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在农科院科普基地听科普专家谈科普如何走心
[2021-03-17 13:10:14]

 

在农科院科普基地听科普专家谈科普如何走心

——上海市第12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第七次讲座及参观活动侧记

    主题讲座  

    2021年3月15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二届科普创作培训班暨华东师范大学科普创作训练营的营员们在上海农科院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如何让公众理解科技:论文如何转化为科普作品——以转基因生物技术为例》,由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老师主讲。

培训班学员认真聆听讲座

    卢教授首先就培训班提升学员科普创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围绕科普作品的选题、表达等依次展开,由问题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述着: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科普应该传达怎样的目标,完成怎样的目的?面对时代和国家的需求,面对不同的受众和各异的问题,怎么交出一份准确的、有说服力的科普答卷?在讲述科普作品的特点时,卢老师一一举例介绍了一部成功的科普作品应该具备的六个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艺术性、逻辑性。然后卢宝荣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业,为学员们介绍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常识及科学内涵,就民众中存在的对转基因科技及其发展的一些误读,卢老师给出了自己专业理性的看法和意见。
卢老师强调,做好转基因等前沿科技的科普已是势在必行、时不我待。科普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都是足以影响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影响衣食住行的大事。科普可以把真相分享给因为谣言而恐惧、因为误解而疑惑的人们,让更多的人理解科学、走近科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业。我们能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卢宝荣老师悉心授课

    在讲座结束后,卢宝荣教授热心回答了几位同学有关科普创作的选题、科普遇到的阻力、如何在科普的表达和认知的误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等的提问。会后不少学员都表示,这种和一线科学家、科普专家就科普创作中的具体问题深入交流讨论的过程让他们获益良多(见以下部分学员的感言)。

    参观农科院 

    会前,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施标研究员为学员们介绍了上海农科院的总体情况,介绍了农科院这些年来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诸多富有特色的创新成果。
    午餐后,学员们在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吴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参观上海农科院的趣味之旅。
吴老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农科院的相关实验室。并给学员们介绍了某种农业科技的试探,发现,实验,再到落地的各种步骤,并向学员们展示了一些实验器具及其原理。
    吴老师还领着学员们参观了农科院的转基因科普馆。这个转基因科普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一组组数据让参观者了解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整个过程中,吴老师一一回应了学员们的提问,并不时与学员们互动。之后,学员们又参观了上海农科院的科普基地“基因园”。

吴潇老师给学员们热情讲解

    学员感悟 

    今天的参观里,我们学习了卢宝荣教授的科普讲座。卢宝荣教授尽心尽力从事科普教育工作,让我感受到了卢老师的热情,而卢老师一天之内就完成了高水平约稿的实操经历,也让我赞叹果然是科普大咖,功底深厚啊!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一日游结束后,我对于转基因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对吴老师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 “对于大部分公众来说,关于转基因食用油安不安全的问题,人们宁愿相信一个超市导购员的话,也不愿意相信一个科学家的话。”或许是因为一部分成年人对于科学的接受度因为自己的世界观定型了而难以做出改变。所以才说科普也要从娃娃抓起,不要耽误了下一代。(柳云凤)

    聆听卢宝荣教授的讲解,让我学习了向大众传播科技的方法以及科普文章的6大特点。参观农科院基因园,让我感受到基因的魅力,明白人类基因探索之路,深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内容,体会到我们国家的担当!(韩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普展馆里面的一张转基因的图,我才知道原来我国允许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就只有木瓜,另外还有一个是转基因的抗虫棉。我国其实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有严格的管控的,只是有时我们民众不太了解,缺乏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吴雅婷)

    这次参观体验非常不错,如果可以让我们参观一下种植或者在研究的产品,边参观边讲解就更完美了。(张紫轩)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上海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吴潇老师和培训班学员在农科院合影
 

上一篇: 徐光启纪念馆游学记 | 2019... 下一篇: 上海科协大讲坛2019年诺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