第十八章 医患和谐  孙医生爱上社区卫生服务

第十九章 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位优秀青年

第二十章 好人有好报  这阵子好事连连

第二十一章 视如亲人老太交钥匙  改进服务家属提意见

第二十二章 本当欢度春节  不料阴霾降临

第二十三章 以人民为重、生命为重的抗疫斗争

第二十四章 夕阳下的温情  防疫中的社区

第二十五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夫妻俩“合资生产”

第二十六章 梁教授解释全科医学  周医生介绍全科医疗

第二十七章 社区防癌见成效  出国进修多牵挂

第二十八章 “双签约”提升服务  徐家霆辞谢升迁

第二十九章 卫生中心喜得双奖  徐家霆获评“全国十佳”

第三十章 事业发展中心扩容改建  医学科普促进健康管理

第三十一章 尾声:继续“为人群服务”  这个结尾不平凡


本书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欢迎点击联络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 杨秉辉教授著作——《长寿时代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