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幻启蒙(叶永烈)
[2011-05-05 22:43:25]

    叶永烈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我在20岁的时候,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由于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很想“更上一层楼”。因为《十万个为什么》是由一篇篇科学小品一、两千字的科学小品所组成,我想写一部“长”的作品、“大”的作品。于是就在我21岁时——1961年创作了科幻小说《小灵通的奇遇》——《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前身。

    常常有人问我,你怎么会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你小时候读什么科幻小说?

    我小时候读的科幻小说,跟你们现在读的科幻小说全然不同。我在21岁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前,既没有读过法国凡尔纳的“硬科幻小说”,也没有读过英国威尔斯的“软科幻小说”,更没有读过美国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科幻小说”。
 
    我那时候能够读到的,是苏联的科幻小说。

    我读到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是苏联的《精密度的钥匙》。当时,我上高中,跟同班的一位同学合订了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文版。在这本杂志上,我读到了连载了几期的《精密度的钥匙》。可能是这篇科幻小说太枯燥,也许是内容太深,我看了开头就没有读下去。

    《精密度的钥匙》是我在中学时代读过的惟一的科幻小说。由于这篇科幻小说难以卒读,使我对科幻小说没有太大的兴趣。那时候,我大量阅读苏联的长篇小说,如《真正的人》、《青年近卫军》、《团的儿子》、《普通一兵》、《源泉》、《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铁流》、《日日夜夜》等等,最喜欢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还大量阅读童话、寓言以及苏联作家伊林的作品。

    使我对科幻小说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在我进入北京大学之后,我读了两篇苏联科幻小说,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这两篇科幻小说并非名篇,如今早就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几乎无人知晓。

    其中的一篇叫《射击场的秘密》,记得我当时是从《中国青年》杂志上读到的。《射击场的秘密》是惊险样式的科幻小说。故事很有趣,事隔几十年,我仍能复述:间谍拍摄的微缩胶卷被查获了,所拍摄的是军事禁地——射击场。奇怪的是,拍摄者的视角都很低。据此推理,破案的焦点集中在一只可以随意进入射击场的狗。最后查明,是间谍在狗的一只眼睛里安装了微型照相机……这篇情节跌宕、幻想出人意料的科幻小说,使我对科幻小说产生兴趣。

    接着,我从图书馆里借阅了苏联科幻小说《奇异的“透明胶”》。这是公安部所属的群众出版社在1956年12月出版的,总共收入五个短篇科幻小说。令我难忘的是其中的《奇异的“透明胶”》,写的是一天清早,有人正在刷牙,忽然见到从空中飞过一个人,大为惊讶……这“空中飞人”是怎么回事?经过侦查,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奇异的“透明胶”,充进氢气,就飞上了天空。这种“透明胶”有着奇异的用途……

    年轻时读书印象最深。这两篇苏联的惊险科幻小说,后来促使我把惊险小说同科幻小说结合起来,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惊险科幻小说。我的以金明为主角的系列惊险科幻小说,居然是由出版《奇异的“透明胶”》一书的群众出版社出版。

    前些年,我在上海旧书摊偶然看见《奇异的“透明胶”》一书,就赶紧买了下来,并把这篇作品收入我主编的《外国惊险科幻小说选》里。

    我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在1961年,当时只读过这么几篇短篇科幻小说而已。我当时更多的是受童话的影响,我曾经读过大量的童话,诸如《木偶奇遇记》之类,所以《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初稿叫《小灵通的奇遇》。

    另外,我当时还读过许多苏联的惊险小说。至今,我已经记不起那些惊险小说的篇名以及作者,但是还清楚记得其中的情节。比如,一位苏联姑娘偶然在一位德国人的家中,看见一个灯罩,灯罩上绘着一朵蓝色的花很眼熟。她认出那是她母亲身上的图案——她母亲曾经纹身。原来,那灯罩是用人皮做的,而这人皮就来自她母亲。她经过调查,发现那位德国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害她母亲的凶手。她想方设法报了杀母之仇。这本惊险小说似乎叫《蓝箭》。另一篇惊险小说写的是一个德国间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入苏联,在一所中学里当教师。他借助于组织集邮小组,让学生把家中的贴着邮票的各种各样的信带来,从中窃取许多情报……这些苏联惊险小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正因为这样,我后来把惊险小说与科幻小说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惊险科幻小说。

    我大量阅读中外科幻小说,是在“文革”结束之后。如今,我家的藏书之中,有两个书橱用来放中外科幻小说。我主编了六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选入1904-2004年这一百年间中国的有代表性的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就是从我家所藏的各种版本的科幻小说中选出的。

叶永烈 博客文章
2011-05-05
 

上一篇: 从卫星看地球(杨先碧) 下一篇: 我是怎样走上“科普”这条路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