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的生活(钱平雷)
[2014-12-30 16:38:18]

    作者:钱平雷  钱平雷微博链接http://weibo.com/u/1043369051

    一、南方人曾过“低碳低水平的生活方式”

    冬至已过,天气进入一年最冷的“三九”严寒了。上海尽管属于亚热带,但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特征十分明显。寒冬腊月还是很冷的,如果到了摄氏零下3-5度,气象预报就要发出“严重冰冻”的警报了。因为上海处于沿海地带,湿度比较大,冬天的寒冷被称为“湿冷”,人的体验明显觉得寒冷。我在东北生活过,那里摄氏零下3-5度的气温,人是不感觉冷的,因为那是“干冷”。其实同样的温度,湿度如果不同,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差异很大。但在我国,气象预报只注重气温,不具体播报湿度。而有些国家除了温度,还有湿度需要同时播报。所以在碰到有些外国人,当你告诉他当天的气温时,他还会问你湿度如何,我们一般说不清楚,因为在我们国家的气象预报只报温度,不报湿度。国家的有些御寒政策的制定,也主要根据气温来划分的。计划经济安排中,政府把淮河和秦岭作为是否发放取暖费的界限,淮河和秦岭以北地区,职工可以享受取暖费,设计建造房屋,要考虑取暖设备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情。淮河和秦岭以南地区,除了医院、宾馆等特殊建筑要考虑取暖设备外,一般民居、学校、商店等建筑是不用考虑的,职工自然也没有取暖费可以享受。这条政策至今仍在执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上海一带过冬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室内室外温度相差无几,一件最重要的御寒服装——棉袄,除了晚上睡觉,是一直穿着不随意脱下。后来有了羽绒滑雪衫,为了时髦,脱下老棉袄,换上滑雪衫。然而,无论是老棉袄,还是滑雪衫,它们的第一功能是御寒,当屋里没有取暖装置时,你必须穿着它。于是就出现在家里套着五颜六色色彩鲜艳,但又是蓬蓬松松体态臃肿羽绒滑雪衫的奇怪景象。另外,对于老弱病残的人们,各种诸如热水袋、汤婆子,乃至手炉、脚炉等取暖是帮助他们御寒的“法宝”。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主要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加上能够提供给家庭“热源”的主要原料是煤炭,还是计划供应的,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成员,除了硬挺,没有其它办法,手上脚上生冻疮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些老领导、老专家因为政府予以特殊照顾,可以提供用煤气燃烧的红外取暖器,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待遇。但是这种取暖器是有危险性的,一旦煤气中断,需要重新启动,否则就变成单纯煤气释放,会致人至死的。铁路局就有一位同事,大年三十半夜,煤气公司修理管道,中断一段时间,年初一早晨他们的子女发现夫妻俩已经中毒去世。因为一般南方居民没有太多的燃料用来取暖,因此也不存在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颗粒,用电力取暖又没有经济条件,但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却属于“低碳”的生活。当年大学里来了不少北方同学可是遭了罪,到了冬天,碰碰这里是凉的,碰碰那里也是凉的。钻进被窝还是凉的,真是把他们冻坏了,没有想到南方的冬天有这么的冷!有一位铁道部上了岁数的司局级领导12月份到上海来开会,按照级别,他一个人一间房,但那时的铁路招待所也没有取暖措施,尽管那座楼曾经是高级旅社,装有暖气片,但那只是摆设,根据国家规定,这里不能是烧锅炉取暖的。这可把那位领导冻坏了,我作为接待者也无可奈何,结果去药房买了一只热水袋救救急,才让那位领导勉强入睡。
    当年上海老百姓没有条件取暖,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水平有限。没有计划中的燃料供应,你可以采用电能取暖,当时上海市民的用电主要还是来自火力发电厂供应的电力,它需要燃煤,当然也要“排碳”。但是上海人对用电有一种天然的节约敏感性。当年往往一幢楼一个门洞里只有一个大火表,每月每家如何计算电费,可是一门“大学问”。开始按照每家有几个灯头,每只灯头是几瓦计算,后来人们总觉得自己有点吃亏,于是每家又装起了小火表,但是几家小火表抄下来的数字和,往往与大火表的数字不符,于是还要进行摊派误差的协调。由于有了小火表,自己家里如何节约用电,人们殚精竭思地采取对策,当时还没有如今的LED节能灯,所以7W、5W乃至3W的荧光灯被广泛运用,昏暗的灯光导致许多孩子戴上了眼镜。这就是当年南方老百姓“低碳”生活的写照。

    二、北方人曾是“高碳低水平的生活方式”

    相比之下,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就幸运多了,他们室外温度是低于南方的,但是可以理直气壮地采用各种取暖措施。城里的人们多半家中有暖气供应,老一点建筑,家中烧火炉,农村烧火炕、火墙,进了屋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御寒的棉大衣也包括如今的羽绒滑雪衫脱去。他们可以穿着毛衣在室内进行各种活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南方人去东北、西北地区工作,在他们想象中,那里是冰天雪地,于是按照南方的御寒方式,带去比在南方冬天盖的要厚得多的被子,结果发现北方的室内比南方更加暖和,带来的厚被根本用不上。但北方人也因为燃烧太多的燃料付出了代价,在兰州等不少北方城市因为地理地貌原因,冬天各家各户排出来的废气和烟雾不易散开,空气严重污染。以前人们没有雾霾和PM2.5的概念,取暖和环保之间的矛盾也管不了那么多啦!如此说来他们属于“高碳”生活,但是是一种低生活水平的“高碳”生活方式。

    三、我们正追求“高碳高水平的生活方式”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如何对待“低碳”的问题日益突出。现在为求得舒适的室温采取的措施可以说五花八门,但最主要的取暖方式就是运用空调,当然动力能源在大楼中央空调用柴油或者电力,在一家一户普遍就是电力。这些电力的花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电力的支出对于大多数家庭收入来说基本属于微不足道的,不会导致伤筋动骨。据媒体报道,如今上海运用空调用电量的高峰不是在冬天而是在夏天,老一代人往往为了坚持“能省点就省点”的理念还能“耐热”,而新一代多半是独生子女,他们才不愿意因为要“省钱”而放弃“避暑”。 “做人家”的长辈为了晚辈做什么都愿意,当然包括用空调,毕竟自己也要舒适多了。
    除了追求舒适的室温,人们另一个需要运用能源的地方就是拥有私家车,据说导致当下城市中雾霾和PM2.5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汽车的废气。本来在我国坐小车是坐车者具有地位的象征之一,如今虽然没有达到每家一车的程度,但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经是既成事实,因为中国人也把拥有小车当作生活水平改善提高的努力目标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尽管没到小车普及的地步,但小比例形成的绝对数却是巨大的。这与我们赶超世界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甚至生活方式有着很大关系。于是我们也从“低碳”生活逐渐走向“高碳”行列了,当然这是属于高生活水平的“高碳” 生活方式了。

    四、世界必须提倡“低碳高水平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水平必须提高,但是需要的是高生活水平的“低碳”生活,要使这两者统一,就是要通过科技手段和理念改变来达到目的。诸如广泛利用不是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非化石的新能源,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来改变应用能源来控制室温的做法,这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些案例中已经显示,德国汉堡市的案例就是一座没有空调也能提供舒适室温的建筑。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运用也是重要对策。此外,我们要改变传统坐小车是代表身份的习俗,提倡大力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这不是“做人家”,而是转变观念。它关系到是否为自己创建一个健康生态的环境,也涉及到是否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能够生存空间的大事。
    世界上用能源与排碳量最大的是美国,其次大概就是中国了,其他国家都盯住这两个国家,但这两个国家的碳排量的本质是不同的,也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历程不同的原因。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很久,他们已经对地球排了很多的碳量。而发展中国家还刚刚开始,主要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才导致与他们看来相近的排碳量。要求两者同时相同量的减排,显然不公平。于是世界的减排谈判一轮接着一轮,进展困难。每次大会都是到了几乎破裂的边缘,又柳暗花明地宣布达成协议,再将矛盾转入下一轮继续谈判。美国依据它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在前些日子干脆不参与谈判了。最近在北京的APEC会议上,中美两国达成共同直面对待减排的问题,才让全世界看到了希望。
 

上一篇: 观日出浮想记(钱平雷) 下一篇: 牛顿、伏尔泰和他的情人(江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