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聚会面面观(钱平雷)
[2012-10-30 21:50:20]

    作者:钱平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对精神需求也日益强烈,其中带有怀旧情结的老友聚会活动是激发情感需求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几乎人人都有瓜葛,个个都会参与。曾经同过学、共过事,一起插过队、参过军,只要有过共同的一段经历,哪怕是在一个地方有过生活经历,参加过某个社团,受教于同一师傅,用数学的术语来描述,只要在人群的经历中有“公因式”可以提取,都可以成为他们聚会的理由。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如今的饭馆茶楼一项重要的营业收入,就是来自“老友聚会”。这里最普遍,碰头频率最高的要数同学聚会,学校附近的饭馆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生意。因为已经成为校友的历届同学最喜欢聚会的场所,还是令人怀念的母校。人们在重新聚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特有现象,包括人数的增减、表情的流露、心灵的反应,观察一下人们在聚会中的表现,倒也可以发现不少有趣的规律。

    以同学聚会为例,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稍有年头的学校都会成立校友会,学校的本意是要让在校的学生知道,本校曾经产生过哪些出类拔萃的学生成为历史上或者当今社会各界的精英,是他们可以学习的楷模;也希望有能力的校友能为学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先让留校当老师的历届毕业生,或者与母校老师保持来往的学生,去寻找更多的以往的同窗。或者主动走访已经成名的校友,与学校建立联系。客观上为重新聚集同学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已经离开本地的学生,当他有机会返回曾经养育过他的故地,除了寻找故居房舍,回忆儿时情景之外,寻访当年的同学老友,怀旧叙谈也同样是他迫切的愿望。当人们聚集到了一定数量时,只要有几位热心的同学,就会产生希望找到应该可以找到全班同学的强烈愿望,包括对同学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老师,这里当过毕业班班主任的老师得到了“优先”的地位。我当年所在的初中班级同学在寻找班友的过程中,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上天入地”,令人惊叹不已。两位同学拿了40多年前毕业时制作至今还保存的通讯录,作为主要线索去寻访时过境迁的班友,其难度可想而知,仍旧居住在40多年前的房子里的同学虽然还有,但毕竟是个别的。只要房子还在,更多是依靠被寻找同学的邻居、弟妹、亲友,甚至是当地派出所提供的信息找到了本人,在继续寻找为数不多一时杳无音信的同学时,他们竟然还通过公安局的关系去搜索,居然还能找到了几位。不少人已在外地安家,当他们得知儿时的学友还在挂念着他(她),激动不已,据说当天晚上都会失眠。当越来越多的同学被找到时,老友的聚会频率也呈现正相关,不断加快。于是就迎来了“大聚会”的高潮。人们希望把随机的活动次数转变成具有时间规律的定期聚会。“大聚会”中人们心潮澎湃,仿佛穿过时间隧道又回到了当年的情景。虽然开始时,由于岁月在人们的脸庞上刻下了道道痕迹,彼此难以辨认,但不要多久,随着回忆闸门的不断开启,每个人当年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得到确认,于是大家互相叫着“绰号”,开起玩笑,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当上爷爷、奶奶的年龄。有些男女同学曾经彼此好感,或者暗恋对方,到此时也“厚颜无耻”敞开了在心中埋藏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秘密。于是达到了聚会的高潮,但不要多久,聚会的规模就会开始萎缩,走入了下坡路程。

    首先是与会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人们的心目中,人的前途应该与读书的成绩成正比的,功课好的同学,应该到社会上,也是佼佼者。但实际情况是“混”得最好的同学,往往并不是班上读书成绩的拔尖者,这一点古今中外都一样,美国人发现毕业后最有成就者,一般在班级排名11名左右。于是那些当年班上学习成绩最优秀者心态上就开始发生了不平衡,有点失落。同学开始集会时,一般是“混”得较好,又比较慷慨的同学请客,那些自以为“怀才不遇”的同学的内心里不愿意接受他的“恩赐”,逐渐以种种借口推辞淡出。也有一些同学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或者认为本人社会地位不高、没能衣锦还乡等原因都会成为自己止步同学聚会的潜在理由。他们千方百计制造回避聚会的托词,时间一长也使召集人失去了邀请他们的耐心。其次,作为定期的聚会活动方式,总不能让慷慨的同学每次埋单,AA制似乎应该是最合理的付费经济方式。但这实际上也不是可以持久运用的制度。因为年代久远,同学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价值观千差万别。富裕的同学的收入可以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收入高的同学未必就是大方的人,他们赚了钱,但生活上却很简朴,用上海方言叫做“做人家”。AA制他还能接受,他不刮人家,他也不想让别人刮他,让他请客,凭什么?相反,在一些同学的心目中,却认为让收入高的富裕同学慷慨解囊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行AA制在这里显得不够公平。也有一些同学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稍有一点社会地位,就觉得与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由于上述原因,一些同学出席聚会显得勉强,于是人数逐年下降。但到一定程度,就会趋于稳定,热爱这个群体,喜欢聚会的“积极分子”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继续抱团,把聚会看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进入聚会的场所,就像把鱼儿放回了水池一般,感到浑身舒坦。我的一位亲戚,他们20世纪30年代大学同学的聚会,频繁到每周一次,近90岁高龄,仍由儿孙搀扶到市中心的一家茶室会面。他们都认为大家能够健康高寿与聚会有着直接的关系。

    聚会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因为接触时间长了,了解机会增多,老友彼此成了儿女亲家的事,时有发生。也有当双方丧偶或离异的原因,由同学又结成了伉俪的佳话听说。还有当年初恋的同学,彼此分开了数十年后,缘分不散,最终还能变成眷属的传闻。更有互相帮助,排忧解难,体贴安慰等令人感动的故事,当然也少不了诸如介绍儿孙工作、提供商业机会之类实用性的信息交流。

    随着聚会活动内涵的深入,渐渐地大家发现用饭店会餐作为一年聚会一次的形式似乎时间太短,内容单调,而且大家围坐在圆桌周围,隔着餐桌讲话,难以进行感情交流,希望转移阵地,于是自助餐和供应食物的茶馆,又成了老友聚会的好地方。人们在那里可以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自由组合,那些不便在外约会容易造成误会个别交谈,在这里可以在此场合中心安理得地互诉衷肠。可以接受的价格、将近半天的聚会场地与食品和茶水的敞开供应,使那些场所高朋满座,生意兴隆。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学习、工作和社会经历颇丰富,可以与我的经历“提取公因式”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圈子还真不少,尽管大家社会地位高低、家境贫穷富裕、经历顺利坎坷不一,往往差异还不小,但一旦进入怀旧的话题,差异都可以随之排除,寻找共同语言成为人们一致努力的方向。对当年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甚至患难与共经历的回忆,无论其滋味是甜酸还是苦辣,到聚会时都变成淡淡的橄榄回味似的甜味,富有诗情画意,沁人肺腑,使人产生一种希望抒发情感的共鸣。这种精神会餐应该是一付心理保健的良药,意味深长,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这些年,我从与各类老友的聚会中得益匪浅,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享受。一般参与老友聚会的人们,年龄多半已经步入天命,命运已经基本定格,大家由于家庭背景各异,机遇不一,结局自然会有差异,但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扪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各自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身外因素,在老友聚会中都应该忽略不计,如果过多地重视这些因素,互相攀比,等于抽掉了共筑友情大厦的基础,就失去了这个群体聚会的基本意义。相反,有老友聚会的人们,生活中就有一种期盼,每次聚会后,就等待下一次聚会。期盼对于已经退休或者脱离社交活动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它是显示人具有社会性的标志之一。衷心希望体现社会进步,太平盛世的老友聚会兴旺发达!

2012年10月30日于上海
 

上一篇: 苏州在上海的何方?(钱平雷) 下一篇: 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评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