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生作品>>征文2008
波赛冬的怒吼
[2009-09-23 12:57:34]

    在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有一个力量强大的兄弟,他掌管着浩瀚的海洋,主宰着大海里的一切生物。当他心情愉快,海洋是温顺美丽的;当他愤怒,海面上就会掀起滔天巨浪,狂风暴雨,怒吼连天。他就是海神波赛冬。神话中这样描述他:“……他用三尖神叉撞击大地,摇动地层,为洪流开路。河川汹涌在空旷的草原,泛滥在田地,冲倒大树、庙堂、家宅……将最高的楼塔卷入漩涡。顷刻间,水陆莫辨,一切都是大海,无边无际……”
    虽然这只是神话中的想象,现实生活中没有海神,没有三叉神戟。可是,却有这样可怕的景象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那就是大海的怒吼——海啸。
    一、海洋深处的震动
    海啸,英文中称“tsunami”,来源于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我国史书《闽杂记》亦有记载:“近海常闻海啸……大则汹涌澎湃,虽十万大军未足拟也;久或逾半月,日夜罔间,暂也四五日方止。”
    实际上,海啸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海浪,多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滑坡引起海底地层“震动”而导致。它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当海底地层断裂,猛然下降或隆起时,这种地形急剧的变化会强烈地搅动海水,使之以波浪的形式向外传播。就好像一块石子掉进池塘所形成的水波一样,其传播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能够轻轻松松地追赶上波音747。然而,这个速度分散在广阔的海洋中,所造成的海表倾斜却微乎其微。这是由于深海中的深度很大,即使海啸传播速度很快,相邻的两个浪头间仍可能距离500到650公里。这么大的波长,其在海平面的上下波动就很小了。因此海啸发生时,越处于远海反而越安全。只有当海啸冲进大陆架,因为海水深度的变浅,浪高就会突然增大,形成高达数十米的“水墙”。想象一下,这样高的一面“水墙”铺天盖地地压顶而来,带着阵阵咆哮,挟着摧枯拉朽的气势,一旦被海浪吞噬,很难相信还有生还的可能。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9级海底地震。激发的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至少有三十余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二、海岸边的灾难
    海啸除了咆哮声如虎啸让人胆寒之外,最大的危害在于巨浪冲刷海岸,它可以越过海岸线越过港口,迅猛狂暴地袭击岸边的城市和村庄,岸边的人群、建筑物、田野,在狂涛骇浪的洗劫下荡然无存。海啸来袭时,呼啸的巨浪瞬间淹没一切;海啸退去时,只留下遍地尸骸,残垣破瓦。
    有分析表明,世界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海啸,多分布在太平洋地区,个别发生在印度洋、地中海等地,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和岛屿。
    在1960年智利发生的特大海啸中,其掀起的海浪在穿过太平洋达到夏威夷的希洛湾时,仍推起超过10 m高的水墙。海岸各种建筑物被扫荡一空,护岸的约10 t重的玄武岩岩块被抛至100 m以外的地方,横跨怀卢库河的钢质铁路桥也被推离桥墩200 m。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如此巨大,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还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海啸预报
    在世界上有记录的2 400次海啸中,绝大多数海啸是由地震活动触发的,而地震波传播速度大于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地震的预测来预报海啸。首要的,就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当海水发生波动,其产生的压强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人们可以依据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海域中的压强计(包括海面和海底)记录,来判断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及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提醒他们做好预防。
    1948年,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可见,“海啸预报”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
    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地震的探测并不简单;第二,海底地形太过复杂,地层变化也难以准确地预测,这都给海啸预报带来了很大困难。
    对于人类而言,除了发展更尖端的技术之外,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也同样重要。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四、2008年的预言
    本年初,一个叫朱瑟里诺的巴西人预言,2008年9月13日,中国将发生超强烈9.1级大地震,其震源地在南宁与海南岛,同时也会引发30米以上的大海啸,造成数百万以上的人遇难死亡。不仅如此,这场强烈的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很可能冲到对岸的日本。
    不论这个说法是怪力乱神,还是危言耸听,抑或有其他用意,我想它提醒着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尽管我国大陆架绵长,外海又有琉球群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但不能表示我们可以安枕无忧。在公元前47年(即西汉初元仁年)和公元173年(东汉熹平二年),我国就记载了莱州湾和山东黄县海啸。这说明我们并没有跳到海啸影响范围之外。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立地震监测系统以及海啸预警系统,也许是现在应该考虑的工作。想想在印尼海啸中死去的人,便觉得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如果他们事先有夏威夷那样的预警网络,或许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失。

    人类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中进步。然而,即使是智慧顶端的人类,在面对“海啸”这样强大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时,也只有仓皇无措。这是海洋“波赛冬”的怒吼,它让人类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警戒着我们要怀着敬畏和珍爱的心去与自然和谐共存。

2008•大学组二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赵去非

    评注:文章命题较好,全文从“海啸的成因、巨大的破坏力及建立海啸预警”三个方面展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
 

上一篇: 是自然灾害,也是自然关爱——说说... 下一篇: 人类,在灾害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