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河口”瞭望(倪既新)
[2012-10-27 21:58:26]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你知道上海有个“长江河口科技馆”吗?
    先前我也只是听说,直至在它开馆一周年纪念日前夕受邀前往参观,方才有了具体的概念与生动的印象。
    站在表现形式各个不同的展台前面,我仿佛从长江与黄浦江汇合处起飞,纵览着河口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密切关系。可不是吗,展馆将长江河口的各种生态系统的典型模式汇集于此,让观众集中面对,感悟其中的立体意蕴。譬如铺满整个展厅的电子沙盘模型、占据整面大墙的湿地四季实景投影、分别代表河口水质由淡变咸过程中鱼类与种群相应改变的活体展现、生态湿地形成的真实环境演示、世界几大河口城市航道的航行仿真体验等等。这些给人最鲜明的感触,就是自己在与大自然平等对话,而由此加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珍视,是在自己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年龄、文化与经历,自由地吸取、交流与思考后获得的。这种印象的深刻强烈,绝非一般的图解说教可以比拟。
    站在“河口”瞭望,我不由思绪飞扬,除了人与大江河口的关系,还有对于这类科技场馆本身话题的联想。因为就科普而论,现时似有一种偏见与岐见,就是一讲科普,对象定位必是少儿。于是某些科普展示,表达总喜好采用低幼化的方式,如非要弄个眼睛占脸孔面积二分之一的卡通大头娃娃出场,或必要让动植物乃至所有建筑、器械全都拟化为人,有手有脚,会唱会跳,有喜怒哀乐,好似受众全只有学龄前幼童的接受和理解水平,除此就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就不能对之传授知识,辨析原理一样。与之相配,内容便只有奶糕的品位了。但因为着眼重点的偏离,这些“奶糕”中,又往往夹带了不少“大人”也难以嚼碎的硬块。某些科普项目花了很大工本,科学却“普”不到应有效果,或许,这就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吧。
    回观长江河口科技馆,我觉得里面最让人留连,最引发思索感悟的,恰恰是那些原生态的展品和场景:真实的芦苇荡与其中的寄生生物、湿地的四季景观、生活于长江河口水底的鱼类生态……,这一切取自自然界,重现自然界,保留了自然界的平凡质朴,也蕴含了自然界的无穷机趣与奥秘。所以这虽是一个专题性科普场馆,但却令观众感到亲切,感到意味无穷。
    当然,作为开馆刚满一年的科技馆,尤其是主办方有强烈进取意识的科技馆,它还有很大发展余地和提升空间。譬如,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的构想远景,就可以补充进去介绍。而作为上海这个长江河口城市的居民,都值得去参观一下这个科技馆,因为在那里除能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身边的江河、当今的现状,也可以回溯历史、遥瞻未来,同时还能瞭望整个世界。
    哦,顺便做个公益广告:长江河口科技馆位于宝山吴淞炮台湾的湿地公园之内。                    

    (本文刊载于2012-10-26《上海科技报》)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2-10-25
 

上一篇: 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评王晋... 下一篇: 发展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技术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