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的发展看创新(张诗忠)
[2011-04-15 21:29:41]

    张诗忠博客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1073

    自主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引擎,呼唤创新、支持创新已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不过,真要实现创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归根结底还得依赖人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心理活动,谁一旦神魂颠倒成为其忠贞的追随者,行为偶尔有点“怪癖”,不太合群,却总会做出让常人赞叹的创举来。发人深省的是,古今中外,大凡创造伟业的科学、艺术大师,都是相关领域出了名的兴趣“痴迷者”;而且,一年一度诺贝尔奖获得者每每谈到成就的心得时,也无不主要归因于兴趣。
    德莱顿(John Dryden)有句至理名言:“大智和大愚只有一步之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理解,可获得的启示是:创新与人的天赋有内在的必然关联,而兴趣恰好是发现自己天赋、特长和施展才华的一把“钥匙”。理论和实践反复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兴趣让创新者从中享受无限的快乐。另外,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只有兴趣,才能使创新与自我实现达到最完满的统一。
    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人才众多的中国为何在创新方面步履蹒跚呢?原来,兴趣并非人人都能长久拥有,而且兴趣是不断发展的,兴趣只有发展到较高阶段,才能助推当事人与创新结缘。杜威指出,兴趣是集情感、认知和意动的三位一体。近年来有关兴趣的研究认为,兴趣起初得依赖外界环境的刺激,由情感点燃,称情境兴趣。情境兴趣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处于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尽管能驱使当事人投身于喜爱的活动,并持续较长时间,但倘若遭遇挫折、困难或受到其他新鲜因素刺激时,由于未形成较强的内生性张力,相对较容易衰弱甚至化为乌有。由此对照,认为自己有这样那样兴趣的人兴许很多,但严格地说,他们的兴趣绝大部分徘徊在这个阶段。
    当然,毋庸置疑,我们的周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情境兴趣不断向前发展,正在或已经迈入个人兴趣阶段。个人兴趣属于兴趣发展的较高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情感、认知和意动三成分的相互作用达到相当稳定的良性状态,不再轻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换言之,兴趣已经变为人的一种相对持久而执着的内在倾向性(即心理特质)。因而,对于步入个人兴趣阶段的人来说,探究和玩耍没有什么区别,迷恋感兴趣的事物,投身有喜好的活动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难怪兴趣与创新常常你我不分。
    如果我们把个人兴趣视为创新者必须具备的主观心理条件,那么联系讨论自主创新的现状,似乎可以分两方面来谈。一方面,我国仍然缺乏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土壤,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涉及历史原因、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见智见仁的讨论还将持续。可是,这并不妨碍各界有识之士特别是管理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各类兴趣者大开绿灯,提供宽松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包括减少生活、工作的后顾之忧,为创新扫除各种障碍。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如今的中国毕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中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今非昔比。在这种大背景下,围绕人的主观因素深入反思,对创新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
    首先,在认识上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有用”不等于“感兴趣”。虽然兴趣起初与人的切身利益有关,但有用的东西或相关需要予以认识并得到基本满足后,兴趣发生转移不可阻挡。“重要”也不等于“感兴趣”。“重要”比“有用”涵义广泛,专指事物对象的意义、作用和影响,而兴趣则把情感体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重要”基于人类的价值观念,兴趣者自然不该置之度外,但能否引起当事人的兴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应当看到代表国家整体利益的科技发展策略与个人兴趣者之间存在趋异和背离的复杂关系,尽量把它协调好和处理好,至关重要。
    其次,创新的土壤需要大家共同去耕耘。虽然应试教育的顽症无法短时间根除,虽然科研评价体系、人才培养体制以及经费投入不够合理,然而存在这些欠缺,好像不会动摇个人兴趣者的意志,退一步说,或许会影响创新的进程,但不可能改变创新之花终将盛开的大趋势。总之,归根结底取决于兴趣者自己,即是否真正愿意跟着兴趣走,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这样的话,即使在放松、休憩或做梦的时候,无意识思维也会跑来助你一臂之力。要不,迷恋、探究的节骨眼上患得患失,新念头、新观点、新思想在脑海中稍纵即逝,真要懊悔一辈子。
    一点不夸张,在个人兴趣者看来,职称、金钱、名誉、地位与发自内心的爱好、追求、执着、快乐比较,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前者是对创新者的肯定和赞许(也可对后人树立榜样),但当事人断然不是为了物质精神的奖励才去创新。说得再明了点,真正的兴趣“痴迷者”,发现奥秘、原始创新不过是探索、好玩和享受高峰体验的副产品而已。否则难以想象,许多伟大的人物,在生活简约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照样创造出足以改变世界面貌的奇迹。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当今时下,与其说“牛顿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埋怨中国缺乏创新的环境条件,不如改变思路和立场——“中国人为什么不是牛顿?”前不久,国内名牌大学从国外引进一流人才、一流科研团队,启动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这些措施当然有利于加快中国的创新步伐。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丧失自信心,因为兴趣与创新的因果关系不论中西方、不论是谁,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

张诗忠 博客文章
2011-03-31
 

上一篇: 多些深刻的时代“之问”(倪既新) 下一篇: “北斗”五年后进入千家万户(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