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运10首飞30周年(程不时)
[2010-10-11 21:43:07]

    程不时博客链接http://chengbushi.blog.china.com

     (2010年9月26日,是“运10”飞机首次成功试飞的三十周年。在纪念这一壮举的纪念会上,我作了如下的发言。)
 
    三十年前,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完成了首次试飞。这是我国从1970年开始的大型喷气客机十年奋战的结果,也是我国在20世纪内航空工业规模最大的一项向高端的冲剌。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运10工程技术队伍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团队合作精神
 
    运10研制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在研制运10以前,上海原来没有飞机设计的力量,完全是从无到有从全国集中力量建立起来的大飞机设计队伍。
 
   “运10”项目集中了来自全国几十个单位的几百名科技人员。不少人来自航空部各研究所和工厂,还有人来自科学院、既有人来自部队也有人来自学校。凡是我国研制过型号的单位,都派了人来参加运10的研制,其中有研制军用机的、研制民用运输机的、研制水上飞机的、研制无人飞机的、研制直升机的、研制卫星的……也有的人原来是从事教学的,或从事飞机维护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积累的经验不同,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互相原来并不认识。但是在这里相聚后平等相待,有问题放在桌面上谈,不排斥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来对技术决策问题取得共识,决不“因人废言”。这样一来,这支由各地来的队伍中,反而形成了很有利于吸收新观点的和谐而活跃的技术气氛,取得了在知识和智力创新上的“杂交优势”。好的意见很快就被采纳。
 
    今后我国的大飞机项目,在我国在20世纪内唯一研制过喷气客机的上海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设计院。但是,仍然在某种程度上由全国集中力量来形成队伍。集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在这样的集体中,必然需要加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对各种不同的思路能够兼容并包,广泛汲取多方优点,不断求实求新来汲收新事物新思维。
 
    第二,高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运10是我国航空工业在20世纪内最大规模的开拓性的工程,需要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精神是一种绝对必需。
 
    运10的设计任务无论在飞行高度、载重还是航程上都创造了新纪录,如起飞总重是以前自行研制飞机的10倍。在科学技术上,凡事物的规模加大十倍就称为大了一个量级,事物就会有许多质的变化。因此运10从总体设计到各个细部都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运10”研制排除了前苏联的“强度规范”,而采用了国际“适航标准”;大量利用计算机,编制了138个自编程序;从联合国的“国际民航组织”引进了民用飞机的机场适应性计算程序,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界首次和“国际民航组织”直接沟通世界通用的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运10研究中还开发了很多新的设计方法。
 
    除了在全机总体上的进步之外,运10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革新:如仪表板使用导光板照明,里面安装绿豆灯泡,灯光从刻度上射出,这虽是仪表照明上的一项很具体的细节,但也是我国过去的军用飞机上,以及苏式民用机上从未使用过的,曾引起熟悉老的俄式技术的人的某些误解,却是仪表照明上的重大进步;此外,如自行研制出机舱打开后使用的充气滑梯;大飞机空调的容量可承担180人的空气调温和调压的需要,等等,不胜枚举。
 
    运10工程在飞机设计上冲破了过去许多禁区,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航空设计能力,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地。如果用“因循守旧”的禁忌来约束技术的发展,是作不出这样开拓性的成果的。
 
    第三点,我想说2007年12月21日,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到上海来视察了运10,并接见了部分运10的老科技人员。当时我在场。曾副总理向所有接见的代表说:感谢你们在“运10”飞机研制中做出的贡献。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我们才有今天干大客的信心,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才有今天干大客的基础,有了“运10”飞机的研制,为今天干大客机培育了一支研制队伍。感谢大家,希望老专家继续为中国航空工业发挥余热。

    听到曾副总理对运10的讲话,我内心感到很欣慰,觉得可以告慰运10工程的原领导熊焰和马凤山等,以及唐明炎、司国钧等一些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先后离开了我们的同志。我想许多参与过运10研制、而今天仍然健在的科技工作者知道国务院领导对运10飞机的讲话,也都会感到欣慰的。

    我热烈地祝愿我国的大客机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工程的胜利!
 
程不时 博客文章
2010-10-11
 
上一篇: 人在太空吃什么?(李必光) 下一篇: 摄影用光(臧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