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也可以《追星》(陈积芳)
[2010-07-20 20:06:08]

    陈积芳博客链接http://blog.eastday.com/chjfang

《追星》——文笔流畅的天文学科普图书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 《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
与宗教的传奇》
《追星》的作者——卞毓麟先生,在台湾垦丁的海边(博主摄影)

     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卞毓麟先生著,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 (2007.1) 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
    这本书真的很好看,获得过国家图书文津奖。作者卞毓麟,我认识,很钦佩他,能给青少年和公众写出这样好的图书。我对他的《追星》,有过一次交流对话,登录在此,供网友一读。

    《追星》作者卞毓麟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
    我从小就得益于科普作品,到了自己也能写写的时候,就有了一种与大家共享的愿望。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以后,我到北京天文台工作,所有的写作都是站在这个自己最熟悉的立足点上,这样心里才最踏实。 
    我感觉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语言极其平易近人,从不堆砌形容词,不花哨,平淡之中见新奇。他在临终前的自传《人生舞台》中专门提到写作风格的问题,说彩色玻璃很美,但人们无法透过它看到它背后的东西,而平板玻璃就好不存在一样,背后的一切都能让人看得请清楚楚。他认为理想的写作风格就应该像平板玻璃那样平易近人,这也是我追求的境界。
    我过去写科普作品有一个潜意识:我的读者是天文学爱好者,特别想了解天文,专挑天文书来买,我就把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告诉他们。现在我设想拿起这本书的人原来并不一定是了解天文学的,我想让更多类似《新民晚报》读者那样的人,随便翻翻我的书后能萌发对科学的兴趣,以此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不是我把天文、历史、艺术和宗教串在了一起,是它们之间本来就有联系,而被天文学家和公众忽视了。有一句话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世界本来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一直相信“写作的上游是阅读”,一个人的视野越开阔,就会有越广泛的兴趣,涉猎越广,对知识结构的完善就越有好处。
    从事30年科普创作,我的心得是:科普不是在炫耀个人的舞台上演出,而是在公众理解科学的田野上耕耘,这件事只有有志者才能做。我希望现在有条件的大学能尽可能开一些科普写作的选修课,传媒宣传科学要宣传它的“真”,而不要宣传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

    博主认为:科普应注重受众的主动性 
    天文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发展迅速、有许多新进展的学科。这种古老和崭新都决定着这门学科的传播会是综合和有趣味的。卞毓麟这本书正是定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综合性读物”。
    今天的科普已不同于功利地面向生产年代里简单的技能传授,或经济不够发达时代满足于“解惑”的知识传播。虽然这两者依然是科普的基本功能,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知识、科技成果大量、层出不穷地涌现,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解惑”角度讲,《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那个时代符合读者强烈的求知愿望且发行量几乎达到科普作品顶峰的读物,它从回答问题出发,是典型的点式、条目式的。现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进步、转型,则使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科学传播也已随之呈现出新的局面:像“黑洞”、“太阳系卫星也有极光”等问题所包含的知识新鲜性和深刻性已向现有知识提出了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巨大空间,甚至挑战了已有的科学结论,这之中的知识量不能仅以十万个题目而计,甚至十亿个都不一定够。所以,今天我们有知识丰富的专家,但已没有一位预设的、能回答任何问题的专家,答案被交给了爆炸性知识面前的公众自己,网络和信息传播则提供了对各种条目和点的索引可能。像《数字城堡》之类书籍的畅销,正是因为它把善于自己畅游的人引入了知识的海洋,让他们有可能自己去寻找答案。卞毓麟这本书正是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引导方式。
    事实上,科普读物更多的受众不是去学习那样庞大的现代科学知识、进行专题研究的对象。美国曾经有人说:“很多人是不注意一个新技术背后的科学知识的。就像骑自行车的人没有几个会知道它行进中不倒下来的原理,甚至他一想,反倒会跌倒了。”如果能像著名科普作家李元所提倡的那样,用娱乐的方式向更多人传播科学,我觉得那是种成功。因为要吸引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来阅读,娱乐也是必要的,只要不歪曲科学的本来面目就好。但我不非常乐观于科学讲座能做成《百家讲坛》那样——科学再有趣,毕竟还是有教育成分在其中、要人花精神思考的,科学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一直不高,科学的普及不存在传统“失落”的问题,所以不会出现失落的传统文化回归后那样的“浅消费”现象,不可能用一种方式使它一时就热闹起来。我们更多的应该像中国科学社早年的那些人那样,甘心去做“开路小工”。

陈积芳 博客文章
2010-07-16
 

上一篇: 科学需要霍金的“荒诞”想象(许兴... 下一篇: 吸尘器恐龙(杨先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