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钱旭红︱要能在最短时间里讲好科学故事——我对科普创作培训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2018-07-31 10:37:42]

 

 

要能在最短时间里讲好科学故事

——我对科普创作培训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钱旭红

    祝贺和感谢   

    尊敬的杨秉辉先生、各位科普作家协会的同道、参与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的各位老师、学员代表,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冒着酷暑赶来华师大参加“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十周年纪念暨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的起源地,2007年,有感于当时上海科普创作队伍老化和科普创作人才后继乏人等现实情况,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等牵头发起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活动,不忘初心,十年相聚,今天在创办十周年之际再次相聚在华东师大,一起探讨科普创作人才,意义重大,在此我谨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欢迎大家的到来。
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了九期大学生科普创作课程培训,参加学员近400人。这些受过科普创作培训的学员中的一部分后从事的工作与科普有关,更多学员在不同的职业岗位继续保持对科普的喜爱,其中有些已走上科普创作之路,成为科普创作和科技传播的新生代。
    除了培养科普人才,这个历经十年的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还形成了一些经验性的做法,譬如它的授课导师主要来自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科普作家担任,我们熟悉的叶永烈、杨秉辉、卞毓麟、褚君浩、陈积芳、方鸿辉、项先尧、刘旦初、卢宝荣等科普名家等是骨干讲师成员;近年来又不断有协会的一批新生力量如苏振兴、丁子承、顾洁燕、王韬、薄禄龙、王侃瑜、郝晓霞等一批加盟导师团队。高素质的导师团队是这一科普创作培训活动得以有吸引力的重要元素。
    其次是这个活动除了打基础和开阔视野的课程设置,还形成了鼓励和促成学员进行科普创作实践的各种机会,譬如为学员提供到科普机构的参观、实习机会,与出版社、杂志社等单位编辑的面对面交流等实践机会,这些内容设计是这个培训活动的特色之一。在此基础上,这个培训活动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除了导师团队的更新、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调整,在学员的来源上也从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向大学生与在职青年同步开放的转变。
    总之,历经十年的坚持和不断地更新发展,这个大学生(青年)科普创作培训活动基本上成型了、稳定了,也得到了中国科协和上海市科协领导的肯定。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感谢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对大学生(青年)科普创作培训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导师的鼎力支持,感谢杨秉辉、褚君浩两位科普作协老领导、以及李正兴、周昭德、江世亮等一批实际操作者的辛劳!

    直面科普创作的现实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探讨下一步,十年之后的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机制。无需讳言的是,目前我们的科普创作队伍现状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科普形势发展的需要。十年前我们一些科普前辈忧虑的科普人才难以适应和满足需求的矛盾和困境现今依然存在,依然是科普创作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也因此很期待各位与会专家、科普界同道借今天研讨会之机能梳理出几条对策,提出若干具体而可操作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以通过科协等渠道向上反映,并也能具体引导和改进我们下一步的大学生(青年)科普创作培训工作。
    为什么科普工作和大家的期待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其中的原因肯定不止一端。譬如我们中国的学会和协会,学会和协会一方面从事着诸如学科交叉等工作,以便把研究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它担负着向社会科普的重任。但我们不少协会和学会没有担负起其自身的职责,更多人是以担任理事长、主任、主席当成一个官职,熬得越长越好,四年不行最好连任一届,久而久之一个学会和协会本身的意义就消失了。比如像日本,日本所有学会协会最长任制两年,一般任期就是两年,每任主席都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要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因为有了社会支持才有预算,没有社会支持预算就被砍掉了。而我们很多社会组织的经费来自领导,领导认可了你的经费就多了。显然这样的机制并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科普的需求,这也是每当发生重大科普相关事件时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出准确声音的人很少的原因,这是很大的机制问题。

    我们会讲故事吗?   

    即使所有机制都到位了,科普就能起很大作用吗?不一定。科普创作有两个问题,就是故事和科学。
一个是讲故事,就是故事本身,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所谓的公式,什么时候转折,什么时候深入,按这样讲30秒可以打动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讲一个故事,三分钟可以讲得非常完整精彩的故事。故事讲好了,无论你去争取科研项目,还是推广一个商业计划,还是最后谋得某个职位,你都会比别人有更大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会讲故事吗?
    另一方面会讲故事是也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什么科学技术能吸引很多人前赴后继地投身其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好的科普的功能。但是现在的科普大部分把对方当成一个不具有基本常识的科盲、傻瓜。其实,科普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激发公众对它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是我们在科普上最需要解决的。所以今天的科普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能够再把一百年前,五十年前,三十年前,十年前的科学知识告诉大众,哪怕这些受众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些科学技术训练,因为你要让他倒回去学这些很累,你应该把最新的科学进展告诉他,刺激他,让他有一种以前白活了的感觉,回过头来他会自己补过去的知识。
    我们在做科普过程中,如果要宣传十年前、二十年前,一百年前的知识要特别注意你的角度,重点从思维方式角度传授,而不是从知识点角度进行启发,因为知识点本身对受众来讲不具有可拓展性,不具有可应用性,可能已经过时。而如果是思维方式就不一样,它具有可扩展性,可应用性,可以应用到他日常生活当中去。举一个例子,在过去的年代,大部分人生活在牛顿思维方式里。随着西方希腊文明的发展,人们采取了分解合成的还原法建立了今天庞大的学科体系,在这种思维方式当中,从笛卡儿到牛顿,强调了一切都是可以精确预测的,所以我们形成了计划性的思维方式,一切都可以精确把握,到今天我们发现这是错的,因为这世界上有些东西根本不可以精确,不精确就是一种精确,好比量子,量子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强调了天人合一,联系永远存在,因为相互联系,所以没有一个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因为它互相牵连,这些思维方式对我们应对科学问题,面对社会问题都会有很多帮助,最典型的是对环境生态问题视角的改观。按以前的思路一切都可以分解合成,因此矿藏开采中只关注有效成分,其他没用,汞进了河流,那就污染了环境生态。今天人们开始重视环境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这与老子所讲的道法自然有内在的相通性。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元素和成分都相互关联,我们不应该强调某一个成分是有效的,我们要强调的是所有成分都有效、都有不同的用途,从有效成分转变到成分有效,因为成分有效了,汞有汞的用途,砷有砷的用途,这种砷和天人合一有关。如果以这种方式传授给年轻人,我想这些对他的思维方式会很有帮助。如果仅仅传授知识点,我想没有多少听众愿意了解这些。

    要做最新科学知识的科普   

    第二,今天的科学技术跟以前根本无法相比。在信息和生物领域,知识进步带来的变化是每五年翻一番,在剧烈变化以后,如果你仍然讲过去的故事,那就没什么用。你要知道科学论文和文学艺术最大的区别是,文学艺术越老越值钱,科学技术是越新越值钱,一篇论文发表你必须把现有理论戳破了一个洞或者你发现了新的意义,就是出人意料的、受欢迎的。正因为这个特征,最新发表的成果,最新的专利,最新的论文都是出人意料的,只要你把这个最新进展写成故事,它很快就会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如果我们经常把一些出人意料的现象、成果告诉大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独特的思维方式传递给受众,那这个科普就是很高明的。因为人类创造的知识千千万万,但是真正能突破人类文明极限的思维方式很少,而一旦你把这种方式传授给了读者,他就不会人云亦云,就不会跟着别人走,而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和科普一定是打动人心的。
    所以对一个科学家、研究者而言,我们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或者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我们很希望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听到另外一个研究者讲他领域做的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很快地打动人,这种打动可能使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出非常好的研究工作。所以不仅仅对普通人需要科普,科学家群体也需要科普。如今我们很缺在宽松的环境下用讲故事的方式打动别人的科普。今天我们强调创新,因为我们面临非常紧迫的形势,我们和美国进行贸易战,在进行着抗争,制裁到最后我们能在什么基础上取胜?唯有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就需要我们科普。所谓创新全球化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全球化,别人希望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把中国扔在外面,只要我们不封锁自己,我们就能继续改革开放,继续走在前列。 

    创新图强,科普创作责无旁贷   

    我们同时也需要知道,我们在创新全球化方面也得走出重要的一步,首先我们得学会创新,我们要把创新放在更高的点,这里面科普创作就责无旁贷。所以大家如果研究科学的历史你会发现,有多少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由外行完成的,而不是由这个专业的人完成的,中国有句古话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科普工作者就有任务把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最新的出人意料的进展告诉每个人,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具有冲击力的方式,这样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必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必定再用几十年创造一个新的辉煌。
    这一切的基础,与公众的科学素质密切相关,科学素质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源头就是要创作更多高水平的科普作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养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科普我是个外行,但我认为,如果做科普创作的培训,有两条来证明你是否合格或者是否可以毕业。因为我很喜欢对本科生、研究生要求,讲合格的判据。本科生四年是否可以毕业很重要的指标是看你是否具有自学能力,如果有了,你可以离开老师了,只要你不能离开老师,你就根本不配毕业。研究生能否毕业要看四个指标,一是能够对前人到目前为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批判,第二个能够用PPT进行汇报、演讲自己的想法,能够吸引别人,第三点能够写申请项目书,第四能够将成果发表、写作发表,不管长文短文,这个达不到你就是拿到博士学位,也一样不合格。
    那么,衡量一个科普作家合格与否看什么?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就是会讲故事,不要超过五分钟,你能三分钟吗,你能一分钟吗,你能30秒吗,30秒就能打动别人。另外,你能把最新的科技发展或者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用很短的时间表达出来吗?五分钟、三分钟、一分钟、30秒,如果你能够把这两个能力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你肯定能写出感人的作品。这仅仅是我这样一个做研究的人提出的一点期望。
    作为已经两次承办过我们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活动单位的华东师大,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这项工作,因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本身就是大学的使命,这其中优秀的科普创作人才尤显重要。我们的古人400年前写出了《西游记》,今天《西游记》仍然很重要,8年前美国人拍出了《阿凡达》。《阿凡达》的想象力根本没有超过《西游记》。想想看,400年前人们是用什么样速度的交通工具,而今天我的交通工具速度有多高,由此可见,《西游记》在想象力方面对《阿凡达》的超越性。在座的年轻人,我们的想象能力能够超出《西游记》吗?如果在座能写出比《阿凡达》更好的作品,比《西游记》更好的作品,相信中国必定是个领先的创新国家。

    最后预祝今天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十周年纪念暨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取得预期效果。谢谢各位!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作者2018年7月15日在“十年磨一剑——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十周年纪念暨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 【沙龙1】叶剑:科普电影创作分享 下一篇: 上海市“青年科普文创”夏令营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