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探索“世界的尽头”(倪既新)
[2014-04-13 17:36:13]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电视台委托审核一部从美国公共电视网引进的科普系列片《世界的尽头》。虽是好几年前的出品,但通看全片,我还是不时产生要表达感触的强烈冲动。
    这部纪录片型的科普片,由著名的自然摄影大师阿尔特·沃尔夫担任叙述主角贯穿始终,全部以现场交流的实况作为画面的解说。他就是一名向导,带领观众探索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尽头角落,一路行来,找寻独特珍奇的动植物种类,领略震撼心灵的壮丽美景,分享自然、环境、文化的知识趣闻,开拓眼界,深化见解。全片亲切流畅,引人入胜,许多自然地貌、气候物种的有趣细节,真让人过目难忘。譬如,阿拉斯加的育空河地区,因气温太低,蜜蜂无法存活,鲁冰花等花卉的传粉便由蚊子来代为完成;澳洲的草原野火,表面看是毁坏了草原和树林,但它实际的作用却是大自然的净化过程,有重整土地占有的功效,对野生动植物生存大有益处。难得的是观众同时还能学习和领会主持人当场演示与传授的摄影技艺。而更重要的,是这部系列片生动传播着正确的科学观念,譬如以鲜活事实警示人类应当节制对大自然的索取;用真实画面展现工业过度发展而侵蚀荒野、破坏自然,给人类生存带来的隐患。
    观览全片,我不能不对创作团队显现的深刻思想、鲜明立场、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表示折服。显然,这既能吸引一般观众观赏,也可作为我们科普创作的业务参考。它虽还算不上是世界最顶尖的科普影视片,但我们国内却至今尚缺乏这样水准的成功作品,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这样的人才队伍,这是显见的事实。
    前段时间我正好参与研讨几部国内自然题材的科普影视新作,总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单纯说教的层面。为了达到“有人文意味”,这些片子几乎全将动植物隐性拟人化了,牵强附贴人的主观个性与名利动机,曲解了准确的生物生态习性;而结尾处多“高潮落点”,将动植物推到人类社会“英模”的位置,直接号召观众“学习它们的精神和毅力”。这充满学生腔的“套路”,虽也付出了很大的辛劳和代价,配有华丽的特技形式,但却缺乏内容的真实性和丰厚度,尤其是关键细节往往用不尽达意甚至粗糙的动画代替,减弱了真正的认知作用、审美价值、精神力量和价值观表达,所以也就难以带给观众内心的认同、共鸣与提升。当时,有编导慨叹苦恼:他们也想样式创新,增加亲和感染力,譬如请一位主持人出镜参与,“但找来找去没有合格的人选!”这苦恼确也说明问题,就是我们需要组建杰出的科普影视人才团队,创作人员则亟需提高自身的内涵修养,立志高远,学习借鉴,树立“去探索世界尽头”般的目标、雄心、勇气和毅力,如此,我们才能创造出自己的高超的文化精神产品!

   (本文刊载于2014-4-11《上海科技报》)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4-04-10
 

上一篇 下一篇: 何谓科学和科学家(倪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