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学与纪实文学齐放光彩(李正兴)
[2013-02-05 12:51:35]

科普文学与纪实文学齐放光彩
——记著名作家叶永烈的创作人生

•李正兴•

    叶永烈这位闻名遐迩、大名鼎鼎的作家,曾经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也曾经是上海市科技协会的一员。当时,笔者是科协普及部党支部书记兼上海科普作协专职干部,他是专业科普创作员。他的这段经历还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两次批示有关。第一次是1979年1月6日:“调查一下,如属实,应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叶永烈同志的工作条件。”第二次是:1979年3月4日:“我看要鼓励科普创作,这项工作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接着,1979年3月12日,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授奖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奖金一千元。
    不久,传来了叶永烈的乔迁之喜。1980年身兼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的他,从上海科教电影厂调入上海市科协从事专业科普创作。1987年他又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被誉为勤劳丰产的文坛常青树。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980年3月22日,叶永烈采访华罗庚

2010年12月5日上午,叶永烈著《走近钱学森》在京首发
 
科普作家叶永烈(中)、协会副理事长李乔(左)、作者李正兴(右)

    叶永烈在创作上的丰硕成果和丰功伟绩真是众人皆知,举不胜举,这里略举点滴章节以飨读者。

这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了作家

    一次,叶永烈在为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授课的投影幕布上,显现了自己小学一年级的一份成绩单,“读书” 、“作文”印上了“不及格”字样。他风趣地告诉同学们:“有人说很多作家曾是神童,我不是。我是从一个语文和作文都不及格的孩子成长为作家的。”接着幕布上又显示了小学五年级在浙南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短歌》。就是这块小小的“豆腐干”作品,使他在学校里从少先队员连升三级,臂戴“三道杠”成为大队宣传员;就是这块小小的“豆腐干”,点燃了他心中的火花,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他的文学道路就是从这一块“豆腐干”开始的。
    叶永烈在就读北京大学化学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北京有一家报纸叫《科学小报》(现为《北京科技报》),就试着写了篇科普类文章,很快被采用了。后来,在《北大校刊》、《北大青年》、《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诗及短篇小说。19岁时他把为《科学小报》等报刊发表的文章结集整理,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定名为《碳的一家》。这部科学小品集的出版,对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辉煌”是个铺垫。很快,担任《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曹燕芳来信向他约稿,请他担任正在编辑的《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撰稿。就是这位编辑以极大的热情从一大堆普通来稿中扶植了一个新作家。至今,叶永烈始终未忘记这位启蒙恩师。
    叶永烈在创作上的主要方向: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
    他的科普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已出版作品300多部。获奖一百余次。他的一些科普作品,如《铅笔的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可敬的高士其爷爷》等进入了中国教科书;有的则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广播剧和连环画;有的被翻译到国外,进入了日本的教科书。《科学家故事100个》成了科普创作者们的工具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说:“叶永烈是我追随了20多年的偶像,我收藏他的作品有170多部。”从科学小品、科幻小说、科学童话,到科学散文、科学游记、科学相声……这些科学文艺当中的“十八般武艺”,叶永烈几乎全练了。他创作的寓言有两点与传统寓言不同:一是大都带知识性,称之为“科学寓言”;二是走出狮子、狐狸为主角的传统写法,让机器人、电脑、电视、万吨轮写入寓言,称之为“现代化寓言”。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说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他的科学幻想小说集、科学童话集被译成英、德、日、瑞典、捷、朝等多种文字出版。1978年时任上海市电影局洪林局长看了他编著出版的《电影的秘密》一书,赞不绝口。1979年,他还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较有系统地讲述科学文艺创作理论的专著——《论科学文艺》,得到了科普界的赞赏。他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倘若不算销量过亿册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他150余部作品中,销量过百万册的就有《小灵通漫游未来》300万册,《石油的一家》、《治虫的故事》100万册,而销量在二三十万册的则属家常便饭。

小灵通漫游未来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叶永烈科学童话
化学趣史
(叶永烈趣味科学系列)
白衣侦探
(叶永烈趣味科学系列)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起了大梁

    1961年,叶永烈接到曹燕芳编辑寄给他的一堆化学领域的“为什么”,要求他将这些问题写成科学小品,他就尝试着用故事、趣闻和化学史上的名人轶事来写,没想到一下子就写了170多篇。编辑看到这些很活泼的文章很满意,又让他也试试写其他方面的。于是,天文、气象、农业什么的他也参加写了。总共写了300多篇,独占第一版中的三分之一。使他20岁就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到新版(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问世,叶永烈共为该书写了500多篇科普小品,为《十万个为什么》挑起了大梁。《十万个为什么》一次次修订再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这套丛书的出版改变了叶永烈的人生道路。
    成就叶永烈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恰是一本来自前苏联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书。正在上中学的他读了苏联儿童文学家伊林写的一本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室内旅行》引起了他的兴趣。作者带着他在房间里做了一次旅游,从水龙头到煤气灶、衣柜、桌子上的笔——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写得非常生动,叶永烈就是从那本书里得到了最早的科普启蒙。
    其实叶永烈最初撰写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了答案。编辑部最后采用了他的答案,为此还得罪了一批中学化学教师。在大家心目中,《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科普图书的王牌,而叶永烈则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王牌。在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里,72岁的叶永烈将再次披挂上阵。内容是不是“老生常谈”?如何才能跟上这个时代?怎样重新唤起读者的热情?这些现状在考验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方,也是叶永烈再次参与《十万个为什么》写作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叶永烈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团队里的“一宝”。他可以以自己以往的创作经验辅导新作者如何写好“为什么”,以崭新的面貌去修改自己写过的“为什么”,去创作新的“为什么”,发挥“一宝”的作用。
    叶永烈回顾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写《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这篇时,写到英国有一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喜欢给别人表演化学魔术,有一次他发现装着氢气和氧气燃烧后的瓶子内壁有水珠,擦干后还是有水珠,于是他就得出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所以他认为,科普作者还应该懂科学史,应该对科学史上的名人轶事非常了解。
    叶永烈认为,《十万个为什么》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再版时应该偏重基础知识。要增加的新知识应该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而不应该是那些太过抽象性的纯科学知识。应该增加新的内容,比如高铁,坐普通火车时会有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坐高铁就没有,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写高铁和普通火车的区别。再比如三聚氰胺是什么?为什么不法商人会把它添加在牛奶里?
   “只要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科学氛围,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科普作品依旧会迎来它的春天。科普兴则科学兴,科学兴则国家兴。这套书对每一个孩子,对社会,对一个时代,都会有它无法取代的意义。”这是叶永烈在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全国问题征集活动上海启动仪式上给孩子们讲的一番话。
    如今,无论是创作团队还是叶永烈,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问世,将尽最大的努力。还要为《十万个为什么》发布手机版、网络版。

《小灵通》造就中国耀眼的“明星”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叶永烈的“胃口”可大了,他不满足于写一篇篇千字文,而想写一部科幻小说,于是,当年暑假,他写下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第二年,他把稿子寄给了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出人意料,尽管《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部构思奇妙,文笔生动的佳作,却遭到了退稿。但作者坚信这是一部好作品,今后会有出路的。“文革”期间,他把书稿藏在岳母家的床底下,才逃过一劫。
    1978年的一天,正在北京出差的叶永烈路过书店时,看到一群人排成长龙似的在购书,他出于好奇便打听是什么书这么火爆?啊!这不是自己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吗。原来这就是他应少儿出版社的约稿时,将被打入冷宫17年之久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书稿拿了出来。对这部书出版如此快,他激动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叶永烈21岁写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上书架就引起各地读者的抢购,很快便风行全国,印数达到300万册,创造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吉尼斯纪录。叶永烈凭着如椽妙笔,不但创造出“小灵通”这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更科学地倾吐了他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为什么主角是一个小记者呢?叶永烈在回答某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从高中起我就很崇拜记者,所以我会把主角写成一个小记者,还特别神气,有一个大照相机,一支像萝卜一样大的笔,可以装得下一瓶墨水。”在孩子眼里,那个能够穿梭时空、四处走访的“小记者”兼“小旅行家”——小灵通,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是名副其实的。人们曾亲切地称叶永烈为“小灵通爸爸”。后来,叶永烈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又创作了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有人赞誉它是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如今,又有人称他为“小灵通爷爷”。
    有人说叶永烈的科幻是属于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式的“硬科幻”,是个“预见性”的科普作家,他《小灵通再游未来》中的许多幻想如今都已变为现实或将成为现实。小灵通是乘坐“原子能气垫船”前往“未来世界”的。如今,气垫船已经很普通,以原子能为动力的大型气垫船,已经不很遥远了。小灵通戴在手腕上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如今,“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在未来世界里小灵通乘坐的“飘行车”,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飘行”。这种“飘行车”,在21世纪也许会出现。未来世界里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人们常在上海科技馆观看“环幕立体电影”。《小灵通漫游未来》与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产生了共鸣,这也是这种科普图书在那个时代独霸天下的原因吧。
   《小灵通漫游未来》多年畅销不衰,还微妙地影响了一些青少年读者对自己未来职业和事业的“设计思路”,很多人由此激发了对航天和科技的兴趣,并树立了当宇航员、科学家的理想。
    继《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喜马拉雅山上的恐龙蛋,到造在海洋深处的石油工厂,他用笔墨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说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一部《小灵通漫游未来》造就了中国一颗耀眼的“明星”。
    谈起科幻作家素质,除了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写作基础,叶永烈还认为:“一个科幻作家应该经历一些常人不曾经历的事,这样,幻想才能更真实”。1984年,他为了体验凡尔纳《气球上的五星期》的滋味,曾瞒着母亲乘坐了一回热气球。半空中风力很大,气球也摇晃得厉害,而且脚下有一种虚浮的感觉,仿佛气球随时都会坠落下去,他心都悬起来了。叶永烈的“冒险史”又何止这些呢?他在卫星发射中心穿过宇航服;下过潜水艇,和水兵们一起出海;乘坐过还在试制中的气垫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种“C46”运输机,到苏式“米6”、“米8”直升机,到最豪华的波音客机都坐过。他还去过罗布泊。

用破碎废片编成“静止的电影”

    1980年1月,叶永烈应约以肖勇笔名在当时《科学生活》创刊号上写了一篇题为《访我国宇航训练员——科教片〈向宇宙进军〉拍摄散记》的文章。封面刊载了从太空安全返回的小狗的照片。没想到立即在上海《文汇报》头版转载了此文,还加了个标题《我国宇航员振翅欲飞》并配上宇航训练员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被无数外国媒体的关注和转载。《科学生活》和叶永烈为此还增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早在1971年,中国着手从上千名战斗机驾驶员中以“体检”的名义,挑选宇航员,当时一共选拔了19名宇航员,因为没有上天,他们只能被称为宇航训练员。由于发生“九一三事件”,19名宇航训练员被遣散。中国的首次“飞天梦”搁浅了。中国的首次“飞天梦”搁浅了。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当时,空间科学与生命科学等成为八大新兴科学之一。于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再次酝酿“飞天梦”。20多名候选宇航员再次被圈定。1979年,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当导演的叶永烈接受了厂里拍摄一部关于中国航天的纪录片《向宇宙进军》的任务。
   《向宇宙进军》共分三集,其中第三集是《载人航天》,经钱学森批准,叶永烈率摄制组来到当时绝密的航天员训练基地拍摄,他亲眼目睹过当年我国载人航天备战时的一幕又一幕,掌握了许多关于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秘闻”。 出于经济的原因,这第二次“飞天梦”再度搁浅。《载人航天》这部片子也只是在内部小范围放映过。
    工作认真仔细的叶永烈不舍得将《向宇宙进军》的废片处理掉,他把这些废片全部收藏在铁箱里,放上干燥剂。就这样,保存了20多年。就在神舟五号即将上天之际,叶永烈拍摄过当年中国备战载人航天纪录片的消息不胫而走。香港一家电视台甚至表示:他们要不惜代价买下这部纪录片的版权。叶永烈试图去找出这部纪录片,结果它早已被报废了。这时,叶永烈想到了他保存下来的那些废片。打开封存已久的箱子,这些胶片居然丝毫无损,连照片的颜色还是那么鲜艳。何不将这一张张照片编成一本“静止的电影”呢?在叶永烈突发奇想的趋势下,利用留下的这段珍贵的资料,竟编成了一部名为《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的作品。这部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图文并茂的新著《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就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当日,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一时成为焦点新闻、独家报道。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还在科学会堂举办一次由叶永烈为嘉宾的《飞天梦》首发式暨赠书签名活动。书中400幅图片中,也有在《科学生活》创刊号上刊登过照片,但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其中包括钱学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这些珍贵图片组成了漫漫历史画卷,作者亲历以零距离目击中国航天秘史;独家披露40年前中国小狗太空之旅,深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宇航员大本营;图文并茂集科学文学历史摄影于一炉,热忱歌颂中国太空人高奏时代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的责任编辑正是叶永烈平生第一本书《碳的一家》责任编辑曹燕芳之女蓝敏玉。

从“红火”的“天上”来到“地上”

    很多读者都疑惑,叶永烈科普文学写得那么"红火",怎么就突然大转弯,从“天上”来到“地上”,从幻想世界进入现实世界,写起了纪实文学?
    随着科幻小说的风靡,1980年代初,叶永烈倒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甚至他的高产也引起了非议……有人说叶永烈的科幻小说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也有人干脆将叶永烈的科幻小说斥之为"伪科学"。叶永烈遭到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批判”,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83年开始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严重影响了当时中国的科幻小说事业。有人声称有不少科幻小说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叶永烈的作品《黑影》也在同年11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被点名批评。其实,这种“批判”和批评对叶永烈是不公证的。之后迫于种种压力,叶永烈被迫放弃了科幻小说的创作,转而写作纪实文学。按叶永烈的说法:“我是科普界第一号挨批的人物,不得不‘胜利大逃亡’。”他创作上“转向”的另一个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感到科普写作已不能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他的视角,更多地放在国家、时代的命运和人民的呼声上,所以他选择了纪实文学。他这一选择将自己由科普和科幻阵地上,“隐入”到了历史深处。在这个转向过程中,他有苦衷,也有隐痛。不过,如今他已不愿过多地提起这些往事。尽管仍有那么多的读者在怀念他,替他惋惜,甚而多次发出了希望他“重操旧业”的呼吁,然而,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官场一时红,文章千古在”。
    科幻小说作家叶永烈“隐身”,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浮出水面。科幻小说在天上,天马行空;纪实文学在地上,脚踏实地。后者力图遵循观点正确,史料准确,一字一句都要核对清楚,保证不出差错。出人意料的是,叶永烈选择了比科普显得更有风险的创作领域:报告文学,并将创作对象瞄准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主要政治人物。许多作品,都涉及极为敏感的政治神经,一不小心就会踩着“地雷”,轻则舆论批评,重则陷入官司。
    纪实文学所涉领域广泛,门类繁多。那么他凭什么标准来选择笔下的传主?叶永烈说: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第二是没人写过。比如他写《陈云全传》,是因为他觉得邓小平和陈云都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可是邓小平的传记有很多,而陈云的当时几乎没有。他“出没风波里”、“直闯历史禁区”,毛泽东、蒋介石、“四人帮”,以及“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惊心动魄的历史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在他的手下,在他的作品中慢慢展开。叶永烈在纪实文学领域里自由驰骋,以至他的名声又开始大震,仍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勤奋多产的畅销书作家。
    叶永烈对重大政治题材的创作坚持一个原则:“两馆一主”。“两馆”——图书馆与档案馆,“一主”——以采访为主。他的“七分跑,三分写”和“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就是创作原则的具体体现。他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采访几十人、上百人是常事。他家有5万藏书,也可称得上是“家庭图书馆”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他创作的艰辛过程。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就是他重走了长征路才写出的。他从上海到嘉兴南湖、井冈山、瑞金、南昌、遵义、延安、西柏坡直至北京,沿着这红色之路采访。另外还去南京、西安、重庆这些在当时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采访。即使是写作行旅见闻这样的作品,叶先生也将写作建立在丰富扎实的实地采访基础上。在一本关于台湾的新书写作中,为了取得最真实可靠的资料,他不但采访了郝柏村、蒋孝严、施明德等蓝绿两营的政要,而且到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与台联党中央党部、“立法院”“行政院”、眷村等地点进行采访考察。即便如此,他仍对长篇纪实文学的写作乐此不疲。在叶永烈看来,他的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历史交谈,是一种抢救史料的工作。
    他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作品赢得了读者的多方关注,使他声名远播。1993年11月,他携妻飞抵美国洛杉矶,打算和两个在美工作的儿子相聚。人刚到机场,即被美国联邦影视集团电视台接去,接受一档“日日相伴”节目的采访。他还是美国传记研究所的顾问。叶永烈的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除了已经在香港、台湾地区分别出版之外,目前正在译成英文,即将在国外出版。
    2003年10月,在《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一书问世的首发式上,面对青少年朋友提出的“你既写科幻小说,又写人物传记。一个是写科学,一个是写历史。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两方面都有建树?”叶永烈是这样回答的:“一个作家如同一个演员一样,今天演正派人物,明天又演反派人物,只要演绎扎实,同样会受到观众欢迎。作为一个作家有时写这方面的题材,有时写那方面的题材,只要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同样也能获得读者的喜爱。”

令人十分厌恶的假叶永烈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可能出自同一个“叶永烈”笔下。许多不知情的读者认定,现在中国起码有两个叶永烈:一个是专门写科普文学的叶永烈,一个是专门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叶永烈。这两种作品一肩挑的叶永烈笑对这些传言:“这就是我的形象。”
    还有人说书市上还有一个假叶烈永烈,而且这个假叶永烈活动还非常猖獗。这个假叶永烈指的是:有人盗版叶永烈的书籍;有人“偷叶永烈的名字”,放在不是叶永烈写的书上;也有人任意把叶永烈写的内容搬到自己写的书里。盗版商是利用叶永烈的名字来扩大销路,大发不义之财。令人可恶!
    盗版书而今不足为奇,叶永烈的著作被盗版的更是数不胜数。盗名书还真是少见,可现在发现盗用叶永烈的书名已经有50多种了。叶永烈苦笑着对一名记者说:“你看,这本《权力与交易》根本就不是我写的,却赫然印上了我的名字。”在叶永烈的书房里,有一道奇特的“风景”:整整一个书架,放着他的作品各种各样的盗版本,还有一大批冒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伪书。
    这些书籍,除冒用“作者”名字,还冒用时代文艺、远方、新疆人民等十几家出版社之名。这些“出版社”,有的是毫无干系,有的是子虚乌有之事。
    冒名者最让人痛恨。2001年叶永烈去美国的时候,给他在洛杉矶的老同学打电话。对方马上说起赖昌星正在加拿大温哥华,提醒他可以去采访……叶永烈感到奇怪。电话的那一头为什么说起赖昌星呢?原来,老同学在美国读到冒用叶永烈的名义出版的关于赖昌星的伪书,以为真是叶永烈写的。1994年,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准备起诉时代文艺出版社和叶永烈将她署“珠珊”,由香港星晨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江青秘传》改为署名叶永烈,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过叶永烈的《江青传》,而这本《江青秘传》比《江青传》多一个“秘”字。经查核,那是不法书商玩弄的新花样,就是把朱仲丽的著作安上叶永烈的名字加以盗版。当朱仲丽得知是不法书商所为才作罢。
    有一次,温州记者林勇先生给叶永烈打来电话,说他正在读《叶永烈文集》中的《毛泽东与林彪》《毛泽东与刘少奇》。叶永烈意识到肯定又有人冒用他的名义出版伪书,便立即请林勇先生在温州给他买了这几本伪书。经查核,香港作家冯治军写了四本由皇福图书公司出版的关于毛泽东的书,即《周恩来与毛泽东》《刘少奇与毛泽东》《邓小平与毛泽东》《林彪与毛泽东》,被内地的盗版书商看中,居然冠以“叶永烈文集”,盗用远方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不法书商之所以把书名都颠倒一下,打起“叶永烈文集”旗号,是因为叶永烈写过《毛泽东与蒋介石》一书,给人以“配套”的感觉。据说,这四本伪书还出了16开版本,并从深圳流入香港。有的香港读者见了,给出版单位打电话,声讨冯治军“抄袭”了叶永烈的作品,使冯先生非常尴尬。皇福图书公司以及冯治军与叶永烈取得联系,消除了误会,决心联手打击盗版书商。
    2003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叶永烈又在自家附近的书摊上,一下子买到4部冒用他的名义出版的书,分别为《新政坛风云榜》《政治新动向》《惊爆内幕》和《高层密闻》(连书名都是错别字,把秘闻印成“密闻”)。这4本书的定价都是46.8元,而那地摊售书的小姑娘对叶永烈说:“10元钱一本就行了!”这一年,竟然一下子出现冒用叶永烈名字出版的22种伪书(仅限于叶永烈收集到的),远远超过叶永烈自己的出书速度!
    这些伪书严重侵犯了叶永烈的著作权、名誉权。叶永烈说:“我在明处,盗版书商躲在暗处,‘冤无头,债无主’;倘若到法院起诉,则不知被告在何处。”冒名之风,愈演愈烈,这些畅销作品至今仍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令人痛恨!

    叶永烈简介:
    叶永烈  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一书的主要作者。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 首批荣获中国“科普编创学科带头人”称号。
                                            
    作者简介:
    李正兴  男,汉族,1937年4月出生,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结业于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顾问。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期)
 

上一篇: 舌尖上的“光盘”(许兴汉) 下一篇: 科教片为何难进电影院(许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