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方哲学家热衷于谈论《黑客帝国》?(江晓原)
[2012-11-17 20:27:14]

    江晓原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jiangxiaoyuan

  据说有史以来,从未有过影片像《黑客帝国》那样,引起哲学家们如此巨大的关注兴趣和讨论热情。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影片票房成功固然有目共睹,但仅仅票房大卖是不足以吸引哲学家的。
    说句大话,本人或许是影片《黑客帝国》最早的中国评论者之一。尽管我曾经发表的那些评论后来并不能让我自己满意,但我对这部影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所以收集了若干种有关《黑客帝国》的书籍——其中有一种还收录了我的评论。这些书中较有学术意义的是一本西方哲学家讨论《黑客帝国》的论文集《黑客帝国与哲学》,最好玩的则是《〈黑客帝国〉发烧手册》。
  有哲学意蕴的科幻影片当然也可以举出不少,但通常被认为“非常深刻”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和《黑客帝国》一比就相形见绌了,“浅薄而伟大”的《星球大战》(Star War,1977~2005)从哲学角度来说更是不足挂齿;经典科幻影片中也许只有《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1)差可比肩,但在表现手法上又有点缺乏大众娱乐色彩,使得它始终只能是一部小众电影。而《黑客帝国》,套用一句著名的书籍广告语,它居然做到了让公众“看《黑客帝国》,懂与不懂都说好看”。
   《黑客帝国》三部曲(Matrix,1999~2003)的故事背景设为公元22世纪,机器人统治了地球,人类沦为替机器人提供能量的肉体电池;机器人为人脑安排了一个巨大的虚拟世界,所以人类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决心反抗。反抗者们在地底深处有一个称为锡安(Zion,古代耶路撒冷的要塞)的秘密基地,可以从基地的电脑网络中了解地面世界的几乎一切情况。他们中的几个领袖拥有超能力,武功高强,可以“元神出窍”进入地面世界(“肉身”还留在锡安基地)。反抗者们找到了神秘女先知启示中所说的“救世主”尼奥(Neo,据说即“救世主”的倒拼)他原是一个年轻的电脑工程师,同时也是网络黑客。他们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真相,并将他训练成一个武功高手。
    到了影片第二部《黑客帝国II:重装上阵》(The Matrix: Reloaded,2003),锡安反抗基地已经壮大起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尼奥已经成为超人,他与第一部中的女战友崔妮蒂(Trinity,即“三位一体”)情深似海。反抗者们向机器人世界发动了致命一击,但还是失败了,影片嘎然而止。这个期待中的伟大胜利,自然要等到第三部《黑客帝国III: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2003)中才有指望。
  讨论《黑客帝国》的哲学意义,最带有根本性的是这个论题:
  一旦我们承认了Matrix(所谓“母体”,即影片中电脑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存在的可能性,我们还能不能确定外部世界是真实的呢?我看到的答案通常都是否定或倾向于否定的,我自己思考的结果也是否定的。不难想象,这个否定的答案,对于我们多年来习惯于确认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具有致命的摧毁作用。因为你一旦承认“母体”存在的可能性,那也就得跟着承认你此刻正在“母体”之中的可能性;而这样一来,你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就再也无法确定了。
  上面这个问题,其实并非《黑客帝国》横空出世第一次提出,在此之前,哲学家们讨论的所谓“瓶中脑”问题,就是它的先声。在《黑客帝国》之前的某些科幻电影中,比如《十三楼》(The Thirteenth Floor,1999)、《银翼杀手》等,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这个问题。但是它们都未能像《黑客帝国》那样将这个问题表现得如此生动和易于理解。也许这正是哲学家热衷于讨论《黑客帝国》的原因。
  有人说“哲学在中国早已臭大街了”,这当然不是持平之论,但如果我们读一读《黑客帝国与哲学》就会发现,与其说我们缺乏哲学,不如说我们缺乏哲学思考。哲学思考的空间是无限的,即使存在着某些刚性约束,也仍然有足够广大的思考空间,怕就怕人们失去进行哲学思考的习惯。
  中国的电影人没有拍出《黑客帝国》那样的影片,这不构成指责他们的理由——毕竟全世界的电影人中也只有少数几个拍出过类似的影片。但是当《黑客帝国》在中国公映之后,中国的哲学家们并没有进行类似西方同行的思考,这才是值得反思的。也许他们觉得,对自己也看不明白的《黑客帝国》,不如藏拙为好?抑或他们觉得,以哲学家之尊,去评论这样一部“商业电影”有失身份?我不知道。

江晓原 博客文章
2012-11-17
 

上一篇: 孩子为何不识北斗星(许兴汉) 下一篇: 与蟑螂作战(杨先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