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兴‖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
[2018-07-26 11:16:45]

 

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

——纪念“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举办十周年

李 正 兴

    “从2007年起,上海有一支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的‘轻骑兵’。”这是2011年第9期《学会》赞颂“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以下简称“科普培训班”)的举办。科普培训班开办的当初,正是上海科普创作队伍老龄化,科普创作人才青黄不接之际。通过十年来对370名大学生的培训,将他们领进了科普创作领域,领进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领进了神奇的科普殿堂。点燃了他们参与科普创作的热情,壮大了上海科普创作队伍。上海的事实证明: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

    一、找准了科普创作的源头

    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的源头。没有创作的作品,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就成了“无米之炊”。 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也得从源头做起,这个源头在哪里?上海的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个源头,就在大学校园里,就在莘莘学子中。它告诉我们:科普创作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社会义务,也是高等学府的学子们开拓耕耘的重任。大学时代也正是一个人精力和想象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最适合科普创作人才的诞生。首届培训班调查问卷统计,“大学应该承担一定的科学普及任务”和“在校大学生可以成为一支重要的科普创作力量”两题,赞同者达到两个96.7%。季文惠、富宁、谈映华同学(首届培训班学员)在一次围绕“对科普创作的社会责任归属者”,对上海三所高校547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有将近全数的被访大学生都赞成“在校大学生可以成为一支重要的科普创作力量”。

    二、点燃了大学生科普创作的热情

    每期科普培训班皆是:没有专业与年级的界限,没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所有同学共同期待着一档特别的课程——科普写作。它揭开了这个领域里的一个又一个的神秘面纱。引领同学们翱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惊叹于这个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有些同学一边聆听专家教诲,一边参与社会创作实践。根据一届至七届的统计,同学们撰写的科普作品共有184篇,其中《给房子穿上“南极棉”》《媒介带你走近科学的世界》等10多篇被有关报刊发表;《感冒里有乾坤》《小馒头的奇妙之旅》等19篇已登录《上海科普作家网》;《生态厕所的自述》《爱“拼”就能赢》《迎接科普创作最美丽的春天》等16篇分别参加“上海大中学生科普征文”和第三届“中国科技馆杯‘我与科协’”征文,并获得奖项。季文惠与富宁、谈映华同学撰写的科普论文《从两份高校民意调查看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现状》荣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二等奖。

    正像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同学感人的心得那样:

    我会在以后注意积累,试着写写科普性质的文章,相信用心发现和不断尝试会使生活呈现另外一番景象。期待着……
    如果有的同学今后成了专业作家,请不要忘记了我们曾经有个科普创作培训班。

    也正如华东理工大学胡玥同学在科普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那样:

    从一开始连科普的概念都不清楚到一口气说出十几个科普大师的名字和作品;从对创作一无所知到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地去参加实习、进行采访。科普培训班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拓展知识的平台,也给了我们突破自我的勇气与参加实践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学员们的共同心声。

    三、提倡议:“挥洒青春,与科学共舞”

    在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以全体学员的名义,向全市大学生发出了“挥洒青春,与科学共舞”倡议书。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影响和带动在校同学,积极投身到科普创作事业中,自觉成为科普创作和科技传播事业的接班人……后几届的同学在结业典礼上也以全体学员的名义纷纷响应这份倡议书。上海理工大学的全体学员在响应倡议书的最后还号召:“同学们,科学等待我们去发现,科学等待我们去普及,科学等待我们去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成为当代优秀的大学生而努力!”复旦大学的学员代表项俊在开班仪式上号召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奋起探索科普创作世界里的奥妙和神奇。他表示:“在学习期间将文理知识综合运用,从中获取理性写作的乐趣;以文学的笔调来写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来进行创作。”

    每年一届的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些大学生的科普创作只是刚刚开始,培训班也只是对这些大学生科普创作的启蒙。正如华东理工大学王丹妮同学所说:“如果要对这次科普创作培训班说一个词,我会说‘感谢’。感谢这杯浓香满溢的科普茶,因为它有着直击心灵与引领前行的魅力。我将用很长的时间慢慢品味,在不断独立的创作中慢慢学习,直至某天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沏茶人,将科学的清香喷洒于这个社会。”

    四、发挥协会优势和专家群体效应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发挥各自的人才特长和传播优势,组织20余名科普专家参加培训的授课与辅导。这些科普专家果然不负众望,他们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丰富经验,以及结合国内外科普名家的典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科普专家们通过运用精辟语言和形象资料,像沾有魔力的指挥棒,引领同学们思绪在科学、文学、艺术和社会间驰骋,感受这之间交融的神奇与精彩。让同学们足不出校就能了解科普创作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也让同学们看到了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密不可分,觉得传播科学与科普创作不只是科学家的职责,每一个正在享用科学带来的恩惠的人都有责任来宣传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1.叶永烈讲授科学文艺作品创作

    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以“科学文艺作品创作——兼谈《小灵通漫游未来》”为主题,讲授了一堂让同学们难忘的科普创作课。

    叶永烈从自己的创作简史开始,告诉同学们:“有人说很多作家曾是神童,但我不是。我是一个从小学一年级语文和作文都不及格的孩子成长起来的。”从小学五年级的作品——《短歌》在《浙南日报》(现在的《温州日报》)发表,到大学三年级出版第一部科普书籍——《碳的一家》;从《十万个为什么》到《小灵通漫游未来》,铺开了他走上科普创作漫长坎坷的道路。

    叶永烈在谈起21岁时怎样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他说:“《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后,我有了‘野心’,不满足于一般‘千字文’式的科学小品,想写一部长篇虚构的故事。1961年写出了《小灵通的奇遇》——《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初稿。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一出版就引起各地读者的抢购。1984年写出《小灵通再游未来》。2000年写出《小灵通三游未来》。”
 

    什么是科学文艺?他引用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话:“科学文艺是科学与文化‘结婚’的产儿。”

    叶永烈引用国内外的名家和著作讲授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史。他在谈及中国科幻小说时,他首举梁启超和鲁迅1903年就高擎起科幻大旗:梁启超用章回体翻译、出版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鲁迅也用章回体译述、出版了凡尔纳的《月界放行》。其次是老舍的《猫城记》也享誉国内外。对我国建国以来的科幻小说创作,他谈到了叶至善的《失踪的哥哥》、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顾均正的《和平的梦》、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以及其本人最近著述的《毛泽东重返人间》……

    正如一位同学在心得中说:

    “我在听叶永烈先生的那节课时,想到了许多,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从对科普创作懵懂无知到成为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的坎坷路途。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不止是有关于科普创作的知识,还有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至理名言。给我们80后一个明鉴,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卞毓麟介绍阿西莫夫作品和自著《追星》

    著名科普作家、科普翻译家卞毓麟在讲授前苏联科普作家、文学家伊林和美国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等国外科普大师时,着重讲授了美国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

    卞毓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刚迈入科普创作之门,正好读到阿西莫夫的《碳的世界——有机化学漫谈》一书的中译本。以后就迷上了阿西莫夫著作。他1981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阿西莫夫科幻创作历程的长文《阿西莫夫和他的科学幻想小说》。阿西莫夫不少脍炙人口的著作,如《走向宇宙的尽头》等近10部,是他与友人译成中文的。

    卞毓麟向同学们介绍阿西莫夫的作品:“宛如一溪清泉,涓涓不绝,清新而畅达;又仿佛一江春水,滔滔东流,雄浑而有力。”卞毓麟认为,生物化学家出身的阿西莫夫,用数以百计的优秀科普书籍和数以千计的科普文章,涉足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而且几乎不必借助于插图,单凭文字的功力就能把科学上许多相当抽象、复杂的概念和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这简直堪称人间奇迹。
卞毓麟结合自己的著作《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以下简称《追星》,200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讲授了“科普作品的基本要求”“科普作品的创作方法”。

    卞毓麟《追星》的“星”并非指“歌星”“球星”“影星”,而是宇宙中形形式式的“星球”。此书一出,近30家报刊发表消息和评论,许多科普专家也发表专评。

    卞毓麟在《追星》的“小引”中诠释“追星族”:

    “追星族”从来不会满足于只是远远地朝明星们看上一眼。他们总想跑到明星跟前,同他(她)说话,向他(她)致意。其实,科学家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想让人类亲自到其他星球上去考察,就像踏上一块遥远的新大陆。1969年,人类终于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如今,人类的两个机器人使者正在火星大地上勤勉地工作着……本书的第五章,讲的就是人类“追星”如何从地球故乡一直追到了火星上。

    卞毓麟告诫同学们:学习写作的门径之一是阅读、思考、习作!写作的上游是阅读,要持之以恒,尤其是阅读国内外大师们的佳作。在讲授有关科普创作的技巧之后,又引用了中国文学泰斗巴金的名言:“文学的最高境界:无技巧。”
 

此外,专家们讲授的其他科普创作的内容都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感慨:

    “我感觉每节课都像是第一节课”。“每次上课心情都会很激动,总希望永远都不要下课,下了课后有希望下节课快点到来。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像等着电影明星到来一样。”

    五、大学生科普培训赢得社会认可

    自从2007年11月《科协论坛》《上海科坛》发表了笔者的论文——《培养科普创作人才必须从大学生着手——从上海首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谈起》(以下简称《必须从大学生着手》)后,同年12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建设丛书编委会分别来函,征得作者签名“同意入编”,将《必须从大学生着手》一文,分别入编他们的《让思想启迪未来——首届中国科学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精选》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型书籍。此后,2008至2017每年都有有关组委会或编委会来函有如此意向。并声明书籍公开出版后将送往有关部门和图书馆收藏。为了宣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及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即便没有稿费,也来者不拒,作者同意入编。《必须从大学生着手》共被收入《中国改革发展与创新研究文选》《共和国优秀论文精选》《时代思潮•实践与探索》《国家战略重点推广创新理论成果文选》等大型书籍69部。

    2008年至2017年《必须从大学生着手》荣获各种大奖37个,包括金奖5个、特等奖16个、一等奖6个、优秀论文奖4个。

     笔者以《必须从大学生着手》为题,参加了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共同举办的“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收入同年的《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文集)以及由福建省科协与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月刊》杂志社于2008年共同发起创办的“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以科普培训班为背景,笔者还撰写了《大学生的科普情缘——上海举办首届科普培训班》《科普创作培训,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科普培训班追述》《一支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的轻骑兵》《喜看科普创作人才后继有人》等文,分别被《科协论坛》《学会》杂志和《科普创作通讯》等发表,充分肯定了上海科普培训班的举办。

    六、“科技写作”如何进入高校的思索

    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周培源、苏步青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说过:从长远着想,要壮大科普创作队伍,必须从培养人才着手,在大学里普遍开办“科技写作”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以及各地科普作家协会也在为高等院校开设“科技写作”课方面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相对正规的大学教育而言,这些只是一支支小小的游击队,或是一支支精干的轻骑兵。要切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需要建设高校的“正规军”,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普创作队伍和创作人才培养的问题,形成中国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人才辈出的局面,这对推动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培训班的实践来看,大学生喜爱科普创作,大学生乐意接受“科技写作”选修课。在大学里普遍开设“科技写作”课,是有需求、有基础的。

    然而老一辈科学家提议的“在大学里普遍开办‘科技写作’课”已有40个年头;“必须从大学生着手”一文呼吁把“科技写作”选修课,正式列入大学的教育计划也已过10个年头。尽管有关报刊网络和书籍一再宣传、介绍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成功经验,肯定了“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大学生着手”的论断。但时至今日,“科技写作”选修课在高等院校仍未形成气候。令人不可思议。提请有关部门和有关有识之士的思索。

    笔者经过仔细分析,或许是有关高层部门、高层领导还没有认清或是还没有机会认清“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的‘源头’”; 还没有认清或是还没有机会认清这个“源头”就在大学校园里,就在莘莘学子中。对于报刊网络和书籍在这方面的多次宣传、介绍,也许还没有机会让一些有关高层部门、高层领导耳闻目睹。

    我们科普作家协会已错失了一个个向上反映和通报的良好机遇,那就是没有抓住身为代表的会员,向上海市人大、政协以及全国人大、政协提交“在高等院校设立‘科技写作’选修课的提案。”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原秘书长,“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创办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上一篇: 夏乐敏‖我和医学科普创作的故事 下一篇: 何鑫‖热爱与分享•我的科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