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成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zzc303
今天各报一版要闻: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因病于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朱光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时,朱光亚当选为首任院长。1999年,中央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4年,国际编号10388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
2007年温家宝总理看望朱光亚时说道:“您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科学精益求精,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年轻人的榜样。”
朱光亚对上海的科技人才和科普工作十分关心,亲自参加“上海科技节”活动,特别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积极分子。我在采访上海科技节时,见到过他。他与年轻人一起谈理想、谈动手做,谈创新、谈读书。上海杰出科技工作者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他亲临上海为新院士颁发院士证书。
“两弹一星”是指我国自己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后来,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相继过世,现在,又一科学巨星朱光亚离我们而去。
我们要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学习前辈,告慰远去的科坛巨星,造福人类。
臧志成 博客文章
201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