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叶永烈)
[2015-04-21 17:14:19]

    叶永烈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一辆又一辆旅游大巴驶过上海外滩,驶过陆家嘴,一群又一群游客踯躅踟蹰,在那里东张西望看风景,我却总是行脚匆匆,草草一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于在上海久居半个多世纪的我来说,那里的风景已经没有新鲜感。
  我的一位友人经常出差上海,总是住在陆家嘴一家五星级宾馆,积累了许多“奖励点数”,可供亲友免费开房数日。羊年春节,他邀我和妻住到那里,一起过节。大堂经理很客气,特地挑选了48楼一套景观最佳的客房给我。
  我步入客房,迎面就是敞亮的整墙玻璃窗。那里观景有两大优势:一是高,可以居高临下,俯瞰一切,一景一物尽收眼底;二是朝向好,黄浦江呈倒“U”形从窗前缓缓流过,两岸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都处在视野之中,可谓上海的钻石级客房。
  天天身在上海,却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上海。这一回坐在窗边的沙发上,静静地、细细地、久久地、好好地品味着上海风景。天公作美,那几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眼前的景色变得有光有影,富有立体感,而且大气的透明度甚高,一草一木一窗一户一车一人皆一清二楚。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仿佛张开碧玉般的双臂,“熊抱”着我们的大楼。江面干干净净,波光粼粼,来来往往的游轮,给画面增加了动感。唐朝诗人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倘若用来形容眼前的美景,那个“山”字要改为“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兀然矗立于窗前,仿佛伸手可及塔上那两颗紫红色的硕大“明珠”——上球体和下球体。
  20年前,当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塔落成之后,当即成为浦东的地标性建筑。如今,在东方明珠塔之侧,崛起浦东“三炷高香”: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492米高的环球金融中心,632米高的上海中心。这三幢浑身裹着银灰色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三足鼎立,成为浦东的新地标。我不由得记起,1957年我考上北京大学,从温州前往北京途经上海,父亲“关照”我:“阿烈,在南京路上抬头看国际饭店时,帽子要戴紧,当心掉在地上!”这幢在1952年之前一直有着“远东第一高楼”之誉的深咖啡色22层楼房,高度只有83.8米,在高楼林立的今日上海不过是个“小弟弟”而已。
  坐在窗前的沙发上放眼望去,我的目光聚焦于黄浦江对岸的外滩,观赏着那一排“年纪”比国际饭店还大的大楼。平日,乘车路过外滩,透过车窗望着一幢幢老建筑如同电影中的横移镜头,一晃而过。从浦东高楼鸟瞰浦西外滩,从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那23幢风格各异的欧式大楼,呈弯月形整体展现在跟前。不论是绿色尖顶的和平饭店(原沙逊大厦),还是半球形穹顶的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一字排开,这条当年“东方华尔街”上“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全貌历历在目。我初来上海的时候,也跟所有头一回到上海的游客一样,站在外滩拍照留念,因为这里是旧上海的地标,同时也凝固着上海的历史脚印。上海正是从这里的“冒险家的乐园”起步,迈向国际性的大都会。
  在外滩的“绝版老建筑”后面,层层叠叠拥立着数不胜数的高楼大厦,看上去真是像筷子笼一般。密密麻麻的窗户后面,或是三口之家,或是四世同堂,2415万常住人口就容纳在这一幢幢大楼之中,组成了上海“好大一个家”。
  城市是由“城”与“市”组成。“城”筑着城墙,用于防卫,而“市”则是进行交易的市场。在今日上海,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城墙只剩颓垣残壁,而市场则比比皆是。上海是对全国、全世界开放的大市场。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到浦东陆家嘴的“三炷高香”,就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日出日落,夜幕垂降,两岸万家灯火抖落在黄浦江面波涛之上。此时此刻,在外滩情人墙,多少对情侣倚着江堤窃窃私语。黄浦江上一艘艘流光溢彩的游船犁开江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浪迹,而长长的车流如同游龙从黄浦江底隧道呼啸穿越而过。
  我在熟悉的地方作“3D”观察,既看到上海的横向与纵深,也见到上海的历史与未来。世有万般景。用新角度观察上海,哦,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原载2015年4月14日新民晚报A29版 夜光杯)

叶永烈 博客文章
2015-04-15
 

上一篇: 百年重读《西方的没落》(江晓原) 下一篇: 在沙漠中模拟火星探险(杨先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