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医学科普小说】医托张二姑
[2018-09-12 14:44:57]

 

【医学科普小说】

医托张二姑

杨秉辉

    夏末秋初,酷暑虽过,气温仍然甚高。
    某大医院门诊大厅,空调的冷气敌不过拥挤着的人们带来的热量。人们或为自己的病愁眉不展、或为家人的病心急如焚、或希望能看上高级专家、或希望能排除顽疾……总之,人人面无喜色。医生、护士匆匆走过,一脸严肃,保安四处张望,一本正经。导医小姐带着红袖章忙着给问询者指点方向。这时过来一个男人,大约40多岁吧,冲着导医小姐喊道:“你们院长在哪里?我要找你们院长!这是什么态度……”
    门诊大厅犹如宾館的大堂,有分诊、挂号、付费等功能。由于流动人员太多,只能放得下少量座椅供有特殊需要者。前排椅子上坐着一位50开外的妇女,短发齐耳,形相干练,面目到也和善,穿一身灰布短衫,不时髦、也不土气。这妇女不时四下张望,时而掏出手机打个电话,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一对老夫妻大约都在六十岁左右的样子,从登记住院的窗口走过来。男人瘦些,估计是病人,手上拎了个小包,一脸茫然的样子。旁边女的估计是他的老伴,一只手拎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袋,一只手不时地去掺扶一下病人,一脸愁容。他们向椅子这边走过来,意思是想让病人休息一下。
    短发女见他们过来便站起来让座,老夫妻连声道谢。
    短发女看着他们过来,又听了他们的口音,心中已经有了八、九分把握,便学着苏北口音问道:
    “你们是哪块的?”
    “我们是阜宁黄家桥的。”老太太说
    “哎攸,怎么这么巧法子的唦,我也是阜宁的。”
    “阜宁哪块?”
    “阜宁王家庄。”
    “王家庄在哪块?没得…”老太太似乎没有听说过有个王家庄。
    “我也不晓得,我家妈妈说的。总归阜宁是不错的。”短发女说
    “来看什么毛病唦?”短发女以攻为守了。
    “食道。”老太太不想说全。
    “这毛病难弄。”短发女当然知道是什么病。
    老太太说:“是想来开刀的,就是没得床位,问他什么时候有床位,说是不晓得,只好常常来问问,等到哪一天啊,他飯也不能吃、怎么弄法唦”。
    短发女当着病人的面直说:“这个病开刀开得大啦,还要抽得一根肋骨。就算开特、也没得用,还要复发的。”
  “怎么办哪,怎么办哪……”老夫妻一下子傻了。
    短发女觉得这两个乡下人看来是笔生意,便道:
   “我本来实在也不想多这个事,看在同乡的分上,帮你们一把吧,我们这块有个老中医,家传的,专门治这个病的,不晓得治好多少了,不要开刀,不伤元气,吃吃药就好了,不好蛮?”
    老头一听,摇摇头:“不行、不行,我们在乡下中药吃得多少了,没得用”。
    短发女:“乡下那个什么中药噢,现在这块全是名贵中药,给中央首长吃的唦”。
    老头听她说是全是名贵中药,估计花费不会少,还是摇头:“吃不起、吃不起”。
    “钱留得没得用,性命要紧,对吧。”短发女对老太太说
    “大概要多少钱呢?”
    “多少钱我也不晓得,我又不要你们一分钱。你们去看看,好呢就吃,不好拉倒,算我没说,就是啦。” 短发女说得很干脆。
    这时走过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在短发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短发女便向老夫妻说:
    “你们想想吧,要是去呢,我等一下还来,要打电话过去先问问,老中医的号还不一定挂得上呢。”
    短发女随着那妇女去接她的另一笔生意去了。
    “子宫肌瘤要变癌格,开刀耐特(拿掉)子宫,还要耐特两边的卵巢和输卵管,侬以为就好啦?不一定,要复发、照样复发。迭格(这个)毛病我生过,我晓得格,我是吃中药吃好格,五年啦,蛮好。侬不相信、看我超声波单子……”三楼妇科诊室外边候诊室的一角,短发女对浙江那边农村来的一对中年姐妹如是说。还从怀里掏出两张超声波检查的单子给她们看,以证所言不谬。
    “吃中药吃得好,当然好啦。迭格(这个)医院有中医吧。”浙江妇女说
    “啥,一般中医治不好格。要找专门治肿瘤的中医专家。我就是格中医肿瘤专家治好的。伊(他)有祖传的秘方,治好交关(许多)病人,外宾坐飞机几千里路过来请伊看的都有。”
    “快点去挂伊格(他的)号。”
    “弗是迭格(不是这家)医院,人家有格点(这点)本事,自家开医院的。”
    “勒(在)啥地方呢?”
    “侬(你)自家去寻吧。唉,算了、算了,看勒侬搭我(看在你和我)一样毛病的分上,让我先搭侬(给你)打只电话过去问问,看看迭息(现在)去还挂得上号吧。”
    “啊,好格、好格,谢谢侬,谢谢侬。”浙江妇女到好弄点。
    短发女掏出手机给“中医肿瘤专家”打电话。
    这边阜宁黄家桥的老夫妻正在为是不是去用“名贵中药”治疗纠结。这时却走过来一个中年男年,满脸堆笑,伸出手来要和老头握手,並学着苏北的口音说:
    “哎攸喂,老黄啊,什么时候来爹?”
    “你老人家认错特勒,我们不姓黄。”
    “你们黄家桥的唉,不错的唉。”
    “黄家桥的王书记是我家亲眷唉。”
    “张书记噢。”
    “是的、是的,张书记是我家表弟。来看毛病的啊?什么毛病唦?”
    “食道、要开刀,又不没得床位,说是要等床,又不晓得要等到哪一天。”
    “这个毛病开刀没得用的。食道癌对吧,我开过的唉,吃了一趟苦头,花了多少钱也不谈了,开了刀伤了元气,半年不到,就复发了。没得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吃中医’、吃好唻。”张书记的表弟说罢还撩起衣裳给老夫妻看他肚子上的刀疤,说就是开食道癌的刀疤。
    眼见为实啊,老夫妻动摇了,心想不妨吃吃这中医专家的方子试试看,也不能在这里干等着啊。
    短发女走过来了,带着浙江来的这对姐妹。
    “二姑,你来一下。”
    听见有人叫她,短发女便让浙江姐妹到前面先坐一会儿等她,并马上掏出手机说了些什么,似乎是关照某人什么亊。
    叫她的人就是那个让她去妇科门诊的50多岁的妇女,短发女跟
    她到了肝科门诊,只见也是一位50多岁模样的妇女坐在那里,一脸愁容。

    短发女在她身旁坐下,亲切地问她是哪里人?说是本地人;先生呢?说是过世了,什么病?肝癌;儿女呢?就一个女儿、在美国; 看这个病要花点钱的噢,花点钱不要紧、只要看得好。几句话问下来,张二姑已经心中有数了:一票好生意。便道:
    “这肝血管瘤的毛病,长在肝里,这肝本身就是个血库,里头又长个血管瘤,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你搬个东西、弯弯腰都可能把它挤破掉,这一破,人也就完了。”
    本地女人说:“我也听说过的,说是搬重点的东西、挤公共汽车,都会把它挤破掉。”
    “治这个毛病只好开刀,朋友,这刀好开的啊?开刀台上出血也出煞特。”
    “是啊,我也担心这个啊。”
    “西医没办法、中医有啊,吃中药慢慢调理啊,人抵抗力一強、百病全消。我也是肝血管瘤啊,吃了一年中药好啦。你的血管瘤有多大?”
    “6公分,鸭蛋大。”
    二姑笑了:“小意思、小意思,我的血管瘤8公分大,吃一个专治肿瘤的老中医的方子,一年吃下来,好啦,。上个礼拜做过超声波:无异常发现”。
     说罢还真掏出个超声波单子来,上面果然写着:肝脾无异常发现。
     一辆脏兮兮的面包车,开车的就是那个说是吃中药吃好食道癌的男人,七转八弯地开到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小街上,张二姑先下了车,接着下来的是阜宁黄家桥的老夫妻等一干人。二姑关照“食道癌”:
    “等在这里,好事做到底,等会再送他们回去。”
    张二姑领着一行人等走进一家只一开间门面、叫做华陀福寿堂的中药店,径直朝后间走去。众人只见那后间墙上挂满锦旗,不外是些“华陀再世”、“妙手回春”、“形同再造”之类。当中放了张八仙桌子,桌上有些纸墨笔砚、脉枕(按脉时将病人手腕放在上面的枕形物)之类的东西,也有个血压表。旁边放了张床,还有个吊盐水的架子,还有七、八张供候诊病人坐的凳子,张二姑招呼众人坐下,並高声喊道:
    “华老专家,病人来了。”
    这时里间走出一人,看上去也就60左右岁的样子,不过留了短须,戴一副无框眼镜,穿一身咖啡色的对襟中装,白祙黑布鞋,手拿一把折扇,一副斯文作派。见着众人点头微笑,到也面目和善,众人一看,方始稍稍定心。
    二姑介绍这便是中医肿瘤专家华老医生,乃是华陀的78代孙。今年已经高寿七十了,保养得极好,一辈子也不知道看好多少病人,特别是肿瘤,西医没办法的,吃了他祖上传下来的方子,全好了。
    华专家开腔了,说的到是普通话,略微带点京腔:
    “肿瘤这种毛病,西医都说病因不明,其实不管什么肿瘤都是瘀血造成的,血怎么会瘀的呢?因为气不通畅了,这气不是呼吸的气,而是人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气。古书上说的: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形成肿瘤。所以要治肿瘤,必须活血才能化瘀,而要活血必先理气。先祖留下的方子,传到我手上我总要让它造福苍生啊。”
    众人一听皆点头称是。专家于是让他们逐一号脉、诊舌,又问几句吃饭、睡觉、大便、小便可好之事,並不问他们在其他医院诊断情况,但凭他的本事识别。他诊断下来说是:阜宁的老汉乃是气血阻于上焦,以致“隔食”、即是食物下不去了;浙江的农妇是气血阻塞下焦,形成肌瘤;而本地妇女乃是肝郁气滞、血瘀于肝,其瘤应在肝中。众人听其分析诊断,俱折服,说明确是神医。
    专家又给各人开了方子,却是“活血化瘀一号”、“活血化瘀二号”、华陀散、华陀膏之类,並无具体药名。言明先配一个月的药去吃,以后只需打电话过来说明情况,便可续配。随即便给各人发了一张名片,乃是:
    华陀78代孙
    世界中医肿瘤学会主任
    美国哈佛大学中医肿瘤学院名誉教授
    中医肿瘤专家
    华大鹏
    西京市东华支路2号
    电话:87801790
    众人欲付诊金,专家却笑了笑说是:“免了、免了,悬壶济世乃是先祖的遗训”。便又退到里间去了。
    众人称谢,二姑却提醒:这药原是秘方,别处配不到的,只能在门口的药店里配。
    众人持方到前面店中配药,算下来吃一个月的药都在一万三、四千之数。众人觉得太贵,店里的人说因为都是名贵药材,实在已经是很便宜的了。这时张二姑走了过来,对店员说道一:
    “药是好药,别处配不到的。不过生病的人也困难,你们就少赚点吧,打八折!”
    店员不肯,说是他们做不了主。二姑便道:
    “你们张老板我认得,你告诉他:‘今天这几个病人都是我张二姑的朋友’,他不便宜也得便宜!”
    店员打电话给老板。最后说是看在老顾客的面上,打九折。
    众人心中对这张二姑甚是感激。阜宁老夫妻买了一个月量的活血化瘀一号、加华陀开路散,药价九折打下来是11700元,又抺掉零头,付了11000元;浙江农妇配的是活血化瘀二号加华陀去瘤膏,一个月的量,打九折,应为12600元,结果付了12000元:本地妇女的方子名为华陀化瘀补肝汤,30帖为12000元,打九折为10800,说是付10000元便可。无奈她身上只带了一千多块钱,便准备先买几帖“吃吃看”。张二姑便道这药中有一味“冰山红莲”极为稀缺,时常断货,今天不买,下回不一定有,用别的药代替,药效就差了。
张二姑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拿出银行卡来刷了9000,叫那妇女先付1000元买了药,二姑送她回家时取钱归还便了。众人都说好,说是这回来看病遇见好人了。
    张二姑笑了笑,说是:“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啊”。
    浙江妇女回浙江去了,阜宁的老夫妻没回去,因为病人每天只能喝点粥汤,他们想等吃了这专家秘方,多少见些效果再回家乡继续吃药。不想吃了十来天却是连粥汤也下不去了,这才想起看来还得开刀的事。再到登记住院的地方查问,却回说:
    “你家里的人来说:不开刀了、去吃中药了呀”。
    老夫妻觉得奇怪,家里没人来过这里呀。便问是什么样的人来说这话的。
    “50多岁、女的、短头发。这人好像常常来的,说是你家表妹。”
     老夫妻一听明白了,他们遇到骗子了,一时急得六神无主。
     到是登记住院地方的一位工作人员心生同情,过来让他们坐下,详细询问了情况,又向门诊部领导汇报、与胸外科主任商量,在病房里加床,让病人住进了医院,做了些术前准备,主任亲自动手,给老人切除了食道癌,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老子开刀、儿子来了,只懊恨没早来陪他爸爸看病,让两位老人上当受骗。老子要出院了,儿子写了张大大的感谢信:备说他爸来看病上当受骗的经过,並感谢医院治好他爸的病。他要把它贴在门诊大厅墙上,保安不让贴,引起争执。门诊部主任以为又是来了“医闹”,便走了过来,见其内容中有表述当受骗之事,觉得也好提醒病人注意以免上当受骗一1。遂同意张贴,言明三日后清除。
    感谢信贴出,引起围观。其中就有那位患肝血管瘤的本地妇女,她后来看过肝科专家门诊,专家告知:此为良性病变,不会变癌、一般也不会破裂,无需治疗,只要定期复查即可。她便现场说明她亦是受骗者之一,大家看病一定要提高警惕。
    当天夜里,有人蹓进门诊大厅。撕掉了这封感谢信。
 

    杨医生曰:  
    人生病了,该手术的手术、该吃药的吃药,还有的病只需定期复查,无需特殊治疗,皆应遵从医嘱。病人看病,听医生的天经地义。但是也有的人心地善良,以为同病相怜、同乡照顾,会听“病友”的、听“同乡”的。结果一些骗子便以此入手,多数是鼓吹神医、秘方之类,而且频频得手。病人不但损失钱财,还延误治疗,甚至影响生命。善良的人们真得提高警惕:看病要去正规医院,便是防骗的底线。

 

上一篇: 【游记散文】桥上的吉普赛女人 下一篇: 慢性肾病的“两高一低”