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名家风范_旧>>科普作家
姚诗煌简介
[2009-02-26 12:13:44]

    1978年5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迎来了中国“科普的春天”。当年11月28日,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前身)宣告成立。不久,我这个协会的专职干部就与文汇报科普版编辑姚诗煌在“科普春天里”出发的路上相识,一直走到今天。由于年龄关系,我虽离开了协会第一线,但他仍是协会副理事长和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理事长。他主编的文汇报科普版在全国很有影响。文汇报与协会的关系很密切,每次重大活动文汇报都会作及时报道;而文汇报科技部也将协会视为挚友。记得1991年文汇报版面调整,协会在时任科技部主任姚诗煌的邀请下,组织科学家、科普作家前往报社座谈,帮助文汇报恢复了《科圃》专版。
近30年来,身为高级记者的姚诗煌在编创科普专版的过程中,常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零距离接触,成了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在科技宣传中,敢干维护科技工作者的正当权益,被科技界传为佳话;在实践中注重探索科技传播的理论,撰写科学评论。他认为要当好一名科学记者、科普编辑,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普作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没有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姚诗煌,怎能担当科技记者和编辑?受当时“人才学”观点的影响,他进行“自我设计”,走一条能扬长避短的路。目标一旦确定,他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求自己,终于走出了一条将新闻采访+专刊编辑+课题研究这样“三个结合”的道路。随着科技形势的发展,科普版先后由《向科学进军》、《科圃》、《今日科学》,最终定为《科技文摘》。由此,姚诗煌在报社内从默默无闻的科普版编辑成为一个新闻、通讯、评论、科普文章、理论文章和专刊编辑都能上手的“百搭”,在科技界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软科学方面的专家。他主编的《科技文摘》被誉为“汇入自主创新洪流撒播科学普及种子的专栏”,这个专栏具有“以科技的眼光看社会,以社会的角度看科技”这一鲜明特色,是1995年以来一直是文汇报纷呈多彩的重要专栏。
   “抓科技中的新闻,析新闻中的科技”。这是姚诗煌主编《科技文摘》的编辑方针。他认为,报纸的专版是新闻的延伸,不能办得杂志化。他观察到:当某一新闻事件涉及到某项科学知识,或某一科学事件成为热点新闻时,公众对这一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度,就会骤然升高。这时,正是介绍相关科普知识的最佳时口。1995年1月17日,日本关西地区发生了7.3级的阪神大地震,这时,读者迫切需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中国会不会发生地震,一旦发生地震怎么自救等。他当即决定将阪神地震作为本周《科技文摘》的主题,立即策划,分头组稿,要求作者第二天就交稿,同时立即设法编译外刊的有关报道,寻找照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推出了一个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图文并茂的版面。这期《科技文摘》一出版,立即受到读者的好评,在当天已一报难觅。此后,《科技文摘》又结合韩国的百货大楼倒塌、木彗相撞、克隆羊诞生、疯牛病等新闻热点,组织版面。每次环绕着这些热点,挖掘科普题材,普及相关科普知识,版面既有知识性,又有新闻性,对读者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
   “发掘人文内涵,走近科学大师”。 这是姚诗煌主编《科技文摘》和科技报道的又一指导思想。他认为,科技领域是一个十分精彩的大千世界,不仅新成就层出不穷,新的人物也不断涌现。以往的科普只注重知识,而忽视了蕴含于知识和人物中文化层面的内涵;如果将科学看成是一种文化,从人文的角度介绍科学,就会让读者觉得可近而亲切、生动而诱人。因此,他尝试以“文汇视角”看待科学技术,让科普文章既姓“科”,又姓“文”。科学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科学家,尤其是科学大师身上。他提出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方针,即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学者来上海,一定要尽量争取独家采访。这些专访,尤其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帮助读者走近科学大师,感染大师们的思想、精神风采。前几年,丁肇中教授来上海,姚诗煌对其作了专访,写了一篇介绍文章《我只做一件事情——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谈科研、人生、家庭》。几天后,丁教授再次来华,见到姚诗煌第一句话就说:姚先生,我告诉你,你写的文章,温家宝总理看到了,很赞赏。
   多年来,姚诗煌与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以及钱学森、周光召等大师,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主编的版面和科技报道,已成为科学家和大众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

      科学记者皆作家

    当前,科技事件越来越频繁地成为新闻热点,这就使得科技报道、科学普及,越来越成为媒体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大众媒体的编辑记者,极大多数是文科出身,对科学技术缺乏基本的了解,面临重大的科学技术事件发生时,往往因缺乏知识的储备而难以充分应对,至于在报道和文章中出现科学上的失误和差错,更是屡见不鲜。许多媒体都感到了缺乏既懂得新闻、又懂得科普的人才。身为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的姚诗煌多年来一直在呼吁:科技记者要懂得科普,能成为科普作家。他认为,这样做至少有三个重要的理由:
    一是有利于报道好科学事件、科学新闻。科学记者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许多人具有自然科学的专业基础,而我们目前的科学记者队伍,多数还是文科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缺乏专业科学基础的科学记者,至少应该在科普层面上,掌握一定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这样,就有利于把握好科技报道的份量和内容,能够辨别一些在科学性上有问题的事件,不致于在我们的科技新闻报道中出现传播违背科学的内容,甚至于传播假科学、伪科学。
    二是有利于将科技报道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贴近读者、亲近读者。我们应该提倡,以写科普作品的要求,写好科技报道中的科学内容,增加科技报道的可读性、知识性。最近几年,上海媒体中出现了一批年轻的记者,尤其是不少年轻的女记者,她们将科技报道写得生动活泼,使原来沉闷、枯燥的科技新闻改变了面貌,为科技报道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生气。分析她们的报道,就可以发现她们运用了许多科普的方法,有故事、有情节,将深奥的科技世界,活龙活现地展现在普通读者面前。她们己具有了成为科普作家的基础,有的很有希望成为优秀的科普作家。
    三是壮大和发展科普作家队伍的需要。现在,从全国到地方,科普作家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状,需要年轻的接班人。而我们科学记者队伍中大多数是年轻有为的,我们对这支队伍寄以很高的期望,这就要求他们以科普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上海科普作家队伍中的一员。从科学记者中培养和形成一支科普创作力量,也是发展科普作家队伍的需要。其实,科学记者在科普创作领域中凭借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具有的采访条件,可以写出有特色的科普作品。
 

上一篇: 卢于道简介 下一篇: 曹燕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